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碩士留學體驗(2021 Fall — 2023 Spring)

M.C.Chang
人生、體驗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Sep 16, 2023

摘要

現在時間 2023 年 9月,正於美國當社畜。我在 5 月剛從 UPenn 的 CS 相關碩士學程畢業,趁現在還記憶猶新,分享下我在美國攻讀 2 年碩士的心得。

這篇文主要是從我本人的角度視角,回過頭評斷過去這二年所經歷過的事物與作出的決定。我不會像部分文章特別強調文化交流,並非不重要,而是我個人較想強調其他部分。

下面我會分別在求學階段的各個層面,分別介紹本人的感受。

學業

學業畢竟是學生的本分,故在第一段我想先講學業的部分。

理工科碩士

美國的理工科碩士與台灣的生活型態幾乎無差別。學業主軸無外乎下面幾個

  • 課業:上課、作業、期中期末考與期末專題
  • 求職:修改履歷、準備面試
  • 研究:做實驗、結果分析、寫 paper

成績

Photo by Element5 Digital on Unsplash

講句大實話,碩士班的成績完全不重要,之後無論是工作或是申請 PhD,碩士時期的成績參考意義較小,只要確保碩士的平均成績不要太差即可。

如果要轉系或雙主修,那必須維持頂尖成績,請以 4.0 為目標。

但即使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不代表不需要花時間在課業上,下面說明。

壓力

Photo by Tim Gouw on Unsplash

在了解研究所的成績相對不重要後,直覺上會推論碩士修課較為輕鬆。這我只能說不一定,需要看就讀的學校以及實際修的課程。

單純以授課內容的難度來說,UPenn 的 CS 確實有一些硬課,尤其是偏底層的課程,像 CIS 555、CIS 505 等。不過,如果想輕鬆過關,是能選到不少涼課的。

不過比起授課內容,隊友的選擇會更大程度的影響修課體驗。原因是多數課程的難度集中在期末專題,隊友的能力與負責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專題實現的難度。

而除了課程本身,課程之外的事情多寡是影響時間分配的極重要因素。以我個人觀察下來,讀書/求職/研究之間只能三取二。我所指的是,當你打算針對未來做準備時,這三件事通常最多只能專心發展其中二項,還是有閒暇時間出遊或是做其他休閒娛樂。

如果講的更為保守,光是讀書與求職這二項,會有人無法同時顧好。

求職

Photo by Ernie Journeys on Unsplash

這邊主要是想講個人狀況的分析與心態被打擊的部分,至於具體的軟體工程師求職狀況介紹(e.g. 準備事項、面試流程等),我在自己的網站上有寫相關資訊,連結如下。

2021 實習:個人能力

在 2021 年秋季投實習時,諸多公司都有給 OA(Big Tech, Finance…),不過很少進到下一關。自我檢討下來,有二個問題,一是我英文不夠好,在 One-way video Interview 時,我講起來有點小卡,Behavioral Question 是我非常需要加強的一部分。

另一是履歷不 Match,很多 OA 我都有辦法做到全對,不僅是有刷題練習,還有參考考古題之類的,但之後都收到拒信,有時候會有 HR 聯繫,詢問簡單的 BQ 或是過一下履歷,之後也杳無音訊。

我聽到有些公司得說法是只有 Manager 覺得履歷 OK 才會挑出來後續面試。代表我跟其他人比履歷經驗不突出。關於這點,只能在找工作前先累積足夠的相關工作(實習)經驗,這也是很難補救的一塊。

2022 全職:大環境

至於在 2022 年秋季投全職時,知名大型與中型企業全掛,連第一階段的 OA 都沒拿到,這也是代表我的履歷不夠強,但可能還有大環境不好的負面因素,導致職位開缺驟減,我當時的情況是多家大型科技廠明說不開放 2023 New Graduate 職缺,所以有些其實是連投都沒得投。

不過我還是有拿到少數中小公司的面試,其中不少家都有過中間的BQ與履歷面,進到最終面試(Virtual On-site Interview)的階段,代表我應該這方面有進步,但最終面試後幾乎還是拒信。

