《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裡,有遺憾中成就彼此的祝福;《一個巨星的誕生》(A Satar Is Born)道出成名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撕心裂肺的失去;《曼拉頓練習曲》(Begin Again)將更多的焦點放到製作人身上;也有像《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這樣把鏡頭對準失敗的音樂人,看其如何掙扎的痛苦。
而《再見了,唇》(さよならくちびる/Sayonara kuchibiru)的特別,在於它對於角色的刻畫不再著重於「成名」的過程,將解散的HARULEO甚至不是主流大團。故事不強調「和解」的結局,在看似無解、扭曲又破碎的關係中,我們跟著角色踏上最後一趟巡迴之旅,從一次次重複的歌聲裡確認彼此的不可或缺。
特殊的三角關係則讓角色們陷入痛苦循環,感情的期盼沒有出口,隨著巡迴的倒數也慢慢把角色們逼入極限。
電影中常看到的是旅途中角色的成長、變化,但當角色所處的環境、狀態已經無法改變時,導演塩田明彦選擇用長鏡頭、簡潔的話語讓觀眾自己慢慢去觀察角色。
劇中,HARULEO的三人嘗試著理解、掙脫自己所處的混沌,戲外的觀眾也透過一段段歌詞、回憶,甚至是浮現在擋風玻璃的字句在理解這三人。
最終,角色們沒有改變了什麼,而是接受、擁抱這樣的彼此。
除了故事少見的設定與走向外,本片另一個「公路電影」的性質上也有精彩的表現。
這趟以「結束」為目的地的旅途,規律地用 路途-回憶-表演 的順序慢慢揭露角色的過去:路途 維繫並營造劇情上升的張力、回憶 不斷打破觀眾預設、表演 則巧妙地用重複但不同段落的歌曲反映角色的心境,搭配車拍長鏡頭中不時出現Haru寫下的詞句,一路上三人的話不多,丟出來的台詞卻都力道飽滿而直接,剩下那些因滿載而溢出的情緒就散落在樂音中了,這樣的境界對音樂電影而言夫復何求呢!
來說說故事外的部分,這部片的三位主角實在表現出色,兩位主唱演員不必再多加讚譽,果然是扛起新生代的一線演員,但令我驚喜的是,聲線方面實在超出想象的優質,門脇麥清亮而穿透、搭配小松菜奈略帶沙啞的磁性,作為合唱團體相當適配啊!這也多虧了秦博基和Aimer在音樂製作上的功力,做出演員能好好支撐起的歌曲。
而默默守護的志摩一角,原以為是被犧牲的配角,結果第二幕後段開始的幾個關鍵轉折,成田凌精彩的演出對於觀眾投入情緒有相當大的幫助,那種對於現狀無力的痛苦詮釋得相當到位。
攝影則是本片另一個大看點,擋風玻璃透出去略帶搖晃的長鏡頭、Haru壓抑內心的特寫表情、隨著Leo與志摩的步伐進退的手持運鏡,慢慢的、一點一滴的,滲進觀眾的心裡。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是渴望「大和解」的生物,這個觀點同樣印證於多數商業電影,大和解是普世偏愛的答案。
然而,《再見了,唇》是一個更貼近現實但同樣溫暖的故事,生命態度截然不同的三人在命中註定的交會中,不再強求要解決困境,而是反過來告訴我們,也許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並緊緊抓住那些不可或缺的。
後記:
真的很喜歡《再見了,唇》,編導塩田明彦不求生猛獵奇的敘事手法反而讓故事更深地迴響在我心裡,尤其演唱的橋段,那種歌詞突然被連結回故事中,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感覺,在重看第二次、第三次時又更深刻。
歌詞沒有無病呻吟或是歌頌明天會更好,只是緩緩、誠實地道出心境,不隨意浪漫,這也是我很欣賞的一點。說了這麼多好話,其實不那麼喜歡的部分也是有的,比如說一些回憶在街頭演唱場面的慢動作處理,總覺得臨演讓人相當出戲,慢動作更是放大了尷尬的感受。不過看電影就是這樣,不可能照單全收,看完後覺得舒服、喜歡、有共鳴就是和你。
其實遇到這部片時,正好也深陷關係的泥沼中,看完時總覺得莫名的被安慰了,怎麼說呢,能在那種時候看到這部片真的是太好了。最後,我只想問三位主演:
「你們什麼時候要組團來玩真的?」
文/君宥Ju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