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留學準備方向

M.C.Chang
人生、體驗
Published in
17 min readMar 23, 2020

出國留學不難,難的是決定好未來想就讀的志向以及就讀理想的學校學程,所以在早期(大一大二)就可先做相關調查及準備。因此在這篇文章中將講述在大學時期,我考量和實行的所有準備,以及他人分享的相關經驗。以下經驗較適合攻讀理工科碩博班的申請者,文法商等其餘領域的另請高人指點。

動機

在討論出國留學的可行性之前,我們自己在心中要存有留學的動機,以下是我所聽聞的許多目的:

  • 洗學歷
  • 買工作簽證(OPT)順便拿個碩士學位,拚死拚活的要移民到美國
  • 想出國深入了解不同國家之風情文化
  • 對研究有極度熱忱,並取得博士學位
  • ...

不論何種目的都行,留學當下要能清楚了解「我為何留學」即可,沒有目的之生活相當痛苦,尤其是在留學孤苦無依的狀態下面臨無數壓力時,若迷失了方向,進退為難,在錢和時間流失了一大半的處境下無論選擇撐過去還是回國都非常煎熬(聽當事人分享的實際案例,讀了一年半後自主選擇退學(非成績因素))。

資訊遲滯

以我身邊觀察到的狀況來看,多數人(至少台清交)在決定出國留學時,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移民的可能性,傾向選擇風口上的行業。最近幾年(2022 年之前)的經典案例是資訊工程學系(Computer Science)至軟體業大廠(Google/Amazon/Microsoft…)。

不過,從大學選系到碩士畢業實際工作時至少費時 6 年,代表高中生在畢業時選擇的行業至少在 6 年後才會進到相關職場。如果在台灣工作選擇半導體產業的話,會感覺沒甚麼,畢竟在台灣電機顯學已經持續數十年,現在仍是優良選擇。

然而,美國軟體業卻變化相當迅速。從疫情後的大放水(2021-2022)到大裁員時代(2022–Present)只經過約一年的時間。這對留學生的影響是在 2020 年入學碩班時相當好找工作,但僅僅晚了一年入學的求職難度大幅提升。從我個人經驗來看確實有相當明顯的轉折。如果是從大學入學起算,是 2016 年與 2017 年入學的差別,說實話,在當時根本無法預測未來的 CS 求職難度具有如此大的差異。

除了入學時機與進入職場的遲滯以外,本身對大環境的感受也會存在延遲現象。美國軟體業的大裁員時代是在 2022 下半年,由 X (Twitter) 起頭的,但我想除了當下在求職的學生外,多數人都不會感受到其嚴峻程度,甚至現在 (2024 上半年)可能還是有人不清楚美國 CS 的就業景氣相較前幾年已有極度明顯的下滑。

因此我想在此段講述 3 點,一是不時觀察職場情勢變化,確保能即時了解就業市場的景氣,減少獲取資訊的延遲性,看論壇/新聞是一個方式。

另一是 live with uncertainty,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如果想透過出國留學以定居國外,未來的不確定性相當之大。如果想安穩,就不要選擇高投入成本的留學國家(e.g. USA/Canada/UK)。

最後則是相信運氣,這算是第二點的延伸,很多時候能成功是因為運氣好,而不是努力程度的多寡,在對的時機進場能以相當小的付出獲得巨大回報,但仍有不少人沒在對的時機抓到對的方向,最終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我想放此段的原因是,不要預設留學就一定能賺大錢並順利移民。即使做足準備,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與變化。若要朝此方向前進,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

資金準備

Photo by Geronimo Giqueaux on Unsplash

下定決心之後,就可以一步步的來規劃留學囉~,而錢是我想提的首要重點。把錢擺在第一順位的理由相當簡單,沒足夠的錢很難出國讀書,這就是現實。這點跟平常人聽到留學就會想到有錢人的既有印象是一樣的,我不得不同意此說法。

獎學金

有人會問,不是有獎學金嗎?的確有獎學金,但有諸多限制,不是出張嘴就能拿到。首先美國機構提供的獎學金幾乎都限制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才能申請。美國學校內部也會優先提供資金給博士班而非碩士班。而國內的話,公費留學只有特殊科系會提供碩士名額,而即使博士可申請公費留學,但要回國服務,這就還要考量到未來的職涯規劃。

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管道,像台北富邦有提供青年留學貸款,或是IELTS等機構也有提供獎學金,部分學校的碩士班也會主動給獎學金。只是要去思考獎學金申請難度以及獎學金是否能支付全部開銷

