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價值時代!透過演唱會解構沉浸式「迷群文化」

Karen Yang
Karen Yang
Published in
30 min readJan 26, 2020

本文從迷群沉浸與偶像認同/迷群真實臨場及體驗/迷群區別作為研究範疇

(本內容來自2012年,本人研究所小論文)

壹 、 研 究 背 景

五月天素有演唱會之王的稱號,「一生一定要看一次」這個廣告標語再加上影片中炫目奪光的聲光效果和藍色螢光海,「這是真的嗎?」完全無法猜透到底是什麼燈光、舞台設計的搭配,可以造就這個如夢似幻的現場,因此在一次偶然看完宣傳影片後,我便下定決心,這一生一定要看一次五月天演唱會,好好的研究一下舞台設計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這樣抱持著對於燈光、舞台搭配的好奇心,又遇上當年最後一場演唱會賣票,於是跟著一堆瘋狂粉絲在超商排隊,買下了 2012 年的高雄諾亞方舟明日重生版跨年演唱會。

演唱會開場後,手中原本可以隨意變換七種顏色的螢光棒,被控制住了,全場統一的藍色,配上諾大的世運主場館,那炫麗的畫面讓我感到相當的震撼。五月天登台後伴隨著喊不完的尖叫聲,歌迷們都好激動,在演唱中我也才發現,原來這麼多耳熟能的舊歌竟是五月天的創作,也才認真的發現原來所有詞跟曲都是主唱阿信寫的。

而互動螢光棒也會隨著每首歌和的節奏舞台燈光變成不同顏色,全場零秒差的變換顏色,真的相當驚奇,讓整個現場 HIGH 到最高點。那些沒有購買官方螢光棒的人顯得一清二楚,而且無法參與螢光棒變動的驚奇感真的很可惜。

在 諾亞方舟台灣最終場,除了互動螢光棒,不一樣的是歌迷自發性排起人肉彩虹。人肉彩虹的活動最初是五月天在 2011 年北京鳥巢場時所安排的官方活動,用 B4 大小、磅數較高的色紙,排成彩虹及Mayday、北京的字樣,場面浩大,也是五月天演唱宣傳片不變的內容。

在現場和阿信一起舉著色紙,給五月天帶來一些些回饋與感動的歌迷行為, 讓我覺得非常感動。正以為這樣的應援活動是為人津津樂道的時候,BBS 上的Mayday 版卻一致相當反對這樣的行為,許多歌迷認為此活動是「浪費社會資源」、

「此風不可長」、「為什麼花錢看演唱會要配合別人」等一面倒向負面言論。言談之中可發現五月天的粉絲有新、舊之分,完全不同於當時也有應援活動的周杰倫迷一般團結。許多歌迷覺得五月天是他們的朋友,只要有人說團長怪獸在演唱會現場哭是因為人肉彩虹的話,他們就會說「不要汙辱我的怪獸和我的眼淚」這般言論。

因好奇為什麼歌迷自發性的好意會在 BBS 上被抨擊成這樣,五月天的歌迷又為何有如此兩極的看法。而五月天的現場魅力為何又可以讓歌迷瘋狂成這樣,甚至可以讓原本不是歌迷的人,也被深深感動進而成為瘋狂的粉絲,這些都構成了想進一步探討迷群文化的原因。

貳、 研究範疇

演唱會迷群文化

1.迷群沉浸與偶像認同

2.迷群真實臨場及體驗

3.迷群區別

參、 研究場域及觀察點

(一)演唱會現場:明星與歌迷間互動/ 人肉彩虹/ 迷群認同/ 樂團影響力/ 舞台設計(燈光、背板、影片)

(二)BBS MayDay版: 人肉彩虹兩極看法/ 新舊五迷區別/ 視團員為朋友

(三)五月天官方臉書社群: 人肉彩虹兩極看法/ 新舊五迷區別

肆、 田野觀察及研究

本研究分成三個部分,迷群沉浸與偶像認同、迷群臨場體驗及迷群區別,並結合演唱會之田野觀察探討五月天演唱會中的迷群文化:

一、造神運動-迷群沉浸與偶像認同

五月天為何會擁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讓諾亞方舟演唱會可以到 40 個城市開

到 71 場次,吸引約 250 萬的人前去觀賞?

迷群對於特定歌手或歌曲的喜好,除了某些外顯因素如表現能力、獨特風格的吸引力、帶來愉悅感外,其中更深入心理層面的因素為對理想自我以及社會定位上的肯定與認同。流行音樂的表現形式與內涵就像是某些心境、風格或生活型態的縮影,加上其融入生活、朗朗上口的平民化特性,成為當今年輕族群普遍展現特色與肯定自我的依據。而參與流行音樂演唱會則是一種更外顯、更強烈凸顯自我偏好與個人風格的表現方式。(葉千慈,2008)

依照沉浸理論的定義,Csikszentmihalyi (1975)認為個體進入一共同體驗模式,意識被吸引且集中在某特定範圍內,其他與此不相關的知覺將會被過濾,並喪失對自我的知覺。人們完全投入其中,感覺時間似乎靜止了,其他事情都變得不重要了(Lutz and Guiry ,1994)。

