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節目 #育兒節目 #育兒問題 #表達問題 #吳恩英醫師 #吳恩瑛博士#選擇性緘默症 #요즘육아금쪽같은내새끼 #오은영박사 #육아 #채널A #선택적함구증
韓國 Channel A 頻道在2020年5月29日開播「最近育兒:像黃金般珍貴的我的孩子」節目,節目中的來賓有申愛羅、鄭亨敦、張英蘭、洪賢姬以及擁有韓國高麗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身兼醫師、大學教授、作家及教育評論家等多重身分的吳恩瑛博士。
如果家中有任何問題或情況的特殊小朋友,可以主動聯絡製作單位,由教育評論家吳恩瑛博士觀察每個家庭的狀況,一一分析家中小孩產生問題的緣由與狀況,進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的育兒節目。
第53集的節目中的寶貝,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平常在家裡可以正常表達,但是到了外面或者學校裡,幾乎不說話,只用微笑、搖頭、點頭跟老師及同學溝通的小朋友。
節目開始,這集珍貴特別的小朋友名字叫做「恩燦」(은찬),恩燦一家總共有6個人,爸媽還有一個姊姊、恩燦以及兩個雙胞胎妹妹。
恩燦的姊姊在小的時候,也跟恩燦一樣,有著很少開口不太說話的情況。恩燦媽媽回憶起那個時候,恩燦的姊姊受到很多學校老師的幫助和說話方面的耐心引導,讓恩燦的姐姐克服了這個症狀
恩燦媽媽很欣慰地說道:「我的大女兒因為老師的細心引導,漸漸地克服了選擇性緘默症,越來越願意表達,甚至現在在班上還當上了副班長,很受到班上同學的歡迎。」
訪談當中,除了恩燦的姐姐有這樣的狀況,恩燦的爸爸也說他以前也有選擇性緘默症的狀況,腦袋裡有很多想要表達的東西,但是話到嘴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鄭亨敦問吳恩瑛博士,請問選擇性緘默症會從父母遺傳給自己的小孩嗎?
吳恩瑛博士說:「與其用『遺傳』這兩個字,我們如果使用『相像』會更適合!當然了,父母和孩子當然會相像了!」
吳恩瑛博士:「父母和孩子有一定程度相像的地方,在性格方面是由天生帶來的以及後天養育所造成的。」
有一天在吃晚餐的時候,恩燦的爸爸媽媽很好奇地問恩燦的姐姐,當時她也跟恩燦有一樣的情況,不太願意說話,那個時候是「想說卻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還是「單純不想說話。」恩燦的姐姐回答:「想說,卻不知道怎麼表達。
媽媽擔心恩燦很快就要升小學5年級,進入高年級的階段,若還是不善於表達的話,怕會受到霸凌等其他的問題;在學習方面,媽媽也擔心恩燦不敢說他不會的地方,怕有學習落後的問題。因為不太說話,恩燦最近才學會三年級程度的韓文階段。
恩燦在韓國上的不是一般的小學,而是替代小學(대안학교),一起來觀察看看恩燦在上學的狀況吧!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跟所有的小朋友說:「如果練習題當中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請舉手跟老師說。」
恩燦在寫習題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兩隻手放在腿上,表情露出不太確定的樣子,但他並沒有舉手。在老師下去巡視了一圈,發現恩燦好像有不懂的地方。
老師在跟恩燦對話當中,只看到恩燦歪著頭或者微笑,完全沒有回答老師一句話。
當天早上的課程結束,中午吃飯時間到了,大家拿了便當從書包抽屜拿出餐具吃飯,這個時候恩燦發現自己好像沒有帶餐具來學校,開始在抽屜和書包仔細翻找。
有一個同學發現恩燦好像忘了帶餐具,她舉手幫恩燦跟老師說:「老師,恩燦好像忘記帶餐具了!」老師聽聞之後,請恩燦到教務處跟老師們說他忘了帶餐具,教務處的老師會拿餐具給他。
恩燦到了教務處,在入口站著盯著餐具很久,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一直呆呆地站在原處。
老師等了一下子,發現恩燦都沒有從教務處回來,老師特別走到教務處想要確認恩燦的情況。
老師到了教務處,才發現恩燦一直站在入口,卻沒有開口跟教務處的老師說他需要一份餐具,恩燦的老師替他跟其他老師說,才拿回一副餐具準備回教室吃飯。
鏡頭轉到另一邊,恩燦的媽媽進行單獨專訪,恩燦的媽媽回憶起恩燦在小學二年級因為怯於表達而發生的情況……
二年級的時候,恩燦的媽媽曾經接到老師的電話,請她準備衣服和內褲到學校來。
恩燦媽媽說因為是有經驗的媽媽,所以心裡大概能推測發生了什麼事,但當她到學校看到恩燦的很驚慌的樣子,到現在仍然無法忘記…..