如果是博士生,通常學校會全額資助學費,還會給予生活費,不過攻讀博士難度遠超碩士啊,不是每個人都能撐過去的

實際開銷計算

因此,即使是非常有才華的人,若不是攻讀博士,在美國攻讀學位還是得付出相當高額的學費及生活費,關於開銷的預估,學校網站都有數據可以參考。以UPenn SEAS來說,一學年的生活費(9個月)是$22,866,學費一學期3門課共$22,454,所以一年(不含3個月之假期與機票等)共需$67,774,SCMP總共要修10門課,如果2年都不回國,大概要$135,124,折合新台幣剛好400萬......,即使私立學校學費較貴,較便宜的公立學校也很難低於200萬...。

除了以上出國後的花費,光是「出國前」就有得受了,我本身就考了不少次的英文考試,再加上申請的學程數量高達14間之多,在「申請完」當下總計花費新台幣14萬......,好險我沒請代辦,不然直接破20萬大關QQ。

向父母致謝

所以在這邊,我真的要感謝父母有能力送我出國留學QQ,否則以個人那微薄的財產,光是在台灣都難以生活QQ。

學業成績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GPA

若能跨過錢這道最大門檻,剩下的條件都取決於自身,不會有沒錢的無奈感QQ,而學業成績即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參考指標。畢竟此分數直接對應學生在大學4年期間專業知識的學習及吸收狀況,能拿到高分代表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研究所,分數高的同時錄取的可能性自然較高。

拚成績

至於拚成績嘛,只能看個人造化,努力一定有幫助,只是無法完全反應到分數上,要有得不到回報的心理準備。以我本身為例,高中時期全力拚課業結果班排倒數(22/30),總成績也只有75分。大學時期除了讀書外,我還有作許多事,像參加社團、作專題、打Game (組桌機載Steam)、耍廢等,明明沒特別認真(也沒荒廢課業,就是取平衡點),讀書方式也差不多,結果最後系排前十(8/121),GPA 4.06/4.3 (91.2分),以結果論來講,我不能說努力就會有收穫,但不努力就基本上沒機會

個人成績要求

自從大一起我就有留學的念頭,當時就已經知道GPA的重要性,所以我給自己界定每學期都要達到4.0的標準(系上教授被規定平均分數落在3.4),最後8學期下來,有2學期沒達標(3.99、3.95),雖然沒到頂尖(系上最高4.26/4.3...,Stanford大神),但過的了自己心中那一關即可。阿,還有,成績的界定也要考量到大學校名以及同儕的程度,如果有1/3的人都拿的到書卷獎,那4.0就是沒用(沒優勢)。

大學校名影響

在上段末句有提到,除了成績本身之外,大學的校名也對申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不同Tier的學校才會有明顯的差異。根據我周遭同學狀況,台清交這三間的理工科,同成績(排名)的條件下,台大可能會好一點,但總體申請結果差異不大。至於其他學校的話…,直接去問同校學長姐會比較準。

最近有在PTT上看到University of Wisconsin對各地區大學之評論,其中包含台灣,若有興趣可至以下連結查詢自己的母校狀況:

Wisconsin Directory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以清大動機來看,若申請美國的修課型碩士學程,只要成績排名位於前段(Rank: 20/120 up),可以將Top 10作為主申。尤其是UMich,對台灣人非常友好,Top 20作為保底。至於夢想區學校,可選Stanford,平均每年招收1位敝系學生。但要注意研究型學程,這種學校的審核非常看重研究經歷,光靠成績無法判斷錄取可能,像MIT, Caltech, UT Austin, Princeton, Cornell (MS)。

成績不好 → 名校?

所以每當我看到有人在問「我大一大二成績不好,都在玩社團,即使之後2年瘋狂刷GPA,最後平均分還是不太理想,要怎麼樣才能申請上名校?」諸如此類的問題時,我都會嗤之以鼻,不少人從大一開始就在認真規劃作留學準備(or認真讀書),憑什麼你比別人少奮鬥2年也能嘗到同樣甜美的果實?衝刺的意義不大,不要以為代辦能像大碩一樣帶你飛高高。況且有天賦又認真的學生多如繁星,名校沒有位置可以浪費給荒廢2年的學生。沒那個讀書或研究天分的在一開始就給我乖乖準備考試,沒決心就別抱持進入名校的夢想

