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餵流浪犬,穿山甲就會快樂活下去
談暨大校園內動保和野保同存的可行之道
文 / 林建君 (暨南國際大學公行系研究所學生,拾事社成員)
進入4月之後,暨南大學有不少同學在行經連結校內外的機車道路上,目擊到穿山甲出沒。暨南大學海拔450至665公尺之間,正好是穿山甲最常出沒的棲地高度。這裡想討論的是校園中的「路殺」問題,和如何避免動保和野保之間的物種衝突。
在路殺問題上,依「台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統計,6、8、9及12月是穿山甲容易發生路殺的季節,以暨南大學而言,6月和12月仍是在校生會使用機車出入的時節,對於山羌、穿山甲或是蛇類等小型野生動物而言,機車的速度是致命的危險,體型小的野生動物反應不及,若發生衝撞等於死刑。機車道雖有慢行標示和路突,但部分同學仍習慣快車進入校園,故這方面有賴於同學的自律。也期待校方可以在機車道U型彎道處,增設注意野生動物告示牌,讓同學能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多一份注意。
其次,媒體常把動保和野保,描述為物種保存行動的兩個極端。但兩者要面對的核心問題,都在於一處地理界域(棲地)內,族群數量上的控制。例如,動保同時推行的零安樂死政策和TNR推廣,便是要控制流浪寵物動物的族群增長,以免收容所的有限空間無法應付,或是避免收容動物無法得到好的照顧。
但只要棄養因素仍然存在,就會嚴重程度地影響TNR的成效。泛科學網站2014引述族群動態模擬的研究(該研究於2009年發表),在報導中指出:
「如果有做捕捉移除或TNR或雙管齊下,假設做到了75%的強度並且每年持續,那麼25年後的動物數量會降到350隻左右。但是,一旦有移入個體的存在,就算一樣對整個族群做到75%的處理強度,25年後的動物數量也幾乎不會下降,甚至還會上升,就跟沒處理的結果幾乎一樣」
因TNR的成效取決於實施後,外來個體是否再增加。這也是為何動保社團和校方一再請求同學,不要任意餵食校犬,也不要餵食「新來的」流浪動物。校犬經由TNR後,數量不會自然增長,而「定點餵食」和訓練,有助於校犬內的移動路線特定化,對於野生動物而言並沒什麼威脅。但若校內的人犬互動容許新流浪動物依賴餵食,廣大的校地上便容易形成另外的狗群或貓群,不僅難以控制,使TNR的效果受限甚至失敗,一但「野化動物」群形成,等於在野生棲地上置入掠食者。野化動物也容易成為狂犬病的保毒動物,對於校內師生也會形成潛在危險。
因此,如果校內師生不任意餵食任何動物,可以在根本上避免新的野化動物,確保TNR政策的功能,也可避免野生動物被掠食。
校地上所蘊含著野生動植物所形的生態,構築而成每日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美麗校園,若在其中我們享有自由,那自由應是一種選擇,同時也是實踐。如同我們會保護我們的愛人,當經由思考後而投入一些小小心力,也代表我們把自由給了美麗的植物和靈巧的動物,同時也在處境中釋放和保護了與我們有關的有機事物。
詳細資料,引用自網站文章〈當TNR和捕捉移除的效果遇上棄養〉 http://pansci.asia/archives/6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