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美國研究所申請心得 Part-1

心路歷程 & 資料撰寫

呂冠頡
K.Chieh’s Adventure in the US
16 min readJun 20, 2019

--

2018 年我畢業於臺大機械系,2019 年我即將前往美國開啟我的下一段旅程。此篇重點著重於這一年的申請過程,包含一些個人心得、學校選擇以及 SOP, PS, LOR 等文件準備技巧與原則,文末也簡單描述了我認為大一大二學生需要格外留意的事情,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Good Luck.

Final Decis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Program: M.S. in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 Background

Education: B.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8
GPA: 3.99/4.3 (Ranking: 19/145)
TOEFL: 107 (R 30 / L 29 / S 26 / W 22)
GRE: 326 (V 158 / Q 168 /AW 3.0)
Publication: 3 conference papers (first author*1 + co-author*2)

Result of Application

2. Introduction

這是一場有挑戰的大型遊戲,掌握了原則,就是你在駕馭

遠渡重洋,到太平洋的另一端去唸書,一直以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有幸可以在大學期間了解到出國唸書的相關資訊,便於大二開始萌生到國外唸書的念頭。寫這篇分享文的原因,並非因為我申請上排名前段的學校,而是因位大學時時期的我對自己有所期許,如今我順利的完成給自己的目標,希望透過分享文可以讓後人更有方向的去駕馭這個過程。申請學校是一件必須要針對每個人客製化的過程,沒有所謂的 General Solution,這是一場有挑戰的大型遊戲,掌握了原則,就是你在駕馭。

Pacific at Hualien, Taiwan, 2019

先簡述一下我最終的申請結果,我上了五個 program,後來決定要前往美國攻讀碩士,澳洲的兩間學校就不考慮了,因此就在 University of Illinois (後簡稱 UI) 與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後簡稱 UM) 間選擇。 UI 提供了我 TA Full-funding,基本上就是 full tuition waiver (學費全免)、partial fee waiver (雜費部分免除,大概繳 25%) 以及 monthly stipend (生活費),雖然要花時間從事 TA (Teaching Assistant)的工作,但 funding 可以讓我在未來的階段中有更多的彈性,加上 UI 與 UM 理工領域排名並沒有太大的差異,UI 在我的領域中的相關研究也十分顯著,因此最後便選定 UI 作為我登陸美國的第一站。

接下來我會針對 SOP 撰寫、PS 撰寫、推薦信技巧、學校選擇等項目一一分享,點出一些我這一年下來歸納出的遊戲原則,最後也會有特別一段是寫給還在就讀大一大二的學弟妹,畢竟這條路越早開始準備,優勢就越多。

3. SOP (Statement of Purpose)

大學期間你學了哪些東西,每個階段的你有哪些成長,這些經驗造就你下個階段想做甚麼,過去如何解讀成未來的根基

寫 SOP 可能會是你覺得很陌生的一件事,但這大概是申請文件中我認為最好上手的一環,畢竟 SOP 是一份有跡可循的文件,重點絕非你做過甚麼,而是你學到甚麼。內容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1. 15% 開頭: 寫你大學主修是甚麼 ,這段過程養成了你甚麼技能,為下面的段落鋪一下路 (總不能劈頭就說你的專題研究在做甚麼吧),結尾可以帶出一些你對哪個專業領域有興趣。
  2. 65% 個人學術研究經驗:這段可以因人而異,內容可以涵蓋專題、實習、課程專案、工作、一部分課外活動等,但我建議主軸不要偏離你的未來志向太遠,切記所有的經驗都要包裝成 “我在為我的未來鋪路”,可以是學術技能 (請詳細說明一下到底是哪方面,資料分析、結果判讀、寫程式……等)、領導能力、統整能力等等,以我本身唸工程來說,就是你覺得工程師要有的素養都可以。
  3. 20% 結尾與展望:在這裡要針對每間目標學校稍加吹捧,說一下為甚麼目標學校適合你,要展現出你對目標學校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努力讓審查委員覺得 “你很了解這間學校,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甚麼,而他們可以給你甚麼”。但也不要說一些很無趣攏統的奉承,說說這間學校在某方面的研究很吸引你、產業結構、多元文化、地利優勢等等的都可以做為發揮的素材,甚至是點出幾間你有興趣的實驗室也是不錯的方向。