「沉浸」是一種主觀且暫時性的經驗,這也是個體為何願意繼續從事某種活動的原因(Csikszentmihalyi, 1990;Webster et al., 1993)。就如同全心投入演唱會表演時,觀看者感到渾然忘我、頓時無法自己的銷魂體驗,對時間的感覺消失,彷彿神遊沉浸在那一時片刻,而這種美好的體驗也強化了下次再度參與的意願 (葉千慈,2008) 。

依演唱會現場觀察而言,迷群對於五月天的認同不僅是出自於團員身上,演唱會現場的舞台、燈光、影片搭配,更幫襯提升了團員魅力,彷彿一場造神運動。而五月天的詞、曲也都是五月天歌迷的信仰本質,兩者在演唱會現場的搭配,造就了迷群沉浸及認同,以下就這兩點來說明。

1. 舞台燈光影片 幫襯團員魅力

首先在演唱會主軸影片的部分,會隨著不同地區,中國、香港、台灣等等會有末日主播。香港為劉德華,新加坡為林俊傑,台灣則有劉寶傑與謝金燕等等特色。劇情分為五段,主軸為,雖然瑪雅曆法所預測的世界末日,在 2012 年沒有

到來,但是一連串的電廠爆炸事故,導致長達 13 年的全球性放射霧籠罩。New World 集團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強子對撞機《諾亞方舟計劃》。而根據愛因斯坦二世的逆相對論指出,籍由黑洞的強大環狀引力,將使方舟對撞機逆行到第四維度,也就是回到過去改變世界。

「最後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是怎麼走到末日的?我們怎麼輸掉世界? 怎麼輸掉自己?怎麼輸掉曾經的美好?最後我們只剩下悔恨和懷念。因 為懷念地球時光的美好,人類把所有的時鐘,都帶上方舟。但,其實人 們都知道,就算蒐集全世界的鐘,也收集不了一秒鐘。如果還有昨天, 你有沒有想改變的事?」 - 諾亞方舟銜接影片

這是影片中最主要的核心,要人們改變過去,於是在整場演唱會中就不斷穿插著這個主軸,「如果你只能打一通電話,你會撥給誰?」,用較為磁性的女聲, 來警醒人們,影片的老主角打了一通電話給過去的自己,要當時的自己,做出不一樣的決定,到最後影片主角成功改變世界,讓人們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 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世界。

此外除了主軸的串場影片外,每一首歌的背景影像都有非常大的寓意,如《入陣曲》,結合了國防布黑畫面事件、媒體壟斷、大埔拆遷及張森文藥房老闆死亡等時事全部融入在演唱會影片中,讓現場觀眾紛紛感到震撼。

除了影片內容外,演唱會的舞台搭建更是一門學問,首先是整體舞台,呈現半圓狀,配合主軸《諾亞方舟》而將舞台打造成與主軸影片中的強子對撞機相同的樣式,因而會有「一起登上諾亞方舟」、「上船摟」的口號,讓迷群完全身歷其境。

另外最特別的是,利用3D 概念,舞台上方有五個可下降式的三面螢幕方塊, 舞台則有五個可以升起的方塊,10 個方塊搭上背板螢幕,不管是在哪一個方向的觀眾都能看到相同的畫面。方塊與方塊之間的背景搭配,塑造了相當衝擊性的畫面,畫面非常壯觀,且每一首歌的每一個畫面都完全傳達了該曲的信念。

在燈光的部分,除了整體舞台燈光帶動氣氛之外,主唱阿信更常與燈光搭配作出控制燈光的效果,這可以說是完全的造神運動,燈光將阿信塑造成跟星芒一樣的遙不可及,在台中最後一場演唱會時,螢幕轉播也有 7 成以上的時間將焦點擺在阿信的手勢。

以此畫面來說,搭配阿信的手勢,及現場的黃色小彩花,讓所有光芒彷彿是由阿信手中收回去,成為一顆太陽,讓阿信完全變成了歌迷的神、五月天的信仰。總總以上舞台設計、燈光搭配及主唱手勢還有現場的影片,完全將五月天在舞台上,拱到神境界的地位,而當迷群沉浸於演唱會現場時,迷群對於偶像認同越來越高,在歌迷心中的地位也更加堅不可摧。

2. 節目編排讓氣氛滿點

(1) 歌曲創作、歌單安排帶動人心

五月天的詞曲幾乎由主唱阿信一手創作,也是歌迷信仰的核心,在每一場演唱會的歌單安排都能帶動不同氣氛,根據活動辦理的熱力曲線,通常一個半小時的活動為 2 個高峰谷 2 個低峰谷。

為最適當的安排,可以由五月天歌單看出一開始較為平衡,接著低峰谷(慢歌)轉高峰谷(快歌)再轉為低峰谷→高峰谷→低峰谷→高峰谷,共有三個高低峰谷,在氣氛安排上是相當好的。

