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樂開學:給學校時間表 搞搞新意思

【明報專訊】上回提到「教育大同」與堅樂第二小學於6月獲得馬會資助,在校推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計劃,並開始為這着重動手學的課程展開一系列準備工作,搞工作坊之餘,亦要跟合作伙伴商討編排人手與課堂分配,這個過程實在相當棘手。

首先,堅樂二小因政府未能預測的短暫人口上升而開校,本身就沒有可預測的學生人數,去年學校只有60人,誰知我們在暑假期間才知道新增四、五年級,現在學校已有170多學生,數字還在上升中。

人數上升,原本充裕的資助被拉得非常緊,幾個合作夥伴已經大「拍膊頭」,在學生比預期多的情況下仍努力令這有意義的項目成行,負責「感.創.做」課程統籌的Masa梁幗慧博士也要另找來皮革及花藝導師,為增加了的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學的機會。

在主流學校推動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我感到更主要的挑戰是來自文化

人數是個挑戰,但在主流學校推動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我感到更主要的挑戰是來自文化:第一是實體制度上的學校文化:如時間表、老師分工及對功課的定義與政策;另一方面是人的文化:特別是成人對孩子、對紀律的執著而構成的教育文化,而這兩者,在堅樂二小來說,相信已較其他主流小學有更高彈性的了。

今次先談時間表這個重要的學校框架。由七十年代普及教育以來,小學時間表除由半天變成一天外,相信形式都差不多:三、四十分鐘一節的科目,跟據一定比例散落在五天當中,每科獨立進行,科與科之間沒大關連,跨科學習的情況雖較以前普遍,但仍屬「難得」經驗,若能夠多發生就好了。

開放午後課時 學生自主學習

在短促的課堂教指定的知識,一定是以老師的input 為主的,而我們在校內午飯後一個半小時的「感.創.做」時段,卻希望是少框架,以學生output為主的,我們著重的不僅是學生要能運用知識,更是讓學生有空間去想、去感受、去理解、去做、去交流、去問、去表達、去協作來學習,我們希望透過在這種課堂內實踐,老師能從主導課堂者,逐漸蛻變成協助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的角色。

開通了下午的課時, 每個課題有較長的時間去做,教育的可能性就不一樣。其中一個場景:堅二小的六年生剛開展了七節的皮具製作課,開課前大家於九月底先到位於葵芳的皮革廠參觀。但這並非走一圈然後做工作紙這類參觀,同學除親歷皮革工場的環境、與負責人交流,讓新一代有機會了解正式微的香港工業外,孩子更要憑自己想像, 即席設計一件小皮具。有些同學來到這環境就已經興緻勃勃的, 一開始就專心設計,圖樣也畫得相當工整。絕大部份同學都在限時內畫出設計,但有一位同學卻很懊惱,一直畫不出,連將皮具成品送給誰也毫無頭緒。

皮革課:參觀工場DIY提升學習動力

設計時段完結後,導師才將兩件皮具製成品及其紙樣向同學傳閱,紙樣跟成品是兩個模樣,解構紙樣如何變成成品本身就是纙緝思考的過程。及後,孩子走到陳列室,接觸不同皮具及裝飾,有些同學單是摸牛毛皮已是愛不釋手,學生看到、摸到這些實在的材料,意念與問題也多了起來,一位女同學問:「我可放這些金屬的英文字在皮具上嗎?」導師說,我們將會做壓字……同學看來有些不明白,導師取出一個壓了英文字母的皮具,同學看了豁然開朗,當然,同學看圖、看錄像也許都會明白,但當上課是要真實的去做一件實物,到真實環境,跟行內人去學,還可想像將這成品送給自己喜愛的人,那種學習動力就全然不同了。同學了解工序的難度後,亦將先前複雜的設計改良調節了。下一個環節就是介紹自己的設計,有位新來港的同學,還未懂廣東話,我們就讓她們用普通話講述,看到原本不願開口的,知道可用自己舒服的語言,也落落大方的展示了起來。整個項目前後兩個半小時,我驚見先前亳無頭緒的女孩,現已畫出草圖,並高興的說:「我想到了,我一定要將這皮具送給爸爸!」若我們只有三、四十分鐘讓學生去做,她會交白卷,並很可能會感到氣餒,但當有充裕的時間與不同的資訊、刺激、互相觀摩學習,她最後跟其他同學一起做到了。

能否完成作品並非最重要,孩子如何與其他人合作、如何自己解決爭 . . . . . . (圖:Nicholas Wang)

紙紮課:過程比成品學更多

另一個合作夥伴 CreativeKids奇極創作室,剛完成與二年班進行的七節「海底奇觀」創意藝術課,做紙紥水中生物。一位參與的老師回顧時說:「平常我們計劃一堂,會希望學生最後要做到甚麼,但這七節給我一個大啟發:我發覺能否完成作品並非最重要,在這幾個星期,看見孩子如何與其他人合作,如何自己解決爭拗,學懂處理問題這個過程,這對他們將來其實更加有用,我在課堂內也慢慢管『少』了。(這種學習方法)不單適用於視藝課上,這學習機會十分難得!」這不就是我們希望老師能透過「感.創.做」時段去發現教育的不同可能與全人發展的價值觀嗎?

雖然計劃只是開展了三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善,但已看到學校的時間表如何編排,對學生的學習經歷有莫大關係。八月底我跟計劃的其中一位顧問程介明教授談起,他說自己以前開辦私校的時候,曾將物理課變成全個星期的去上,學生整週就是學物理,那個效果出奇的佳。或許我們看到物理就是物理,但當一週都浸在當中時,就必定有語文、數學、討論、表達、生活常識等等;時間充裕點,亦能讓學習能力稍遜的有時間跟上,能力強的有時間去發展更多。

調整課時比例 創造更佳空間

在此姑且取教育局的小學課時指引與大家腦震蘯一下:

中 國 語 文 教 育 25% — 30%
英 國 語 文 教 育 17% — 21%
數學教育 12% — 15%
科學科技教育、個 人 、 社 會 及 人 文 教 育 12% — 15%
藝術教育 10% — 15%
體 育 5% — 8%

若中英數常選擇最低百分比,音體藝這些對孩子成長極重要的科目則有合共高達34%課時, 學校可以怎樣好好發揮一下編時間表的創意,為孩子創造更佳的學習時間空間?早兩天我們請到在學校推廣design for change的香港創意行動主席葉文謙到校與老師分享,他提到有研究指,若孩子不放假,六年的小學課程,只消兩年半就可以完成。那多出的三年半時間,如何能好好利用去裝備孩子成為有能力、肯承擔,且身心健康的社會公民?

文: 教育大同創辦人兼總幹事張惠侶

--

--

Nicholas Wang
Jockey Club Learning by Doing Academy 賽馬會「感.創.做」大本營

Dad, Storyteller, @LEGO_CUUSOO product lead. Early @StartupWeekend facilitator. @AcceleratorHK alumni w/ 2 failed startups. @_EDiversity and @oya_labs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