關於終面被拒的原因分析,我認為我準備的不夠充分,但很悲劇的是,直到現在,我仍不知道從何準備起,很多最終面試遇到的題目皆非 leetcode,僅靠刷題無法提升解題實力。

我有盡量與面試官互動,講述題目的邏輯與確認構思是否合理,確保我們理解的都ㄧ樣,有面試官在最後閒聊時,說我即時的互動這點很好,但最後還是無錄取。

撕 Offer

上面的文章連結有較詳細的介紹被撕 Offer 的狀況,就結論來說,我浪費了約 40 天的失業期,還有心態的變化。

不過這件事在畢業後才發生,所以和留學體驗關係好像不大哈哈

心態

從心態的角度上來看,收到第一封拒信,尤其是最終面試過後的,會遭受到嚴重打擊,但只要投的夠多、面的夠多,之後被拒的感受會慢慢的和緩,我猜是彈性疲乏,然後直到心態成佛的當下,收到拒信也無感時, offer 也差不多就來了。

食物

Photo by Jay Wennington on Unsplash

在美國吃外食,真的非常貴,沒有收入(先不算校內打工)的狀況下,我們留學生為了省錢或多或少被迫自己煮飯。無論是鄉村還是都市都差不多。

若吃膩自己煮的餐點,還是會吃外食。像我就蠻常吃中東料理的餐車(Food Truck),雖然已經漲價(10 美元未含稅),但仍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但無論經濟狀況,因本身習慣,不少華人都會優先選擇亞洲餐館,像中餐、泰式、越式、韓式等,或是平常在台灣也會吃的,像披薩、速食等。

工作之後,由於已經開始有收入,再加上可運用時間少上不少,故外食頻率明顯升高。

居住

住宿型態常見的有二種,Apartment 和 Townhouse。

Apartment

Photo by Jimmy Chang on Unsplash

Apartment 是較為高級的選項,會有 Leasing office 協助管理公寓大小事,就像管委會。相對應的,價格偏高,適合不想處理雜事的人。

Apartment 多數狀況與台灣差別不大,唯一差別是價格。根據居住城市的差別,可以貴至少二至三倍,多則無上限(e.g. Manhattan)

Townhouse / House

至於 Townhouse / House 則是較平民的選擇,通常是一棟完整的房子分隔出數間出租給多人,共用廚房或浴室(浴室可能獨立)。

Townhouse 與 House 的差別是鄰居,Townhouse 會與隔壁分享同一面牆壁,都市中相當常見。House 則是獨棟的,不會與鄰居緊鄰,通常會有草坪與後院。拿以下的圖來說,上面是 Townhouse 而下面是 house。

Photo by Jack Prommel on Unsplash
Photo by Phil Hearing on Unsplash

我個人認為 house 與台灣的雅房或套房相比,差別最大的地方在於公共空間。

美國通常是一整棟 house 出租給多人,高機率會和不認識的人一起同住(除非是學生一起承租),再加上廚房幾乎是必備,為了省錢就會經常使用廚房等公共空間。

相比之下,台灣較少共享公共空間,我住過的都是一間一間隔開,像飯店一樣,公共空間頂多是曬衣場。

像上述所提,無論是 Townhouse 或是 Apartment,美國幾乎都有廚房,加上通常是多人 share 一間廚房,因此室友要慎選,衛生習慣不好會嚴重影響居住品質。我有好幾個朋友都很不滿室友的邋遢習慣。

Photo by Dhiva Krishna on Unsplash

在美國絕大多數的地方,沒車意同於斷腿。但很剛好的,我所就讀的學校位於大都市之一費城。沒有車也不會不方便。

而偏鄉地區,我朋友的經驗是蹭別人的車,當個寄生蟲。如果別人OK,也沒有不好,可作為買車的過渡期。

如果居住在大城市,我不建議買車。主要的考量點是花費,除了本身購車成本外,還有後續長期的保車險、車輛維修與停車費等開銷。在都市內寸土寸金的土地加成下,總生活支出會提升不少。若有開車需求,大不了租車。

