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eo Fu 日期: 2021/07/29
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carbon market ,又稱碳權市場、碳交易市場、碳市場)在經過十年的地方性試營運後,於今年 7 月 16 日正式全國啟動。身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此一決定將使全球碳交易系統規模增加近一倍。
針對此消息,有些媒體認為這是碳市場中的重磅消息,亦有媒體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的碳市場「雷聲大雨點小」。為此,我們該先了解何謂碳排放與碳交易權市場,再針對中國的舉措進行剖析。
什麼是碳排放?
根據我國行政院環保署,碳排放(又名碳足跡、 carbon emission 、 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生產、製造、運輸、使用、回收等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碳)排放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研究發現,當今氣候異常有 95% 的可能性是因為人類排放過量的溫室氣體所造成,因此,降低碳排放成為全世界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各國在達成此共識後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並於 2005 年 2 月生效,也為碳交易市場拉開了帷幕…
京都議定書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京都議定書》中除了訂定整體減量時程與目標外,還提出了「清潔發展機制」(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簡稱 CDM )。何謂清潔發展機制?簡而言之,根據此機制,已開發國家可以選擇贊助發展中國家的環保項目,並將其計為自己的減排總量,以達到訂定的減排要求。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是利用了此機制,將核證減排量(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簡稱 CER )作為商品進行交易。此作法相當於把碳排放量商品化,以市場的力量鼓勵發展環保項目。
在一個國家內,由政府設定並控制 CER 總量後,企業可按規則獲取配額,接著即可在交易市場購買不足配額或出售多餘配額。
舉例來說,一工廠在得到一年的 CER 額度後,透過了器材翻新、技術升級等方式減少了碳排放,因而產生剩餘配額,就可以選擇在市場上出售這些配額,也就是環保措施能讓企業獲得額外的利益。
中國為何開放碳權市場?
在 2020 年 9 月的聯合國大會中,中國宣佈了其在 2030 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 2060 年前達到碳中和的計畫,而碳交易明顯是達成此雄心壯志的重要一環。
中國首批納入重點排放的單位超過 2000 家,皆是電力公司,可見其想先從發電產業開始改革。理論上目前的措施能鼓勵各公司投注更多資本到綠色能源,從而取代不環保、高碳排的傳統火力發電。
綠能的好處除了環保外,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簡稱 IEA )預測 2030 年時全球對綠能的投資將成長為目前的兩倍以上。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也預測,未來 30 年的碳中和計畫將為中國帶來上百兆人民幣的投資機會。
由此可知,開發綠能、兼顧環保和發展將成為未來數十年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而中國與其規模巨大的碳排放市場也充分展現出了在未來佔據綠色金融領導地位的野心即潛力。
中國將會面臨的挑戰
碳市場開放僅僅是一個開始,還有諸多挑戰接踵而至。
首先,過去十年碳交易在地方試營運時曾面臨投資者過少,無法進行跨區交易和配額標準不當等問題。因此,本次的國家級碳交易市場囊括了更多企業,盼能以此活絡市場。(約有 90% 以上企業為首次被納入碳交易市場)
此外,碳市場的穩定完全仰賴在監管和審查制度:若中國政府無法以有效且正確的方式審核企業的實質碳排放,則整個碳交易系統將會搖搖欲墜,所有的碳排放配額形同虛設。為此,中國生態環境部已認可地方、企業、第三方機構的碳交易數據合乎要求,並且中國政府頒布了「碳排放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將沒收違法操控碳交易者之違法所得並處以 100 萬至 1000 萬人民幣罰鍰。
最後,華爾街日報認為對於中國的碳交易市場該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因為目前鋼鐵等主要能源用戶尚未加入市場,且中國碳定價明顯過低:首筆碳交易價格為每噸 52.78 人民幣(約 8.13 美元),而歐盟平均碳價為每噸 33 歐元(約 39 美元),這樣的成交價可能導致中國減排力道不足。為此,中國必須逐漸減少碳排放配額總量,才可能達到預期的減排目標。
總之,中國的碳交易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但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短期內可能不會有明顯成效。必須在逐漸克服難關後,我們才會看到其加速成長,幫助中國促進能源改革並達成訂定的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