接著深入歌曲的歌詞來看,可分為「夢想追尋」、「愛情」、「友情」、「人生」及「世界末日」跟近日的「捍衛正義」,在在都是閱聽人生活中相當貼近的議題。在於愛情;友情及近日創作的捍衛正義類的歌曲,市場上有許多歌手也有類似的闡述,雖然阿信的歌詞較為貼近人心,但在此由於相似的主題過多,就不進行延伸探討。以下針對「夢想追尋」、「人生」及本次演唱會主題「世界末日」等相關歌曲做探討:

關於「夢想追尋」這個主題代表歌曲為憨人、倔強、第二人生。

「……看到滿天全金條 要煞無半項 環境來戲弄背景無夠強 天才無夠弄 逐項是攏輸人,只好看破這虛華 不怕路歹行 不怕大雨淋,心上一字敢 面對我的夢 甘願來作憨人……」-節錄《憨人》歌詞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我和我最後的倔強 握緊雙手絕對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我和我驕傲的倔強 我在風中大聲的唱,這一次為自己瘋狂 就這一次 我和我的倔強……」-節錄《倔強》歌詞

「期待一趟旅程 精采萬分,你不該再等,別到荒廢青春,用盡體溫,才開始悔恨期待一種永恆 即使傷痕 也奮不顧身,生命還沒有黃昏 下一站 你的第二人生」-節錄《第二人生》歌詞

以這三首歌來說,鼓舞了年輕人勇敢堅持自己的夢想,就算是被人笑傻也不能夠放棄;甚至是鼓勵人要去面對自己的人生,不要因為窠臼的制度或是教育環境讓自己不能去追求夢想而浪費青春,這在在都能引發許多人的共鳴。

在「人生」的議題,以三個傻瓜、如煙的歌詞來說,

「世界如果平的 為何人們 都要往上爬 活著不是贏家 就是輸家 你敢輸掉嗎…

……到最後 一轉眼 就老花 一轉眼 就白髮一轉歲月 眼淚 也都爆炸只剩 三個 悲傷傻瓜」-節錄《三個傻瓜》歌詞

「有沒有那麼一個明天 重頭活一遍讓我再次感受曾 揮霍的昨天 無論生存或生活 我都不浪費不讓故事這麼的後悔 有誰能聽見 我不要告別」-節錄《如煙》歌詞

關於人生,阿信在創作中同樣的警醒人們若不把握自己還活著的機會,會充滿後悔,更以如煙這首歌來形容人臨死前不斷的述說:還有沒有一個明天,能洗掉後悔、能重頭活一遍等等,更激勵了許多人把握當下。

而以「世界末日」為主題來說,可以 2012、諾亞方舟

「落葉劑製造 落葉的秋 輻射塵覆蓋 清晨的冬地球還殘喘 人就創作末日 又何必等到 上帝沒收…… 終於 未來的未 變 末日的末 我們啊 是先墜落 或先墜入 自甘墮落」-節錄《2012》歌詞

「還是要告別 還是放棄海拔以下的世界你會裝進什麼回憶紀念 在行李裡面終於要告別 終於沒有更多的明天要追你有什麼遺憾依然殘缺 還沒有完美」-節錄《諾亞方舟》歌詞

歌詞中,阿信述說的是人類不斷製造汙染,使得地球環境越來越過糟糕,但人類卻也沒有反省,反而利用許多的末日預言來不斷以引發話題(註:地球還殘喘 人就創作末日),像是電影 2012、世界末日。也配合 2012 年的末日預言,因而他們此張專輯將主題圍繞在末日預言帶來的第二人生,除了在歌曲反思人類帶來的危機上,也在演唱會唱連貫這樣子的概念。

五月天的創作歌曲接能夠引發大量的共鳴,不賣弄詞藻華麗,而是平白直敘貼近生活卻又能點醒大眾的字詞來撰寫。因而阿信又有「搖滾詩人」的稱號,歌詞跟歌曲更是扣連五月天演唱會吸引歌迷的關鍵。

(2) 一切都是為了 Talking 而來

承接演唱會歌單,除了歌曲緊扣歌迷外,許多的歌迷幾乎是為了五月天團員五個人的 talking 時間而場場都看,深怕錯過任何一場逗趣幽默的對話時間。從BBS Mayday 版文章中可以發現,五月天每場演唱會的 Talking 對話一定會有網友PO 上完整版本,而每一場演唱會都會說出不一樣的話,也會有不一樣的梗,有時候是低俗的笑話、團員之間打屁的垃圾話,大多數更是感動人心的話。

以下節錄 9/15 最終場演唱會的 Talking,嘉賓謝金燕(姊姊)唱完歌後,主唱阿信嘉賓下台之後的對話,呈現五位團員之間的好感情,也是他們之間搞笑的對話:

「阿信:我要送姐姐下去,你們先開!(對其他團員說)

怪獸:沒關係啊?你就不要上來,我們冠佑也是會唱歌的! 我們就都不講話,不歡呼,看他要不要回來。

冠佑:今天是不是很多誠意?所以現在是…… (全場:講笑話)

瑪莎:我們這樣好宅,很像有個室友去把妹了~ 其他四個只能在這裡講笑話。

(正要講笑話時阿信回來了~我還蠻期待冠佑講冷笑話的耶 XDD) 阿信:我回來了~作業幫我寫完了嗎?