恩燦媽媽說當學校老師發現這樣的情況時,恩燦已經來不及大小便在褲子上了,而且褲子全部都透過去了,這樣的情況發生時,那些大小便的味道顯得更重….😢😢😢
鄭亨敦問說,像恩燦這樣情況的話,有可能在學校身體不舒服卻沒有跟老師或同學反映的情況發生。
恩燦媽媽說,有一次他身體不舒服,但是因為沒有勇氣跟老師說,一樣照常和同學一起上體育課。
原本就不舒服再加上太陽一曬,恩燦就昏倒了,後來醒來之後一樣繼續跟同學一起上課。
恩燦也沒有在事情發生當天立刻跟爸媽說,而是過了幾天之後才說了出來。
來賓推測表達能力不足的恩燦,會不會因此不想要去學校上課,恩燦媽媽說恩燦每天都很期待要上學,也很喜歡現在的同學和老師,但是因為不善於表達,對於學校的老師會造成不少困擾。
透過觀察恩燦在家裡及學校的狀況,吳恩瑛博士認為他的狀況確實有「選擇性緘默症」。
吳醫師對於「選擇性緘默症」做了詳細的說明。
她說:「所謂的『選擇性緘默症』不是依照本人的選擇想著我不說話,而是需要透過說話做出的多樣要求的狀況,或者是一定要說話的狀況,在那個狀況之下緘默,才叫做選擇性緘默症。」
吳恩瑛博士分析,像恩燦這樣的情況,並非任何事情都不能解決的狀況。相反地,雖然不太會用語言表達,但是恩燦都會用行動來解決問題。例如剛剛找不到餐具的時候,他就直接翻抽屜或者翻書包。
吳恩瑛博士分析,因為恩燦不常講話的關係,他都是用行動來試著解決問題,然而也因為太少說話,漸漸地不去用說的方式表達他的情感及問題。
另外的情況,因為恩燦很乖巧,不會給同學和老師帶來麻煩和衝突,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如果看到恩燦有需要幫忙,也會幫恩燦說出他需要幫忙的地方,漸漸地,恩燦也就不太會用「說」的方式表達他的需求或請求。
吳恩瑛博士也提到,大家跟恩燦說話的方式,都是以封閉式問句(closed question)向他提問,他只要搖頭或點頭表示「是」(Yes)和不是(No)就好,因此表達方面無法更進一步發展。
放學之後,恩燦媽媽陪著恩燦及雙胞胎妹妹們複習功課,恩燦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唸著課文。
畫面轉到學校,老師和媽媽正在對於恩燦不善於表達的問題,正在嚴肅地認真討論中。
媽媽給恩燦做韓國小學一年級程度的閱讀測驗,恩燦閱讀完之後,做閱讀測驗,成績出來了,他跟媽媽說他考了30分…..
