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原來是錯的

Wen
歲月靜好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l 28, 2020

一樣是哈佛正向心理學的課程,前陣子聽到的一講覺得有趣。「不期不待,沒有傷害」,我記得有陣子很流行這句酸話(?),坦白說我聽起來很像無用之人給自己的台階,也很像是尚未治療就提前宣告放棄之言,我猜有可能因為自己其實不太像是這樣的人,所以對這句話比較無感。

William James在19世紀時提出:快樂水平與自尊水平(happiness level and self-esteem level)=現實狀況/期望值。舉例,當你期望每個月賺進4000美金,但最後實際上你賺進了2000美金,你的快樂水平是1/2;而當你期望每個月賺進1500美金,而你也真的賺進了1500美金,你的快樂水平反而提升到1。而所得到的結論就是:期望越高,容易降低你的快樂水平與自尊水平。

但講師Tal提出根據地否定了這個理論。雖然當實際狀況並未到達期望值(比方你預計考90分,最後只考了60分),你的快樂水平確實下降了(心情好差,不開心);但關鍵在於:過一段時間後,快樂水平就會回到原本的水位(過了幾天後,心情又恢復到還沒考差前的狀態)。所以圖一說明的是,隨著時間軸進行,我們的快樂水平本來就會隨著期望值與實際狀況產生的正值與負值有所起伏,但事實上;我們的快樂水平最終都會回到水平線上(base level)。

有了這個論點,我們就會好奇兩件事,一,是不是代表我能承擔更大的風險, 就算我失敗了或沒有得到理想工作也不是世界末日,我們都會恢復。 二,所以我就卡在這了嗎?那是不是代表不管我們經歷了甚麼,我的快樂水平永遠無法提升。

所以Tal進一步提出,我們要如何提升那條快樂水平線?(從線圖1到線圖2)

方法在於:我們必須去面對事情、去承擔風險和失敗的可能、去嘗試、讓自己置身在挑戰中。

原因在於

  • 自我知覺理論(self perception theory):通過觀察自己某些方式的行為(by seeing myself behavior in a certain way),我會得到關於自己某方面的結論。也就是說,如果我完成了某項挑戰,我會認為並肯定自己是個很有勇氣的人。
  • 實際失敗的痛苦並不如想像中可怕:我們在面對失敗時會意識到,真正來自失敗的痛苦遠小於我們想像的。所以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時,我變得
    更自信了,原來我可以的嘛!我的快樂水平也隨之升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