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媽媽老師的大變身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段經文是我從事教育事業以來一直所持守的。回想起17年前,自己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在神的帶領下進入了將軍澳的一所屋村小學工作,之後,輾轉又到過私立、直資學校教學。我教過的這些學校都是以學科成績作為評核學生的主要標準,自己也就以這樣的角度去評學生,甚至是自己家裏的三個男孩子。

還記得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只是簡簡單單地期望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便心滿意足。然而,我卻被社會上吹起的一股早教之風所影響。當孩子只有幾個月大時,就開始為他們籌算,在起跑線上整裝待發。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能夠早着先機,能夠在投考小學時有過人的表現,我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情況下,為孩子報了學前班。可是孩子年紀太小了,再加上我的一對雙胞胎是同齡中最少的,很多事情都做不來,直到幼稚園二年級,我們還是決定將孩子轉到有名的國際幼稚園去。怎料,自己變得更「怪獸」了。替他們報了形形色色的興趣班、樂器班,把孩子放學後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在暑假這個黃金檔期更是瘋狂,每天從早到晚都安排了不同種類的活動,自己也因接送、陪伴而體力透支。可是,得出來的卻一句:「媽媽,我不想上什麼班了,我只想待在家裏跟玩具遊戲。」聽到這句話後,我氣得火冒三丈,沒法理解孩子的想法。

上了小學後,「怪獸」一直在進化,變本加厲。我難以容許孩子閒着沒事幹,總要他們按着我安排的計劃好好完成才能心安理得。就是這個時候,我覺得帶孩子特別辛苦,特別沒趣。不知不覺,自己也消瘦了,常常覺得疲倦,做事沒勁兒⋯⋯孩子也是這樣。他們被我越罵越調皮,更是反叛,大兒子又常常被老師投訴。

我心力交瘁,沒想到以為是最好的卻換來這些。後來大兒子經診斷後,才知道他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的症狀(ADHD),要靠藥物改善,大孖也得了焦慮症,吃了藥才能好好控制自己情緒,乖乖上學,準時交功課。那一瞬,簡直是當頭棒喝。這些日子,自己的工作量也不減反增,肩膀上的重擔實在吃不消了,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只能喊停。見了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家庭輔導後,最後還是決定作出改變,為這些不幸的遭遇畫上句號,也為新的開始拉開帷幕。

沒什麼比孩子的健康、快樂重要!這是我帶孩子的初心。媽媽老師也是人,好像我教學生一樣,錯了就改吧!我下定決心作出改變,重新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調節對孩子的期望,以正向思維的說話模式跟他們溝通。更感恩的是,我來到堅二小工作期間,透過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能更深一層認識到正確育兒的理念及方法,而二月份到芬蘭考察之旅則讓我確切地了解大家所謂的教育烏托邦是怎樣運作、實踐。我深深被這種氛圍吸引,渴望把新的思維帶給學生和自己的孩子。我知道脫變的道路是漫長,但憑着那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看着標竿直跑的信念,相信總會越走越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