(大家喊笑話!!笑話!!要冠佑講)

怪獸:注意你們措辭,怎麼有人回來你們叫他笑話 XDDD。阿信:現在我頭腦一片空白,姐姐誠可貴,友情價更高。

歡送完姐姐後,還是要面對現實。」

-S 網友,9/15 台中諾亞方舟終場演唱會心得+Talking

每每Talking 時間都是迷群們相當期待的橋段,歌迷也總會在現場哄堂大笑, 心情跟著團員的節奏而起伏,從推文中也可以看出 Talking 的重要性:

「每次演唱會其實我最期待的是 talking 他們真的太好笑 當然也常常說出很多感人的話」

M 網友-演唱會 talking 原文,BBS Mayday 版

「我最喜歡看五個大叔講有的沒有的(疑!?)」

J 網友-演唱會 talking 推文,BBS Mayday 版

「這些都是再怎麼想掏錢也買不到的珍貴啊~~」

Y 網友-演唱會 talking 推文,BBS Mayday 版

除了歌曲間的創作外,Talking 時間也是讓五個人有時間可以和歌迷對話,對話中貼近迷群,歌迷因此產生對五月天有更親切的心情,久而久之歌迷便會認為五月天就是他們好朋友,除了團員間搞笑的 Talking 以外,當然不外乎會有感人肺腑的感謝話、真心話,才能緊緊抓住歌迷的心:

「終於能喘口氣,終於能休息,終於不用每個禮拜坐飛機和坐車,終於不用無止盡的出關入關,我們走過飯店帶著臭味的後門,我們走過每個城市的每個機場~~這 71 場演唱會,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份,謝謝大家與我們分享,我們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部份。」-阿信

「每次辦演唱會,總是想很多,不想要讓大家只是開開心心來,就逃避一下,回去又都是重來一次。一直希望大家來看五月天的演唱會 ,我們可以傳達些訊息,傳達些能量給大家。」 -怪獸

「如果在很久以後,在未來歷史課本上,如果有一頁,有提到三個字五月天的話,我想那說的不是我們五個人,而是在我們這一代,所一起經歷過的快樂, 經歷過的感動與燦爛,不管你是身在台灣、北京、上海、香港、澳門、日本、韓國,只要你聽過這三個字,曾經加入過我們,你就是五月天」-阿信──五月天 9/15 終場 Talking

演唱會總會在感人肺腑的真心話後結束,使得歌迷最後留下的印象是,五月天對於歌迷的照顧,而歌迷就在這樣的情緒撩撥下,對於每一場演唱會都會是感動的,並且認為下次一定還要再參加,完完全全沉浸在演唱會的情緒中,更形成了所謂的「演唱會症候群」。

以下節錄版友整理的五月天演唱會症候群狀況,可以看到五月天演唱會後所引發的迷群效應,除了演唱當下的沉浸之外,脫離演唱會後仍舊無法平復心情, 而這種美好的體驗也強化了下次再度參與的意願(葉千慈,2008)

所謂的「演唱會後症候群」就是演唱會過後的一兩個禮拜

(也可能更長或更短,因人而異)

你會整個人依然沉醉在演唱會的氣氛中妳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1. 狂看五版,看大家 PO 的心得或是新聞影音

2. 腦袋裡都是五月天,還有過去四天的回憶,揮之不去

3. 把 MP3 或是電腦裡的音樂放的順序跟演唱會順序一樣

4. 作夢都夢到自己還在演唱會,醒來後的失落可想而知

5. 上班上課有如行屍走肉

6. 狂看過去的演唱會 DVD

最重要的是!相信我~當你在回顧這些片段,你哭的點幾乎會跟你在演唱會上哭的地方一樣!!-Juilypink,《演唱會症候群》,BBS Mayday 版

二、迷群體驗及真實臨場感

五月天演唱會是聲光、舞台效果俱佳現場,再加上 2012 年推出的互動式螢光棒賦予了迷群全新的體驗,再搭配迷群本身對偶像的認同及偶像與歌迷之間的互動,使得偶像魅力提升、迷群體驗及臨場感大幅增長。

PineII and Gilmore(1998)於《體驗經濟時代》文中提及,體驗經濟除了娛樂消費者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參與其中並產生「體驗」的感覺,並將消費者體驗以消費者的參與狀態(處於吸收或沉迷)以及消費者的參與程度(主動或被動)做為兩大構面,將體驗分為教育、娛樂、逃避現實與美學四大類型。

體驗四種型式 資料來源: PineΠ and Gilmore(1998)

橫軸依照「參與程度」為分類構面,其中橫軸左端「被動參與」(Passive) 的體驗是指參與者無法直接影響活動內容與結果,而右端「主動參與」(Active) 的體驗則指參與者的影響力足以直接改變活動內容與結果;縱軸依照「參與狀態」為分類構面,其兩端分別為「吸收」(Absorption)與「沉迷」(Immersion)。縱軸上端之「吸收」指體驗進入參與者之內在感受,使其更為融入情境,而下端之「沉迷」則是參與者儼然已成為實際體驗當中的一部分,完全進入體驗環境當中。