恩燦媽媽聽了很擔心地跟說恩燦說:「你現在三年級了,剛剛的閱讀測驗是小學一年級閱讀的書耶….」
恩燦很難為情、沒有自信地回答媽媽:「媽咪,我知道..….」😓😓😓
一次恩燦和姊姊妹妹們在遊戲室完的情況,也能夠了解恩燦對於突發狀況有不善於用話語表達的問題。
恩燦認真地堆著積木,把所有的積木都收集起來,疊成要玩層層疊的高度。
姊姊和妹妹原本也在玩積木,後來姐姐去拿了一本繪本,跟妹妹們一起閱讀,大家一起共用一個小桌子,恩燦很怕姐姐和妹妹們把他疊起來的積木弄倒,沒有跟姐姐妹妹用說的提醒他們這件事,而是自己默默用「行動」把積木移離書本遠一點的距離。(印證前面的觀察,恩燦多用行動而非說話的方式解決問題)
恩燦媽媽有事情找恩燦下樓,恩燦聽到媽媽叫他之後,默默地走下樓去找媽媽,跟媽媽說完話之後,恩燦再回到玩具房的路上,聽到積木全部倒下的聲音。
回到玩具房的恩燦看到自己剛剛疊的積木全部都倒了,很難過地站在原地哭了起來,恩燦的姐姐和妹妹們都很疑惑,不明白恩燦為什麼突然哭了。
媽媽聽到恩燦的哭聲,趕緊上樓了解情況,問恩燦說積木倒了你很傷心是嗎?恩燦只是一直哭,即使聽到媽媽的問話,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媽媽想教恩燦應該要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見,教恩燦可以跟姐姐和妹妹說:「那是我剛剛很認真堆起來的積木耶!」諸如此類的表示憤怒的話,但是恩燦只是頭低低的,繼續小聲地啜泣著,沒說一句話。
媽媽看恩燦一句話也不說,心裡非常擔心,想著:「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幫你(恩燦)呢?」
吳恩瑛博士教恩燦的爸爸媽媽,應該要從很短的句子,開始教恩燦用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吳恩瑛博士說:「例如像剛剛發生的情況,可以說教恩燦說『ㄟ!太過分了吧!』、『欸~~~!!!』」這樣的話宣洩和表達不開心的情緒。讓孩子在情緒爆發的高點,可以先隨著喊出來的話語降低不安感和情緒焦慮。
節目上特別設計讓小朋友敞開心胸,說出自己心裡話的大象玩具登場了!不曉得它能不能讓恩燦敞開心胸及打開嘴巴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呢?
聽到這句話,恩燦只是微笑,一句話也沒有回答,大象玩具跟恩燦說:「沒關係,原來恩燦有點害羞阿,那我等你準備好了之後,我們再聊天喔。」
後來大象玩具說:「恩燦,我們來玩Rap好嗎?」說完之後,便開始念了一段Rap,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恩燦笑了出來。
看到恩燦心情變好,大象玩具又問了恩燦:「現在,你願意跟我聊天了嗎?」恩燦笑了笑,然後點點頭。
恩燦低下頭又在原地扭來扭去,大概過了5–10分鐘之後,恩燦慢慢地說出他的想法。
「希望…….自己更會說話……」恩燦說。
媽媽回想她曾經和恩燦聊過天,媽媽問恩燦說:「如果有能夠讓說話表達變得更好的手術的話,恩燦會想要做手術嗎?」
恩燦問媽媽說:「能讓說話變得更好的手術,是麻醉之後做的手術,還是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作的手術呢?即使是這樣,我還是想要做手術試試看。」
除了恩燦之外,節目也安排了恩燦的姐姐接受大象玩具真心話的訪談,讓爸爸媽媽都很驚喜。
大象玩具又問恩燦的姐姐:「之前對於說話表達有恐懼,現在已經好多了嗎?」
爸爸媽媽聽到恩燦姐姐這樣的回答之後,突然眼淚止不住地哭了起來,他們覺得因為恩燦的問題,好像都忽略的大女兒的感受和狀況,沒想到即使已經克服選擇性緘默症的她,現在仍然不時會感到說話的壓力和不安…….
