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篇:血壓家族長老的教誨

Wa小編
WaCare 數位共生
Oct 26, 2023

心臟內科 劉崢偉 醫師

血壓先生的奇幻旅程

(二) 血壓家族長老的教誨

血壓弟弟出發探索高血壓與心臟血管疾病的壯遊之旅前夕,依照慣例來到祖祠,向血壓家族的列祖列宗祈求平安,而血壓長老和家族醫師已經準備好血壓計在等待血壓弟弟了。

長老:「來,小鋒,你先坐這張有靠背的椅子,休息五分鐘,身為血壓家族的成員,出遠門前先量個血壓作紀錄總是應該的。」

血壓弟弟隨意地坐下,身體自然的微彎前傾,腳不經意翹著二郎腿,腦海裡思索著探索之旅的第一站。

「量血壓的時候坐姿要端正,背靠著椅子,讓腰部有支撐。不可以翹腳,連腳交叉都不行,這些可是會影響到血壓測量的準確性。」血壓長老神情嚴肅地說。

血壓弟弟立馬端正坐姿,放平雙腿,把兩腳掌平貼地面,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難道姿勢稍微不正確就會影響到血壓測量值的準確度嗎? 」

血壓長老呵呵大笑:「傻孩子,量血壓這種事當然是要標準化,減少可以事先避免的干擾因子,畢竟血壓的高低跟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機會息息相關,所以要盡可能地準確。其實族人以前有用水銀血壓計針對各種不同的錯誤姿勢做過血壓的測量,的確是會影響到血壓的讀數,像是翹腳這個動作或是尿急就有可能讓血壓增加5–10個mm Hg。這些數據雖然都是相當早期的資料,還是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血壓醫師也補充說明:「不要小看錯誤量血壓所造成的10mm Hg誤差,這可是相當一顆單方降血壓藥物的效果,所以族人在測量血壓的時候,總是要遵照這些標準化的測量方式,才能得到精準的數字,而不僅僅是當成一個儀式或教條。有些族人還是不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測量血壓的時候敷衍了事,也不照標準流程測量,也不靜坐休息,量了個偏高的數字,就很難釐清是不是真的有血壓的問題,還是單純是測量方式不正確的關係。」

「量血壓在我們血壓家族是很神聖的事,你先去把膀胱裡的尿液排空,想要大號的話也一起解決,盡量減少各種會干擾到血壓測量的因素,日後測量也要如此。畢竟血壓測量的準確性可是關係到是否需要治療的關鍵因素。」血壓長老不厭其煩地再三叮嚀。

「還有,你半小時內沒有抽菸、喝咖啡或是飲酒吧?」

血壓弟弟大聲地回答:「血壓家族家訓終生不得抽菸,我總是牢記在心,而且我也沒有喝酒的習慣。倒是要離開家裡,心裡覺得有點捨不得,整晚滾來滾去都沒有睡好,不知道失眠會不會影響到血壓的準確性呢?」

「這倒是有可能,失眠與血壓的關聯性時有所聞,但是改善失眠的問題是不是就能控制高血壓就很難說。倒是有極少數族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長期缺氧也會導致高血壓,像這種次發性高壓的情況就需要來找我討論討論嘍。」血壓醫師不急不徐地說道。

血壓弟弟滿臉疑惑:「次發性高血壓?難道還有主發性高血壓嗎?」

血壓醫師補充說明:「一般我們是說原發性高血壓,表示血壓偏高並沒有特定的原因引起,這是絕大多數人常見的情況,隨著年紀逐漸增加,發炎反應增加,動脈血管逐漸硬化,罹患高血壓的族人比例也越高。」

就在這個時候血壓弟弟突然驚呼:「天啊!我的血壓竟然是146/92 mm Hg,我年紀輕輕又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菸不酒,而且所有測量血壓應注意的事項我都按部就班做好,血壓怎麼會這麼高?難道說我真的中了血壓家族的詛咒嗎?會不會其實這血壓計根本就壞了啊? 」

血壓醫師氣地神閒地向血壓弟弟說道:「孩子,你先別急著出遠門,回家好好地量一個禮拜的居家血壓,你是不是中了血壓家族的詛咒就一清二楚,我認為是白袍效應造成的血壓偏高,並不是真的到達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根據我多年累積的經驗和對你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判斷,我認為你不會有大的問題,你放心地先回到你安心舒適的小窩休息休息,過幾天我們再來聊聊。」

日後高血壓弟弟在2018年旅遊到歐洲時,當地治療指引對診間血壓測量的建議事項擇要整理如下:

  1. 測量血壓前先靜坐五分鐘。
  2. 當兩次血壓相差超過10mm Hg才需要做第三次的血壓測量,並記錄後兩次的血壓。
  3. 心律不整的病患需要多測量幾次,像是心房纖維顫動需要以水銀血壓計測量,因為這類病患使用自動血壓計並沒有經過研究的驗證。
  4. 大多數病患可以直接使用標準大小的壓脈帶(12–13公分寬及35公分長) ,手臂特別粗(上臂圍超過32公分)或特別細的情況就要使用大號或小號的壓脈帶。
  5. 測量血壓時壓脈帶要和心臟同高,做有靠背的椅子,避免肌肉僵硬引起血壓測量值上升。

(貼心小叮嚀:購買測量上臂的血壓計時就要選擇合適的壓脈帶,大多數人都適用一般壓脈帶。額外購買血壓帶大約要多花新台幣千元大鈔一張呦。)

參考文獻:1.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第15頁表格8.

WaCare 致力於打造數位健康生態圈,消滅健康不平等,
每一次打開手機,都能實現健康促進解決醫療照護問題!

報名參加更多WaCare免費線上課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