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用1%投入做到99.9%產出,徹底翻轉工作與人生》 — 一起改寫成功的關鍵字!

Kitty Chang
kitty’s life
Published in
Dec 23, 2019

《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用1%投入做到99.9%產出,徹底翻轉工作與人生》的作者金川顯教認為,成功人士都是行動派。我也深感認同,光是目標遠大,並不會讓我們變得偉大!要知道,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完成。總而言之,先設法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再來調整與修正,才是比較正確的做法。

《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用1%投入做到99.9%產出,徹底翻轉工作與人生》

在開始分享之前,我先引用「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的想法💁‍♀️,也就是「有錢人持續學習和成長」,所以開始行動一個月看一本書吧!

這本書貫穿著一個概念,就是我們應該把PDCA(計畫、執行、查核、行動)➡️ iOIF(投入、產出、投入、回饋),剛開始先進行最低限度的投入,即可立刻展開產出,之後邊做邊學習不足的知識,最後重新檢討做法,並回饋給自己。因為如果只是一昧地投入,而不產出,並不會為你帶來什麼改變。

以「閱讀」來做比喻。
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書用看的就好了。

但是人們一年前所看過的書,內容早就忘得一乾二淨,花了錢買書卻甚麼知識也沒有留下,確實可惜。

所以,閱讀一定要以「產出」為前提,並且盡可能邊看邊做筆記、寫書評、與他人分享內容,否則,「閱讀」這項自我投資對你來說就成「零投資」。

Photo by THE 5TH on Unsplash

因此,「產出」才是最重要的投入。
相信透過剛剛的舉例,大家已經可以簡單了解什麼是「產出」的概念了。

意思是,「看了一百本書」並不「厲害」,仔細讀完一本書、扎實進行產出的人,比讀了十本書的人學得更多🥳🥳🥳!
-
另一方面,「表達」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想要成為一流的職場人士,不要只顧著吸收知識,而是運用知識、打動他人的心,改變他人的行為。

Photo by NEW DATA SERVICES on Unsplash

徹底瞭解他人想知道的事,(若盡是寫自己想說、想寫的話,將會永遠看不到效果),並透過「感性」表達法觸動人心,都是能促進彼此互動的溝通表達方式。

所以,作者也推薦一些練習「寫、說」的方式💁‍💁‍💁‍

1️⃣ 透過「教學」,可以提升表達能力(若你想藉此提升表達能力,就不要害怕知識量!勇敢進行產出就對了!)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2️⃣ 作者推薦可以在「公開場合」進行練習,有觀眾才能磨練「產出」的能力!

Photo by Product School on Unsplash

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社群平台進行分享!將自己吸收到的知識拍攝影片放到自己的頻道上,就是一種產出方式,一開始可以練習從拍一百部影片開始,讓他人感受你是認真的!

並練習在講話時運用「麥賓拉法則」中的:在說話者影響觀眾的元素中,視覺就佔了55%!講話的內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笑容」和「聲音」。因此,我們不只應該將內容傳達出去;利用聲音、表情、肢體語言,才能改變他人的行為喔~

所謂的「人脈產出術」!

「認識他人」才能改變人生,而非「知道得多」。

Photo by Curtis MacNewton on Unsplash

(這部分為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部分)

在商場上的控制權在於「」,尤其是認不認識誰、知道有誰是可以合作的「人脈」,才是左右成功的關鍵因素,而非擁有豐富的知識。

因此,我推薦大家在大學時可多參加活動、多認識人,但必須記得一個重點,也就是建立人脈的前提為 — 彼此是否都能為雙方提供「價值」,如此一來,才能稱為「夥伴」=有價值的人脈關係,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Photo by Lauren Richmond on Unsplash

那我們要如何培養「有價值」的人脈?

亞當格蘭特在他的著作《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中,提到給予者、索取者、互利者等概念。

其中,給予者是樂於分享的人 ; 索取者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也就是「自私鬼」; 互利者則是會在付出、回報、得失間取得平衡的人。也就是說,學習當個「給予者」,幫助身邊的人成功,才是建立人脈的最強手段!

Photo by Jimmy Conover on Unsplash

我希望你們都可以把這個想法放在心裡,然後也學習當個「給予者」吧!

你會發現,在給予他人「價值」的同時,你會學得更多、還能更快邁向成功!🙋🙋🙋

所以,如果你「想要和優秀的人當朋友」、「想拓展人脈」,首先請成為對他人有用的人。如此一來,自然就能吸引別人「願意為你付出」,因而建立起有用的人脈。

幸運的是,生長在網路發達的社會,我們可視「社群媒體」為發展「個人品牌」的利器之一。

Photo by Jakob Owens on Unsplash

那麼,在「社群媒體」上,什麼樣的人會令人想要幫他宣傳、分享貼文呢?那就是主動替別人宣傳的人,或是提供給followers有價值的內容,也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給予者」,就能使他人將你的貼文分享出去,因為,對他人來說,其內容是有「價值」的!

因此,為了讓「人脈」吸引「人脈」,首先自己必須先成為「別人想舉薦」的人,我們可以透過自我磨練、努力學習、完成眼前的工作,並且幫助身邊的人成功!日積月累下來,就能創造好人脈,我們一起加油!

以金錢的角度,探論「iOIF」!🙋🙋🙋

以金錢的角度來說,花錢就是「產出」,存錢則是「投入」,透過上上一部分提到的「iOIF」想法,我們可以知道:錢不應存夠了才花,而是該先做運用,也就是運用金錢取得「工作上的成果」

Photo by Hunters Race on Unsplash

(此部分為本文的第三部分)

那麼你可能會有以下疑惑。

Q:那麼該如何運用金錢?