段兆麟(2006)提出以消費者的參與性質做為分類的方式。若是想去「學(to learn)」,即為教育體驗;想去「做(to do)」,即為逃避現實的體驗; 想去「感受(to sense)」,即為娛樂體驗;若是想「心嚮往之(to be there)」, 即為美學體驗。其並認為,一項活動的設計不應該只讓參與者產生單一類型的體驗,而是要包含多種體驗。

當迷群參與現場演唱會時,除了感受到舞台、音樂、燈光、佈景及人山人海的臨場感官震撼,也就是所謂美學體驗的部分,還有與偶像及其他現場觀眾的互動,其中迷群除了被動地欣賞既定的演出節目之外,也可能直接影響表演內容(如安可、大笑),而與偶像互動也滿足了迷群的本身的娛樂體驗。

在觀賞演唱會的當下,迷群不僅做為觀眾來接收演出內容,同時也成為演唱會裡重要的一部分以忘卻生活中的瑣事煩惱(如狂熱的人氣蘊釀、大合唱、偶像手勢),則形成了逃避現實的體驗。

Webster’s dictionary, 1984 提出「真實世界臨場感」著重於參與者與所體驗環境在相同時間、相同空間中交互影響所形成的感覺,Kim and Biocca(1997) 指出,以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臨場感是指個體在某一個實體或意會環境之下的知覺。

Ijsselsteniji et al(2000)則認為臨場感的概念與互動或非互動媒介之設計評估具有潛在的關聯性,而體驗及臨場感相互結合則讓歌迷的對於演場會的體驗感越趨增加,以下由互動螢光棒、主唱手勢及票價區塊命名面向來論述迷群體驗及臨場感

1. 閱聽人美學體驗-互動式螢光棒

大多數的演唱會歌迷皆須自行購買螢光棒,且針對各家不同明星有不同的顏色當作信物,像是周杰倫-粉紅色、孫燕姿-綠色、SHE-橘色,而五月天的代表顏色為藍色。

藍色螢光棒是五月天歌迷的信物,但在 2012 年之明日重生版的巡迴中推出

「互動式螢光棒」,一共有七種顏色,透過遠端遙控,上萬名歌迷可隨著不同歌曲節奏、舞台燈光,零秒全場變換顏色,形成歌迷與明星之間的互動,成為新型演唱會的景觀,且一隻螢光棒售價僅需 149 元,人人皆負擔得起。

「現場拿這支才有參與感,果然真的會互動」

「这个荧光棒真的是嗨爆了」

「這個螢光棒讓演唱會更 HIGH 了」

「有參加演唱會的捧油一定要帶去”明日互動版 LED 環保螢光棒”,不然就遜咖了!」

整理網友對於互動螢光棒的討論,不難看出互動螢光棒的魅力。且沒有購買官方螢光棒的人相當的明顯,在變色的同時會感到相當尷尬,也會對此感到相當扼腕。

互動螢光棒除了增加新亮點以外,主唱阿信也常常藉由螢光棒的顏色與歌迷們互動、炒熱氣氛。「阿信:覺得怪獸笑話比較好笑的變白色」,接著整場就會在阿信的控制下,全部都被遙控變成白色,更增添了娛樂效果,歌迷也會有與明星對話的感覺。

2. 閱聽人娛樂及逃避現實體驗-偶像互動

首先從娛樂體驗探討起,討論的是五月天與歌迷之間的互動,前揭討論的Talking 時間就是一種偶像與歌迷之間的娛樂互動,讓迷群能透過 Talking 時間獲得大大的娛樂體驗感。另外還有"安可"的橋段,根據演唱會歌單可以看見五月天的安可固定會有兩次以上。在唱完《憨人》時一次,《知足》一次,在這之間歌迷會喊"安可"接著拍手兩下再喊"安可"。這是五月天演唱會安可的慣例, 也成為了迷群之間默契。

而逃避現實體驗的部分,探討的是迷群成為演唱會中重要的一部分。主唱阿信撩動歌迷的能力相當大,不同得歌曲有不同的慣例動作,像是唱到《突然好想你》的這首歌的時候,他會唱「突然」,接著把手張開,歌迷則會接唱「好想你, 突然鋒利的回憶…」,這是演唱會上一貫的形式。

而五月天之間最讓人有參與感的動作便是當阿信手舉高,手掌攤開比「五」的時候,手掌比出數字五,代表五月天的意念。在阿信做出這個動作的時候,所有歌迷便會一起舉起手比五,這不僅是一種參與認同,也有一種明星與歌迷之間關於支持、信任與感動的氛圍存在,歌迷每每也會在這樣的氛圍下感動落淚,紛紛忘卻、逃避現實,並且情緒深陷於此。

