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培養商業思維

這是一個紀錄自己思考何謂商業思維,期許可以從現在的論點出發,慢慢的完整自己的想法。

楊智堯 ( Kevin Yang )
凱文的日常點滴
5 min readJan 31, 2020

--

淺談思維與框架這件事

在大學時第一次從升學制度與家庭中被完全解放,不知道你是否像我一股腦兒的接了大大小小的事,肩上承擔了各種責任。那個時候面對到第一個難題

該如何有效的管理時間以及管理各種雜事

我開始求助於各種書籍,學到了許多「思維」,舉凡《與成功有約》的以終為使、《心態致勝》的成長心態、《子彈筆記思考整理術》等,也知道了許多「框架」,譬如「緊急重要矩陣」、「OKR」等等。這個時候的我,還停留在雜亂的框架之中,毫無章法。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哪個工具,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思維解析問題,使得我一度認為花了時間學了沒用的內容。

直到後來,我認識了系統與心智模型的觀念。

淺談系統

第五項修練

這本《第五項修練》是我對系統突破性認識的啟蒙書。這本書雖然講述的是如何將組織打造成學習型組織,但其中釐清組織目標及如何拉近組織與眾多個人的追求描述得非常詳細。裡面當然也融合了許多所謂的「思維」與「框架」,讓我學習到了一件事。

思維跟框架並非沒用。當我們有順序的將一件事照著某種思維跟框架的順序,我們就是以一種「系統」的方式在剖析問題,而其中的奧妙體驗過真的覺得太神奇了。

當然能夠領悟這本第五項修練也可能是讀過《你如何衡量你的一生》,後面這本書就主要以企業管理的觀念經營個人,只是並沒有詳細到如同第五項修練給我的震撼。

淺談心智模型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這本書的作者是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其中談到一個我覺得非常受用的觀念稱為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簡言之就是我們如何思考問題的方法

譬如我發現自己在面對決策問題的時候訴諸的通常都是偏商業的思考方式。我的心智模型被侷限在商業思維裡無法跳脫,而當我的生活面對到各種問題的時候,我的切入點真的是都非常商業。查理.蒙格在書中反覆地提及這樣一段話

「當你手上拿著錘子時,眼前的所有東西看起來都會像釘子。(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我手上拿著的就是「商業思維」的槌子,所以面對這種生活困難我只會當作釘子來處理。像我的資工系室友就會以「優化演算法」來看待生活雜亂這件事後來更有感是在著名的「列車難題」,會發現每個人手中拿著不一樣的槌子,有人用商業的角度看效益,有人用哲學的角度看存在,更有人用非常不同的觀點來解析這個情境。而查理.蒙格說道

一個人大概培養出 50 個心智模型將能更全面的看待這個世界

也是從那時開始我廣泛的接觸不同類型的書籍,無論是以往討厭的理科數學物理,或是心理學、腦神經科學我都盡可能的蒐集進自己的腦袋裡面。而我最後總結我對心智模型的看法

心智模型就是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就某種層面來說系統就是其中一個心智模型。當我們認知到心智模型也才不會因為建構出一個系統而沾沾自喜,進而發現同樣世界的面貌不只我們所想像。

好回來正題,那為什麼我要學習商業思維呢?

如同我上述的脈絡,思維(mindset)是我認為建構心智模型最根本的基礎。而我最後聚焦其實我最想要想培養的三個面向分別為

商業思維、設計思考、工程思考

而往年我參與過許多設計思考的社會創新專案,於是現在更專注在商業思維及工程思考。而在目標管理裡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專注(Focus)」,盤點完資源(稍後描述)於是我最後選定商業思維優先。

我自己本來具備的商業思維更多是 to customer(2C),舉凡時間管理、目標管理。但我想讓自己在專業領域上更具備完全的 to business(2B)的商業思維,進而加強我未來進入職場的能力,再用這些成熟的觀念套回個人身上讓自己能夠成為追求理想的人。

談到資源,那是什麼意思

像學校就是個資源,譬如我在清華大學,應該會有許多課是我培養工程思考的思維,但到了四年級其實我發現自己更擅長的是專案式學習(PBL),所以學校的教育對我來說真的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吸收方式。

直到有一天我在 Medium 讀到 Gipi 老師的 《商業思維:人生持續成長的三個引擎》,後來又在我非常喜歡的 Podcast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其中一集就是在訪問 Gipi,裡面有提到 2020 會開設一整年的商業思維學校,想都沒想就持續關注 Gipi 的文章,期待消息一釋放就馬上報名。

商業思維學院

其實中間有個小插曲,就是剛開始看到報名資訊發現報名費真的太貴了!本來咬著牙想說好吧,湊個團報優惠還是衝下去了。好險 Gipi 最後有開學生價,雖然也是不便宜好幾千塊,但還是很感激 Gipi 的這個政策,讓窮學生的我有辦法一覽這樣的課程。

結語

但我真的平常有實習、有課業。其實很容易忽略到一些我鎖定好的目標,所以也才開了一個分頁專門記錄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學習到的種種,期許自己能夠從中獲得許多,也期許可以從我的分享讓一些沒有機會參與到學院的人也跟我一起開始這段培養商業思維之旅。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如果你有一感覺希望回饋給我--「1下」拍手:既然看過了,就來簽個到吧。
「2-5下」拍手: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5-15下」拍手:希望未來我能寫更多這類主題的文章。
「15-50下」拍手:看來你很想湊滿50下對嗎,那就順著你的心去做吧!

--

--

楊智堯 ( Kevin Yang )
凱文的日常點滴

從電商及科技業務跳船的資訊研究生|期許在不同領域激起的浪花點綴成最美的一副人生圖。嘗試讓文字承載一些能量, 讓這世界或自己都因分享而更加勇敢。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yangchih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