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中的孤島:都市人的寂寞現象

Dani Hu
Konology
Published in
4 min readOct 30, 2018

K是一個隻身在大城市裡工作的單身上班族,為了生存而天天忙碌。早晨擠進充滿陌生人體溫的通勤車廂,那或許是K最放鬆的時光,滑滑手機,在社交軟體上按些讚,攥些存在感;下車後,K匆忙搶進公司,一屁股坐進辦公室隔板裡的座位,無精打采地回覆雪片般飛來的的陌生電子郵件。一晃眼到了下班時間,他有時候會有應酬,打開社交模式,跟一些陌生人裝熟、把酒言歡,然後等到聚會結束後,醉醺醺地走向空蕩的車站。回到公寓,轉開房間的鎖,K獨自一人面對只有他自己的空間,衣服好幾週沒洗、地板積灰,成堆的泡麵碗還沒丟。日復一日,K沒有時間去想,明天他能不能為生活做些不一樣的事,或者什麼時候能回老家,更不敢想在這孤單的城市裡找個伴過下去。對生活的無能為力,苦衷無處宣洩,讓他把自尊愈縮愈小,陷入寂涼的憂鬱狀態。

你也曾感受過這樣的孤寂感嗎?這種彷彿被生活中的一切隔離、孤立的狀態,反映了現代人的寂寞,不再只是個人感覺,更可能已經成為急迫的社會問題。《Cheers快樂工作人精選》2018/ 2月號的〈一上班就好lonely?孤獨大臣拯救你〉一文提到,根據「孤獨委員會」(註:此委員會由已故英國工黨議員考克絲(Jo Cox)所成立)於2017年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英國的「寂寞人口」高達900萬人;今年年初,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任命克勞奇(Tracey Crouch)為「孤獨大臣」(Minister for Loneliness),以解決必須獨自面對喪偶、高齡化、單親或失親等人士所必須承受的寂寞問題,顯示孤寂感已成為英國亟欲解決的社會現象。

《Cheers 快樂工作人精選》2018/ 2月號

上班族所面臨的職場孤寂,更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上班就好lonely?孤獨大臣拯救你〉更引用美國外科醫生穆爾蒂(Vivek Murthy)的說法,指出「孤獨感會降低工作績效、限制創造力,也會對推理和決策能力帶來負面影響」。近年來,零工經濟(gig economy)崛起,愈來愈多工作者投入這種工作模式,除了發展自己的斜槓潛能,也能自由調配工作進度,並更彈性地運用時間。零工經濟對於個人的優點,在於工作者對份內項目的自主掌握度高,工作也不需受到限定時間及空間限制;但相對來說,零工經濟下的工作者,可能缺乏與同事的互動機會及共事經驗,難以將工作上的關係,進階發展成一同奮鬥的戰友關係或友誼,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愈來愈隔離。

孤寂除了可能造成我們工作效率低落之外,也會威脅我們的身心健康。最新一期《全球中央》摘要九月份《經濟學人》的文章,指出「孤獨」是一個嚴重的公衛問題,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孤寂造成許多疾病,還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前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莫西(Vivek Murthy)甚至表示,「孤寂是一種流行病,對健康的影響不下於肥胖或一天抽15根香煙」。

《BBC 知識 Knowledge》2018/ 7月號

2018/ 7月號的《BBC 知識 Knowledge》,就以〈致命的寂寞警報〉作為封面專題,整理基因體學專家、精神科醫師等學者的研究結果,詳述寂寞的運作機制,及它可能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史蒂夫‧柯爾(Steve Cole)認為,慢性寂寞會影響免疫系統,容易引起身體發炎,而當這些發炎反應傳達到腦部時,就更易引發暴躁、警戒心過重等負面情緒。博士後研究員提摩西‧馬修(Timothy Mathews)則調查兩千名年輕成年人的寂寞狀況,研究發現,寂寞的人睡眠品質較差,且日間專注力不足,並且感到疲倦的程度比常人高出24%。但是,寂寞仍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難以啟齒的情緒,精神科醫師法哈娜‧曼(Farhana Mann)建議,寂寞是必須被重視的健康問題,不要羞於向你的醫師尋求協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