另外一個令人動容的橋段是在《憨人》這首歌時,唱到「我知道總會有一天」後,大家會一起合唱「la la la la …」,這時五月天就會停止唱歌,只剩下鋼琴配樂,讓全場歌迷一直不斷持續的唱「la la la la …」,而上萬人一同和諧、整齊的唱的「la la la la …」的時候,許多歌迷便會開始落淚,憶起這 10 幾年來五月天的點點滴滴,而主唱阿信總會在氣氛到達最高點時談及五月天的一切,瞬間讓全場歌迷情緒潰堤,這便是五月天撩撥情緒的最高招,迷群們也往往深深的忘卻現實,形成一種逃避現實的體驗。

3. 小細節增添臨場感-票價區塊命名

為搭配以諾亞方舟為名的演唱會,五月天將票價區塊以動物作為命名,分別為洪水猛獸艙、可愛動物搖滾艙、豹紋搖滾艙、獅吼搖滾艙、飛象甲板區、白鴿甲板區、長頸鹿甲板區、天人交戰區」等區塊,以營造現場整體末日的氣氛。

歌迷在購買門票時都覺得相當親近,在網路上交換票時也總會看見「換票: 飛象甲板區換洪水猛獸艙」等有趣現象。歌迷之間在詢問對方是哪一區塊的時候也會以此命名來描述,讓人看演唱會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在演唱會現場,工作人員也會喊:「洪水猛獸往這邊走喔」,也讓人覺得很有趣,因為洪水猛獸同時也描繪了在演唱時,會離開位置跑來跑去的搖滾區瘋狂歌迷,而飛象、白鴿、長頸鹿則是描繪了看台區比較溫和的迷群。

Slater and Usoh曾定義臨場感是個體在實體世界外,對置身環境的「信念」。演唱會製作公司包含小細節都緊扣演唱會主題-諾亞方舟,使得迷群的臨場感更加深刻,彷彿坐在「洪水猛獸區」就會是非常瘋狂的迷群,演唱會公司透過各種不同的包裝,包含舞台打造及命名等等,讓迷群參加演唱會時,好似真的登上了古馬雅的諾亞方舟。

三、迷群區別-自發性人肉彩虹活動

2013 年 9 月 15 日,諾亞方舟台灣最終場演唱會,歌迷自發性的發起人肉彩虹的活動,想要比照五月天官方在鳥巢排彩虹的應援活動。

歌迷印製七種顏色的 A4 紙張,將紅-紫依序由看台區往搖滾區擺放,並在紙上註明五月天的安可曲以及此人肉彩虹紙的舉起時間點。演唱時主唱阿信從歌迷手中接下色紙,現場則隨著阿信一起舉起色紙,而排出人肉彩虹。

現場參與時認為歌迷應會對此行為感到感動,加上團長怪獸在演唱會尾聲時落淚了,不免也讓人覺得可能是因為看到人肉彩虹而落淚, 但卻發現 BBS 對此活動是一面倒的負面言論及抨擊,甚至對此活動採取正面也會被一大群人抨擊。

Bagozzi& Dholakia(2002)談到網路虛擬社群的特性。他認為,大部分的虛擬社群,有一特定的興趣而組織起來;其次,共同的興趣也使社群成員間存在著內在連結。但從此自發性活動中可以看出,在 BBS Mayday 版有不同群體的五月天歌迷。以下整理 BBS Mayday 版及 Facebook 粉絲頁之迷群,對於人肉彩虹的心得。

依照實際參與觀察來說,自發性的人肉彩虹活動是一個場面壯觀、感動人心的活動,但大多數的版友卻支持「為何花演唱會還要配合別人的活動?」的言論, 以下收錄完整的代表性文章:

「這場演唱會,沒有以前場次給的滿滿的感動,因為,一進場,就被身邊的人問:知道這紙活動吧?(手中晃了晃紫色的紙),勉為其難的, 只能回答知道。

看了看紙的內容,突然覺得,我好像小學生在課堂上被要求,上課老師來了要照做起立立正敬禮,下課時要照說謝謝老師,結果,整場就在這種上課下課的環境下結束,明明是很感人的安可,明明是想表現出捨不得不想走的安可,卻搞得像上課下課一樣,真的令人很煩燥。

再者,舉紙,老實說,這種沒跟官方套好招的,真的沒有必要,整 場我就在想,什麼時候要唱倔強?我倒底要不要舉?身邊的人舉不舉好 像很怪,舉了又覺得會檔後面,好不容易等到倔強出來,都安可曲了!!! 好,要舉,我放胸前可以吧,在前面幾排應該看得到吧,意思到就可以 了吧!,結果回頭一看,對不起,沒燈,我只看到藍色螢光海,再轉頭看螢幕,我只看到主唱大人拿著一張紙,然後,什麼該有的彩虹還是字, 對不起,我一個都沒看到,更別提什麼感動了」

-網友 E,〔心得〕今晚的彩虹紙活動,批踢踢實業坊,看板 MayDay

在這種言論之下,除了認為不想配合別人以外,同時迷群把五月天當成自己朋友或是對於五月天的心情有感同身受的認知,因而會有「不要這樣對待我的五月天好嗎?」的迷群言論:

「希望 這種活動不要出現在以後的演唱會… 我真的很不喜歡 看演唱會還要配合別人… 我只想單純聽著五月天的音樂,如此而已」-摘錄 網友 P,〔心得〕今晚的活動,批踢踢實業坊,看板 MayDay

「我不要,發莫名奇怪的紙條教大家配合你大合唱卻製造垃圾‥… 不要濫用”倔強”這首歌,不要濫用”熱血”這個詞,不要濫用五迷們的”支持”做無謂的事情還造成其他人困擾……不要打擾別人看演唱會, 我只想好好的看一場演唱會」-摘錄 網友 R,〔心得〕,我只想好好看一場演唱會,批踢踢實業坊,看板 MayDay

「不要侮辱怪獸和我的眼淚」 -網友 R 推文

而在 Facebook 上,發起活動的五迷更認為老五迷對新五迷有意見,對此五版上也對發起活動的五迷有相關不同言論:

「……扣掉活動的部份 你是一個很不錯的五迷,你會在意黃牛 在意沒人安可 在意搶票插隊 等等,也知道你看了五版的批評很不服氣把片面打成動態,吸引更多 FB 上五迷加入你的活動,把五版塑造成很不友善的一群人,還舉例講過螢光棒顏色由來也是五迷 憑什麼只准舊人自發,新人自發就被批評之類的……

……打著想要讓五月天感動的噱頭,卻只是學韓團搞應援(以前這類抱怨文超少的),台灣,不會有任合五迷後援會在活動方面獨大或特別罩,東一撮,西一撮,各出花招,打亂官方流程,更有可能五位本來想講的感性話都因此沒 fu 吞回去,演唱會本身的感動還有當下意外的默契,你們感受的到嗎?」

-網友 h,RE: [心得] 今晚的彩虹紙活動,批踢踢實業坊看板MayDay

根據邱琡涵(2012)研究認為社群虛擬網路的文字互動形式,提供擁有共同興趣的社群成員得以在平等的基礎上,自由交流、分享想法,建構起成員間的內連結,跨越地理限制感受同好的存在,並發展出團體所共享的行為模式、語言與傳統。但是顯然在五月天迷群中,所謂的內在連結有極大的認知差異。

就觀察而言,五月天歌迷有「老五迷」及「新五迷」之分,且在批踢踢實業坊上的討論區此現象尤其嚴重(註:由於批踢踢實業坊存在久遠,幾乎經常使用的人都是喜歡五月天12年以上的歌迷),且所謂的「老五迷」從來就不認為他們有分割歌迷的作為,但身為「新五迷」的歌迷,在批踢踢實業坊「老五迷」會出現不同看法。

從 BBS 版跟 Facebook 上更可以發現在不同類別的虛擬社群中,具有不同的迷群特性。BBS 版是迷群自主管理的虛擬社群、具有匿名性且擁有自訂版規, 多數成員間的連結跟共識較為一致;而五月天所屬公司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由官方掌控,且採實名制,因而導致在兩種社群中的迷群觀點完全不同。

在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粉絲留言中,可以看出迷群對於阿信拿著自發性人肉彩虹紙張的感覺全都是正面的:

「我哭到不成,一邊刷眼淚,一邊舉著,還有一邊唱!!那張彩虹紙我還留著呢!!超感動,當時我以為只有我們在唱,沒有想到他會出來跟我們一齊唱,還拿著彩虹紙!」-Jessica

「這一幕很感動 大家都哭了…」,徐姓網友

「阿信看到了,五月天看到了,他緊緊的,抱住了我們的彩虹,也許沒有想像中的完美,也或許沒有計畫中的順利,也有可能我們做的事 不是讓每個人都滿意,但是,有了阿信的擁抱,我不後悔遇見大家 不後悔倔強一次不後悔 堅持要把彩虹,帶上船。」-林姓主辦人

即便是身為相同偶像的迷群,但是在面對迷群自發性的應援活動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在參與的方式與程度上也都有差異(Smith, 1992),在此引用 Kozinets 對迷群的分類來加以佐證,其以兩個關鍵元素:個人與消費活動的關係、個人與其他成員的社會關係,分類出四類虛擬社群的成員,分別為觀光者(tourists)、交際者(minglers)、愛好者(devotees)、圈內人(insiders)

Kozinets(1997) 四類虛擬社群的成員

當消費活動對個人的重要性低,與其他社群成員的互動也低時,此類型的成員為觀光者(tourists);但相較之下,與其他成員的社會連結較高者,則為交際者(minglers)。而當個人與消費活動的關係強烈,消費活動的重要性高時, 社會連結較低者,屬於愛好者(devotees);社會連結較高者,則為圈內人(insiders)。

可以看出所謂的圈內人-在虛擬社群中會有與其他成員的社會連結較高的人,在社群中的發言便會獲得較多的支持,根據 BBS Mayday 版觀察,發現有固定老五迷(類似意見領袖)會對活動中的突發狀況頗有微詞,而這些不甚理性的發言也會在 BBS 版上引起廣大支持,但是在 Facebook 粉絲頁就不見得會受到支持。