基本上它的脈絡很單純,不外乎就是拉一個時間軸去回想每一個細節,然後把你的過去經驗和未來期許做個連結,想想怎麼把 “你的過去” 包裝成 “未來的根基”。這些關聯沒有絕對的答案,單純就看你如何去詮釋你過往的每一分一秒,只要講得通所有連結都可以是合理的。換句話說,如果有打算在研究所投入不同的領域發展,甚至只是在同一個科系裡換組別,SOP 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換說明,畢竟在沒有面試的情況下,SOP 會是審查委員理解這個轉換過程唯一的根據,正如同我前面所說的,只要你的包裝合理,沒什麼是不行的,畢竟不同人去做同一件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悟。

4. PS (Personal Statement)

過去所有的片段組成現在的你,寫一個自己的故事,帶著別人走一次你成長的時間軸,誰或是甚麼改變了你,有挫折的故事往往最動聽

SOP 紀錄的是你大學時期的種種過往,通常會和學術有比較密切的關聯,那大學前的那些故事呢? 你怎麼進入這個科系的? 為甚麼大學畢業後你選擇繼續接受高等教育? PS 可以說是自傳,但又有別於過去你寫過的自傳,PS 還是要扣回你想做的實情,很像 SOP,你要把你過去的一些事情連結起來,透過 PS你應該要讓審查委員看見 “你在你的國家如何成長,是否因為你的種族、信仰、性別、國家環境等因素,造成在追求夢想時履受阻礙”。

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雖然是寫自己的故事,但很多時候你很難下筆去寫出甚麼。以下我簡短說明我自己的 PS 大綱,給大家作為參考:

  1. 一開頭我說了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作為夢想導火線,當時的我站在航廈裡看著一架波音 747,燃起我對於機械工程的熱情與想像。
  2. 接著我說出了高中時,因為機械產業在臺灣不敵半導體產業,我一度想放棄自己的理想,而在這個時候,我踏入工程領域的第一位推手,透過一場簡短的科系介紹,讓我重新堅定於自己的夢想。
  3. 最後則是我在大學期間,遇到最後一位推手,一位使我下定決心要到國外接受高等教育的老師。

我的故事,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也許在你筆下的故事不全然是真的,但維持一貫的原則,在合理的限度內,去寫一篇你自己的故事。

Touch down.

5. LOR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與其他文件不同之處,在於推薦信是讓推薦人從各個角度評斷你,告訴別人你與其他學生相比,是如何的 outstanding

推薦信是我覺得在申請環節中最重要的元素,因為其他的文件你都可以說自己有多優秀多厲害,但很遺憾的是這些都是自己的感覺,唯獨推薦信是 “別人眼中的你”,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可以解讀為推薦人幫你背書說你哪裡與眾不同。推薦信絕對是你最該費心思準備的東西,這可以是攸關結果的關鍵環節,我自己認為我最後可以在夢想的學校拿到 funding,推薦信應該是最重要原因,畢竟其他資料大家都會寫,應該不會有太顯著的差異。

推薦信最好找一些你真的有認真來往過的老師或是實習主管,互動越多推薦人越有發揮的空間,在大學期間最好與 3~4 位老師有聯繫,甚至是在他們手下工作或是研究。我舉例來說,如果你找大學導師寫推薦信,但你從未與他合作過,甚至連討論出國留學都沒有,那他到底該從何評斷你?以一般學校要求要 3 位推薦人來說,最好 2 位是與研究或實習有關的,畢竟你是要申請研究所,與在臺灣高中升大學的申請不完全一樣,重點是你在學習研究的過程中展現的特質。我本身因為做了同時做了兩個專題,因此三位推薦人,兩位是專題指導老師,一位是大學期間一起工作的老師,三位老師都與我來往兩年左右,因此他們對我的熟悉度都非常高。

如果今天你很幸運,有多位的推薦人可以從中挑出 3 個來,此時我建議你找出 3 位與你 “有不同關係與經驗的人”。這樣做的原因是要讓 “推薦人從不同角度去推薦你”,甚至在你擬草稿給老師 (有些老師需要) 的同時,也應該避免在兩位推薦人的草稿中寫出一樣的特點,否則這兩封推薦信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相同的。

我也針對擬草稿這部分稍加說明,一樣先拉一個時間軸,回想一下你跟推薦人的種種過往,然後列出 3~4 個你想被提到的優點出來,這些優點最好想一下你跟你同學相比,為甚麼你比較厲害? 同一個推薦人寫這麼多學生的推薦信,你哪裡不一樣? 寫草稿的時候,拿出你的 SOP 來看一下,你在 SOP 中所說的每一件你學到的事情,到了推薦信中都可以發展成你突出的表現,SOP 是自己講自己,推薦信換成推薦人講你。然後重點就來了,請想像你是你的推薦人,在合理範圍內好好推薦自己一番,臺灣的學生比較謙虛,很容易寫出一篇很平淡的推薦信,你要寫出的應該是一封大力推薦這個學生的信,我自己是覺得,過程中自己會寫到嘴角上揚,懷疑自己有沒有這麼優秀,那整個氣勢大概就對了。