A:其實錢「用的精、用的巧」,才是成功的關鍵!

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也就是「投資」、「用了可以建立信賴關係」、「用了可以拓展人脈」,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增加年收入」、「出人頭地」、「換更好的工作」,這就可以說是成功人士運用金錢的方法。

而其中,報酬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自我投資」(我也這麼堅信著!)

舉例來說:為了通過會計師考試,到畢業前總共投資四萬多的補習費,換算下來,一年才一萬多,而最後,第一份工作的年薪可能是?60w?所以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就是6000%了!

所以自我投資是最真誠的投資!😇😇😇

Photo by Giulia Bertelli on Unsplash

作者也在書中提到:可以利用目標年收的10%來投資自己!白話來說,如果以年收百萬為目標,即使你的年收現在只有四十萬,每年還是拿「十萬」來做自我投資吧!如此一來,你就會有背水一戰的心理!因為人們在上緊發條時,比從容不迫的狀態更能發威!就是所謂腎上腺素的威力吧!

而除了投資在「學習」上,住好房、開好車、衣服、手錶、鞋子,都有助於讓我們成為一流的人。其中原因在於,這麼做可以「震撼大腦」,大腦受到震撼後,思緒會更加清晰、五感敏銳,靈感源源不絕!

而以「房子」來說,不是年收決定我們住哪裡,而是住哪裡將決定我們的收入。

一般來說,我們總認為房租應該佔「總收入的三分之ㄧ」,但是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新穎的概念,也就是說,剛出社會找房子時,應該選擇同一棟大樓一樓和頂樓租金價差很多的房子,每天和那些收入比自己高的人擦身而過時,就會激勵自己要更加努力!才可以住到高樓層!

Photo by Daniel DiNuzzo on Unsplash

除了,房子之外,在搭飛機時也應該選擇搭商務艙、坐高鐵時則選擇商務艙,其理由就跟住家一樣。

Photo by Andy Pearce on Unsplash

飛機上的經濟艙和商務艙、頭等艙相比,不僅服務完全不同,遇到的人也不一樣,心情也會無條件變好。這並不是「浪費」,而是「投資」。作者也在書中提到,只把飛機、電車當作「移動工具」的人,成不了氣候。因為成功的人具備複合式思維,知道自己可以在移動中學習、接受刺激、看得更遠,並且提升自己的目標!

當然或許不可能每次都選擇高級艙,但是搭過商務藏再搭回經濟艙時,就會被「不甘心」的心理激勵著!告訴自己要更拼才可以有更優質的生活品質!

這讓我想到之前在《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看到相同的概念:也就是說,不要等到有能力才享受,而是先花錢體驗上流社會的生活,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你會發現,其實你跟那邊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此一來,將會使你往有錢人的道路更近一步!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工作成果=技能x健康狀況」,也就是說,我們該注重自己的「運動」、「飲食」、「睡眠」,才能有好的工作成果!

舉例來說:

Photo by Danielle Cerullo on Unsplash

運動:一周至少重訓兩次

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飲食:最好不要碰披薩、義大利麵、麵包、拉麵等碳水化合物高的主食,可以多攝取蛋白質
而為了成為一流人士,也可多到一流餐廳用餐!

Photo by Andrea Davis on Unsplash

睡眠:可投資在床墊上,枕頭、保潔墊、棉被、被套也要選擇品質好的材質。

(如果由閒錢就可以請一個打掃的人來管理你的生活拉~希望自己未來有一個😀~)

因此,想要在工作上有成就,就要思考如何在工作以外的區域得到收穫,並妥善運用金錢!加油!

一個人注重時尚與否ㄧ生的收入可以差到三千萬元!😮😮😮

當你上網搜尋成功人士的衣著,你會發現賈伯斯每天都穿著黑色高領毛衣,搭配著牛仔褲,因為他們認為該把心思放在更重要的決定上,而非生活中的皮毛

但這本書的作者卻認為,外貌會對收入和工作產出有很大的影響。

Photo by Noah Buscher on Unsplash

president雜誌在其2015年6月15日出刊的內容中提到:「一個人注重時尚與否ㄧ生的收入可以差到三千萬元!」

也就是說,當我們注重服飾、鞋子、包包、髮型等外貌的「產出」,年收入就會增加。

同時,也根據剛剛前面提到的「麥拉賓法則」,由於視覺佔了55%,所以只要把這55%顧好,就能迅速提升自己的好感度,建立起工作能力強的形象。

「槓桿」其實也是職場人士要學習的課題,就這層意義而言,外表的產出能迅速發揮效果、一口氣增加10%的年收,因此沒有理由不去實行!💁

作者在這本書的最後提到一個概念:改變外表,重新愛上自己的工作吧!

也就是說,注重穿搭、髮型,把外表打扮好,我們就會喜歡自己。喜歡自己,就會喜歡自己的工作。這樣的良性循環,也能讓我們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Photo by KAL VISUALS on Unsplash

想要看起來體面,最快速的方式就是購買有質感的物品,並注重自己的服裝儀容、肌膚管理等,當好感度、整潔度提高後,就會令人留下好印象,將有助於提升人脈,並讓我們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同時!事業有成的人,身邊也會吸引成功的人聚集。當你開始注重門面,與注重儀容打扮的人一起工作,就可迅速提升外表的魅力!

最後,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邀請你追蹤我的 Medium,也幫我拍個手~一起探索你的理想大學生活吧!

想了解我更多嗎?歡迎關注🙋🙋🙋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018716167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ian0111/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K1vSMp6L6v-gOONultIHQ?view_as=subscriber

--

--

Kitty Chang
kitty’s life

跨領域:會計x行銷x管理 / 對生活充滿熱情、擁抱挑戰,並持續探索未知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