伍、 總結

() 迷群沉浸的關鍵要素-無一不包的造神運動

迷群在現場透過聲光效果而沉浸於現場,演唱會結束後情緒仍舊無法平復, 甚至當下便決定下一次還要再參加。將五月天型塑成神一般的境界,使迷群對他們的認同大增、沉浸在演唱會的情緒裡,這都是演唱會製作公司的造神運動,對歌迷帶來的情緒撩撥,迷群的沉浸與認同便會隨著參加演唱會的次數而增加。

除了迷群認同及沉浸在現場甚至散場後,讓迷群情緒越發越烈以外,演唱會現場的體驗:美學體驗、娛樂體驗及逃避現實體驗都是構成迷群沉浸的原因,美

學對於感官的刺激,讓迷群彷彿置身夢境一般,完全進入體驗環境當中,再加上互動式螢光棒,讓遠在至少一公里外的看台區歌迷也能夠親近的互動參與。

而娛樂體驗則是對偶像認同加深的關鍵,五月天的Talking時間就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橋段,每每說出不同的笑話、打屁話還有感動人心的話,都會讓迷群認為錯過一場都很可惜,另外在Talking時間也是迷群與偶像之間的互動,迷群可能會拱偶像跳舞、吉他手唱歌或者是講笑話,這都能夠影響整個演唱的橋段, 也就讓迷群認為五月天似乎就是他們的朋友一樣親近,一下造神一下又讓五月天成為迷群的朋友,這樣又近又遠的關係,更加深迷群對於偶像的認同。

而整場演唱會從小細節到大舞台,在在都是圍繞著同個主題-諾亞方舟,將舞台打造成船的樣貌,票價命名成為動物區塊,串場影片也帶出「五名志願者將登上諾亞方舟,拯救世界」,製作公司讓迷群的臨場感提升到最高點,就好比五月天乘載諾亞方舟帶大家逃離世界末日、拯救世界。

整場從聲光效果到迷群沉浸、認同到體驗跟臨場感,製作公司無一不包的將偶像打造成神一般的境界,這是現行行銷公司開演唱會的製作模式,而像五月天演唱會如此緊扣主題的演唱會,更是撩撥迷群總總情緒的最高境界。

() 迷群區別

迷群是擁有共同興趣而連結的一個群體,也擁有相同的內在連結及規範,但在觀察過程中發現,迷群對自發性人肉彩虹活動的意見相當兩極,且在不同的虛擬社群平台擁有不同的特性,另外在舊平台上擁有新、舊歌迷之分,兩者定見差距相當大,也顯見迷群之間的內在連結有很大的差異。

而迷群也隨著消費活動對個人的重要性、與其他社群成員的互動的關鍵因素而分成了四種類型的參與者,更可以從演唱會過後的版上討論看出「圈內人」的發言是較占上風的,因而也會形成沉默螺旋的效應,只要發言與其他成員不同便會遭到撻伐,久而久之「異見」也越來越少。

迷群文化會隨著不同偶像而所有差異,偶像、製作公司及迷群三者之間的加乘效應,便是構成一場造神演唱會的要素,而迷群更是偶像、製作公司成功的主要關鍵,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迷群,若未來要深入進行閱聽人的探究,可針對迷群的新、舊之分、區別及在不同社群上的特性延伸探討。

參考資料

1. 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航空母艦版指定信物-明日互動版 LED 環保螢光棒http://www.youtube.com/watch?v=wSSG5eP1PcQ

2. 專案經理雜誌(2013 年 10 期) 從末日唱到重生 時間會給正確答案

3. 熱力曲線 http://zh.scribd.com/doc/13995706/

4. 批踢踢實業坊 MayDay 版

5. 五月天 Mayday 粉絲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imayday555

6. Ptlin,[ 心 得 ] 今 晚 的 活 動 , 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264127.A.DA3.html

7. emcat,[心得] 今晚的彩虹紙活動+心得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274021.A.38C.html

8. raining112,Re: [ 心 得 ] 今 晚 的 彩 虹 紙 活 動 , 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328208.A.3A6.html

9. hontashi,Re: [ 心 得 ] 今 晚 的 彩 虹 紙 活 動 , 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307236.A.E20.html

10. beforgotten,[ 心 得 ] 終 於 回 航 之 零 碎 心 得 , 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336712.A.0FB.html

11. yukiCnyan,[情報] 9/15 台中諾亞方舟明日版歌單, 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261345.A.F2F.html

12. silogane ,[心得]9/15 台中諾亞方舟終場演唱會心得+Talking http://www.ptt.cc/bbs/MayDay/M.1379323800.A.3A6.html

13. 9/15 小幫手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4583543731886/

14. 葉千慈,2010,台灣年輕族群對流行音樂演唱會體驗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5. 邱琡涵,2012,K-pop 迷群的社會識別與消費儀式:虛擬社群中的認同學習,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

--

Karen Yang
Karen Yang

媒體人、社會觀察家,趕上90後末班車,正職工作是文字記者,擅長訪談、社會觀察、職場文章、人物報導 Email:info@kareny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