6. Choice

一個人可以被頂尖的學校拒絕,但是千萬不能拒絕自己;只有學校給你 offer,才代表你真正適合這所學校

選校是個大難題,因為你只能參考著前人的榜單去評估落點,落點向來是當作參考,每年各校的錄取門檻會隨著學校政策、國際局勢、以及許多我們猜不到的原因而浮動,選校我認為沒有訣竅,但最好確定每一間你投的學校都是你想去的,不必為了保底而申請許多你根本沒興趣的學校,一來是浪費時間金錢,二來是你覺得是保底的也未必會上。在這個階段,一定要透過系所網站好好認識一間學校程,也許你在翻系上網頁的同時,就會發現這所學校與你想像的不同(校風、研究領域等等)。排名的部分我個人是參考 U.S. News 上的資訊,可以購買一年的 access 來獲取更完整的資料。

此外,多跟從該校回來的老師聊天,可以對該校的學術風格略知一二,在目前科技如此方便的年代,與先去的學長姊聊聊天,看幾眼當地的照片,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的過程,透過當地人的描述去勾勒出那所學校的輪廓,會是一個很強大的動力,人是一種 powered by dream 的系統,你要對於想去的學校有所憧憬,那份憧憬越鮮明,越覺得自己屬於那裏,才會有一步一步邁進的衝勁。我原本最憧憬的學校是 UM,整個申請的過程中,一直以 UM 為目標,雖然最後並沒有去 UM,但我覺得這個有目標有理想的心態,讓人在過程中可以克服許多的徬徨。

Glimpse of Ann Arbor, Michigan

在最後的申請結果中,美國我總共拿到三個碩士學程 offer,分別是 UM-ME、UM-Robotics、UI-ME。對於我自己的結果我是滿意的,MIT、Stanford PhD、Cornell PhD 被拒絕其實都算是預期中的結果,唯一讓我稍微意外的就是 Purdue 被拒絕了,但這本來就很難說,每間學校評估適合人選的方式本來就沒有個一定的標準。

千萬不要自認自己比某個人厲害而掉以輕心,也不需要因為別人比你優秀但最終落榜而澆熄自己的夢想。申請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只有你拿到 offer 的那刻,才表示這間學校認可你,覺得你足以應付接下來的挑戰,否則講白了,一切都是 “自己給自己打分數” 而已。雖然直攻博士、讀名校很困難,但不要被排名侷限你的夢想,也不要用以往學長姊的落點去主宰你的申請名單,一個人可以被頂尖的學校拒絕,但是千萬不能拒絕自己。申請的過程很辛苦,堅定自己的理想,給予自己一些對於未來的幻想,然後放手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未來。

7. For Freshman & Sophomore

之所以特別寫一段話給還在唸大一大二的學弟妹,是因為我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學四年,有幾件事是我認為過了就不會再回來的,也是我認為如果可以盡早累積,會讓你的申請過程有更多的可能,希望當你們看見這段話的時候,可以把握剩下的兩年好好耕耘屬於自己的未來,現在開始絕,你就已經超越還在猶豫的人了。

- Score

很多東西錯過了再補就好,但唯獨在校成績沒有回頭的選擇,也許你在心裡抱怨著為甚麼又是成績?但沒辦法,你是學生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在校成績是一項最長遠的耕耘,也是一個你必須投注四年的時間去準備的東西。之所以說這是一項無法補救的指標,原因很簡單,托福跟 GRE 爆了再考就好,但是大學四年唸完就不能回頭了。同時也因為要衡量一個學生,成績單是最簡單的結果展現,在看到其他的東西以前,就只能拿這張紙來衡量一個學生的表現,覺得不公平很死板也沒辦法,這是一件非常現實的事。在我自己申請與看前一年學長姐申請的過程中,我認為在校成績的差異是很難用研究經歷、論文發表、課外經驗去補足的,通常在校成績會先把你拉近某一個 level 的學校,舉例來說是 ranking 20~40 的學校好了,至於你在這個 ranking 裡的前後跳動,才會是靠其他的素材來定奪。

如果此時此刻,你自認你目前的成績不理想,也不須抹滅自己出國的夢想,你還有整整兩年可以去奮鬥,如果你願意用心經營,我相信你的總成績可以用最後這兩年拉起來,有些學校甚至會特別要求要看 last 80 (最後80學分,數目因校而異) 或是專業主科成績,這兩年的成績可能會是你的致勝關鍵。所以我個人建議,你的 publication、課外經驗、研究經歷等,都要在你把成績顧穩後再去加強,在成績穩定後,再把剩下的時間做最有效的投資。