恩燦的姐姐雖然也不善於用說話的方式表達,但是她親手寫了一封信給媽媽
「媽媽,您在我很小不說話的時候,媽媽對我的朋友們說了很多我的狀況,還跟他們說『拜託你們多多照顧她』,讓我和朋友們能夠變得很親近,相處地很好,也常常陪我玩,真的很謝謝您!
現在媽媽因為恩燦的問題很辛苦,
媽媽加油!
我是媽媽的大女兒,我也會幫您的><
媽媽,我愛您,也祝福您!
謝謝您成為我們的媽媽❤️」
吳恩瑛博士透過行為觀察後,她認為恩燦的姐姐會有選擇性緘默症的狀況,是因為她本身性格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因為怕說錯話或者不確定自己說的正不正確,因而不敢表達。
對於完美主義的小朋友而言,他們只敢在確認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時候才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
吳恩瑛博士說,對於完美主義的小朋友,要鼓勵他們不要怕,跟他們說「只是想要聽你說話而已,因為跟你說話是很好玩。」可以這樣鼓勵他們,讓他們對於說話正不正確這件事可以不再感覺不安。
那麼,對於恩燦說話表達需要練習的小朋友,吳恩瑛博士提出的訓練方法是,讓恩燦用說話的方式寫日記,將每天發生的事情用簡單的話語說出來並錄音錄下來,這樣的話能夠促進恩燦語言發展與表達能力。
聽了吳恩瑛博士的建議之後,恩燦的爸爸媽媽讓恩燦開始每天以錄音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每天生活和感想。
當恩燦錄音完之後,媽媽鼓勵恩燦,並將他所錄的聲音日記傳給恩燦的班導師。老師聽完之後,也會錄一段聽完恩燦日記的感想回傳跟恩燦分享。
老師聽了恩燦說今天和家人一起做比薩的有趣經歷,恩燦在聲音日記裡面提到他覺得比薩很好吃,但是因為他不喜歡洋蔥和香菇,所以把它挑掉了。
老師說:「聽到恩燦跟老師說話的聲音,老師真的很高興,老師都不知道恩燦不喜歡吃洋蔥,如果之後有吃比薩的話,老師可以幫忙挑掉。」
看的出來恩燦是很想跟老師和同學對話的,透過聲音日記的方式,能夠讓恩燦練習說話,老師也會做回饋,真的是很棒的練習方式。
恩燦的爸爸媽媽也花了更多時間陪恩燦和恩燦的姐姐做透過遊戲的方式,做語言練習。
爸爸媽媽特別買了Pizza遊戲組,讓寶貝們一起動手做比薩、一起玩耍、一起吃!
節目結束之後,恩燦仍然每天都錄製著聲音日記,練習說話,經過9天的練習之後,句子已經可以越講越順了。
錄製完聲音日記之後,媽媽都會將聲檔傳給老師,老師也會每天聽過之後,對恩燦說出心得和稱讚。
有一天下課時間,同學們都圍繞在老師身邊,跟老師聊天和講話,原本總是躲在自己位置上的恩燦,也跑到老師身邊去。
恩燦鼓起勇氣,拿出一個金沙巧克力,想要送給老師,老師看了很驚訝也很開心,同學說:「哇!恩燦送給老師一個巧克力耶!」
恩燦的老師很感動,跟恩燦說謝謝,說他會好好享用的,說完還給恩燦一個擁抱,恩燦雖然很害羞,但是看的出來心裡很高興。
透過說話練習,恩燦能夠更適應團體生活,甚至跟同學玩得很開心,還打成一片!
「最近育兒:像黃金般珍貴的我的孩子」第53集影片連結:
這是最近看到很有意義的育兒節目,覺得節目裡面所教的方式很不錯,可以訓練寶貝們的表達能力,特別把裡面一些片段節錄出來、撰寫成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