娛樂

此處的娛樂泛指非工作時段舒緩身心的管道,包含室內與室外。

室內

Photo by Triyansh Gill on Unsplash

如果是非常單純的室內,不出門口的這種,就是主機(PS5, switch…),在美國的好處是電子產品在物價換算後便宜不少,容易受不了誘惑就買買買。

我舉個例子,一個月內每天吃一次控肉飯($15)就等同於一台 PS5 ($500)。

還有就是 bar 這種的,但我本身興趣不高,再加上與台灣感覺差異不大,故不多作介紹。

室外

Photo by Liam Simpson on Unsplash

我個人認為美國的重點在室外娛樂,這也是和台灣差別不小之處。

由於美國腹地遼闊,如果不是前往大都市的觀光區(e.g. 紐約時代廣場、華盛頓特區),沒有車子相當難前往,但可以租車。

除了大都市之外,熱門的休閒活動有參觀特色小鎮、觀賞壯闊的自然景觀、公路旅行等。

本人狀況

因為沒有車,平時課後的活動範圍受限不少。再加上課業與求職的工作量仍相當繁重。故我在求學間的出遊次數相當的少。大部分出遊都是前往美國東北部大城市(波士頓、紐約、華盛頓特區)。附帶一提,我還沒去過加州。

文化交流

Photo by Gyan Shahane on Unsplash

以多數人分享的留學經驗視角,這一塊我做的相當失敗,基本都生活在舒適圈。

大學部/碩士

在我看來,學制的差別是影響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因素。

以台灣的狀況來說,大學時期會有很多時間與機會去參與學校的各種課外活動,舉凡社團、志工、學校交換等,參加很多活動自然會認識不同生活圈的朋友。

而碩士班的主力都在修課與實驗室的研究,幾乎不會參與碩士班以外的活動。平常最多互動的人就是實驗室的同學與 TA 課程的學弟妹,對學校的歸屬感低不少。

換成美國的學校其實也適用,至少在碩士上我的感受和台灣的朋友相差不大,因此若沒有特別的跨出圈子,是不會有文化上的交流,生活圈非常單純。

學程種類

在 CS 的課堂上,90%皆為亞裔學生、其中中國人與印度人佔絕大多數。當踏入教室時,會時常聽到身邊同學還用中文講話,就像沒出國。

但在我唯一修的一門商學院開的課中,即使課程內容偏 Science,班上亞裔學生的比例就降低不少,不過仍大概有 50%。

而在課堂溝通上,我大概每修3門有期末專題的課,只有1門會使用英文溝通,剩下2門用中文即可...

而且還要注意,UPenn 亞裔並非佔非常多數(不過仍不少),故如果是加州的學校,我想數據上會更極端。

生活目標

除了課程本身外,課餘時間也經常被人提及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

但以大部分碩士國際生的立場來看,來美國最重要的目標是找到美國的工作,故不會像大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或類似聚會。

而軟體工程師,或者說工程與科學相關的求職特性,也不具相當強的社交性。因此若沒有非常積極且主動的拓展朋友圈,有相當高的機率會和說中文得成為好朋友。

華人

若沒有特別拓展社交圈,理工科的碩班學生基本都和會講中文的混成一圈。那有人會好奇到底在海外華人圈是甚麼情況,我只能說因人而異。

單純以我及朋友的華人社交圈來看,幾乎沒有提及政治相關的敏感話題,頂多以開玩笑的形式講幾句,大家也都沒放在心上。

原因也很明瞭,我們沒空討論這些,基本都被求職、課業與海外生活佔據,我們大部分都關注在如何追求更好的生活,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之類的我幾乎沒有體會到,只能說蠻幸運的。

個人看法

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現在並沒有感到遺憾,因為我知道,我來美國留學的主要目的並非文化交流。

但我也不會全盤否定將文化交流看的相當重之想法。畢竟留學原因百百種,也不是全部來美國求學的人都只為了錢財與身份,至少我本人相當敬佩能在美國求學時能打進外國人圈子的亞洲人。

提供意見

最後如果還有任何想知道的資訊,皆可詢問。

--

--

M.C.Chang
人生、體驗

Now I work as a system analyst in the United States. I graduated from UPenn SCMP. contact info: contact@mcchanglife.com or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