- People

你會遇見許多的人,有些人會給你機會,有些人會有求於你,放下 CP值的計算,任何一個過程都會是你未來的根基

大學其實是一個現實社會的縮影,你會遇見許多不同的人,有些人會給你機會,有些人會有求於你,當你有機會跟著教授做事時,你就把他當成你工作上的 boss,也許他派給你的是苦差事,但往往我們做起來覺得辛苦的事情,有一半的原因是陌生,接觸陌生的領域表示你在拓展自己的技能,做甚麼都可以,但過程中你一定會學到經驗與技能,只是你還不知道而已。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你累積與推薦人互動的大好時機,與推薦人的互動也是必須用大把的時間去耕耘的,把握每一個你跟推薦人互動的機會,你要讓你的推薦人有跡可循,推薦信的內容是長久的堆疊,這股助力多強,就取決於你大學四年替自己爭取了甚麼。

我的大學後兩年,一直處於 “自發性的忙碌”,這兩年中我同時在兩間實驗室做專題,這是我自認為塑造我後續發展最重要的環節,同時後來我的兩個專題指導老師,也都成為我有力的推薦人,在每一次的 meeting 其實都像是一座舞台,你有哪些特質,必須親自去展現。而我也花了不計時數的夜晚與老師一同完成系上的任務,我做了許多一般大學生不會做的事情,曾經我質疑過自己為甚麼要做這些不屬於學生、不屬於我的事情,後來我知道,唯有如此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高度去磨練自己。我覺得做事情有報酬是好事,但如果報酬是 CP 值唯一的分子,那怎麼算都不划算,在每一個當下你很難去衡量一個決定的好與壞,你也無法預知哪天累積的人脈可以幫你多少忙,在每一個當下,練習放下自己心裡的 CP 值,去思索一下別人要的是甚麼,我相信這些人有朝一日會推你一把,你會因此在未來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契機。

- Language

語文不是優勢,而是一種工具,即便你最後決定不出國唸書,但在國內你也不可能永遠遇不到外國人

你的英文,絕對是你大學期間必須自己努力維持的東西,我相信大學生應該都知道,通常英文的頂峰會是在考完大學的那年 6 月,之後便會隨著暑假與大學生活直接大幅度下滑。大學期間維持英文最關鍵的方式大概就是原文教科書,透過看原文教科書,你才能累積你在專業領域的英文水平,我覺得每次在寫作業的時候,也試著在腦海裡用英文去描述你的想法,讓自己習慣用英文進入自己的專業領域,很多原文在經過翻譯後往往會走了樣,透過原文你往往可以更容易理解。別忘了,到了國外,你英文很好不會再是優勢,而是理所當然的必備技能。

8. Ending

做一個當下你覺得最好的決定,遇見意料之外,Just improvise.

準備出國,是一件要花整整一年以上準備的大工程,在哪個時間點要做甚麼,沒有絕對的時間表,平衡點要看個人的定奪,每一個時間點都是在做決定,花時間衝專題讓 CV 漂亮一點,那準備考試的時間就少一點。這一年的過程我稱之為轉換年,轉換年裡你會替的未來選定一個新的方向,你會替自己挑一個接下來兩年要生活的地方。

這個過程很累很費神,我曾經在過程中徬徨失措,所幸得到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才能在最後做出選擇。過程中如果你可以找到有志一同的夥伴,心境上會比較舒服一點,我很慶幸身邊有許多不少要出國的好朋友,可以在過程中互相鼓勵扶持。更幸運的是前一年已經有同學或是學長姐已經先出去唸書了,提供給我許多珍貴的資訊以及在我覺得徬徨無助時的鼓勵。但旁人的建議終究只是建議,再來兩年的日子是自己要去過的,說 “做一個決定然後不要後悔” 這顯然就是旁觀者的閒言閒語,不如說 “做一個當下你覺得最好的決定,遇見意料之外,Just improvise.”

最後,這是一條我無法自己一人獨自走完的路

謝謝我的家人,在背後給予我最強力的支持

謝謝大學期間的五位教授,前進的方向是由你們引導而成

謝謝一起討論未來的夥伴,未來大家在美洲歐洲相見

謝謝大學並肩奮鬥的每一個人,相信我們會在屬於自己的地方有璀璨發展

2019 年夏天,前往位於 Urbana-Champaign 的 University of Illinois 開啟我的下一段旅程。

第二篇著重在 TOEFL 和 GRE 的準備心得,若有相關需求的人歡迎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