但我也不乏看過許多學業成績較不突出仍申請上名校的例子,只是我看到那些前輩們都各各身懷絕技,實際作田野調查、產出一堆頂級一作之Publication、輪流去各大公司實習、或是申請過無數專利並得全國等級的優秀獎等等,我很敬佩這些有目標並勇往直前的人,即使他們在學業上並不突出,但有此種決心及毅力來完成我所不及之事,我想這種人自然會有適合的名校主動找上門。

成績優良 → 名校基本要件

因此我想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即使成績沒這麼亮眼,也一定能申請上國外適合自己程度的學校,只是不要肖想HYPSM (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 MIT)這種世界超一流院校,除非你學業成績以外的硬性條件能遠超眾生(不包含英文考試成績),然而學業成績已是最好掌握的項目,成績不好也難以讓人信服你有其他方向之潛力。

成績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上面二段講的是「世界超一流院校」,對這些學校而言,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申請者多到數不完,所以才強調成績不突出是勾不到邊的。但除了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學校之外,絕大部分的學校不會因為成績不佳直接刷掉。成績固然很重要沒錯,但不會是唯一的指標,要不然學校為何要收SOP、PS、RoL 等等如此多的資料?就是全方面的考量申請者是否符合標準,我有同學就在GPA 不佳的狀態下,也錄取了荷蘭最強理工大學(TU Delft) 的航太工程學系,說明學業以外的優秀表現是會被學校考量的。

研究經歷

Photo by Lucas Vasques on Unsplash

研究經驗在研究所的申請上幫助相當大,尤其是博士班,某種程度上比學業成績還重要許多。不但能證明自己有研究方面的實力,同時若能在國外與教授共事,增加Connection也能大大提升教授對個人能力之可信度。所以若開始對特定的研究領域有興趣,不要猶豫,直接連絡相關教授並詢問有無進入實驗室的機會

校內專題研究

許多學校大學部的工科會將專題研究和論文作為畢業門檻,清大動機也不例外,需在大四上展出專題研究之作品,而當時考量到專題研究的方向與未來志願不同後(跟散熱或CSE都無關聯),決定再找一個相關的研究機會,於是最後我在清大有2段研究經歷,另外找的還是帶薪的研究助理,方向也與CSE相近,對於SOP的撰寫內容幫助很大

國外暑期研究

說到國外暑期研究,我就很氣,原因在於我們系上的學長。在清大動機,本來固定有2位美國任教的校友(Cal & Gatech)在每年暑假各開放2個實驗室名額,但我們上一屆的學長,去其中1位教授的實驗室不做事,在那邊擺爛,讓教授極度不爽。導致從我們這屆開始,只剩1位教授還願意收人,而名額砍半後我就是落選的其中一位,媽的QQ。而整件事情是透過系上的教授輾轉得知,那時本來落選就有點傷心,聽到消息後整個轉變為不爽。

但其實我本身也有不足之處,除了本校提供的機會外 ,我也可以主動查詢美國院校有無提供相關暑期研究,或是直接寄信去問美國的教授有無合適的空缺。當時太單純,被拒絕後就沒有另尋替代方案,算是我有點小後悔的地方,不過後來有去找校內的研究助理機會,彌補了一些遺憾。

個人研究經驗

前面有提過,因為我們系上強制修習一年的專題研究課程,所以在撰寫文件時,至少會有一個研究經驗可以闡述,但我做的專題與未來想研究的領域毫無關聯,所以在SOP上我完全沒有描述此項經驗。

與此同時,我在意識到領域不同的問題後就去找另一位教授做相關領域的研究,即使沒啥成果(對岸用語:水),但對於志向的確立、研究的概念,以及推薦信的人選皆有不小的幫助。

至於我必修專題與有興趣的領域不相關的原因一部分在課程的安排上。在動機系中,大一及大二需修讀機械學科中各種領域的基本課程,像動力學、材料力學、熱流學、機械製造、電子電路以及機構學等等。

以上的每個必修都有其必要性,但在基本課程過多的情況下,我光是維持成績就需耗費極大心力,以致於我無法專心深入思考我對哪個領域較有興趣。

直到大三下修讀熱傳學後,我才找到其中一個有明顯興趣的領域,但我在大二下就已經找好專題研究的組別,當然在大二的專題主題與大三確立的散熱志向大不相同。

推薦信

看到學長姐們都有提過推薦信的重要性,所以在大學期間有特別留意推薦信的人選,最好在大二前就先想好哪些教授較適合寫推薦信,並想幾個備案

婉拒撰寫推薦信

像我在大一時就直接問導師是否能幫忙撰寫,當時的考量是我的導師剛好是微流道領域的專家,如此一來,推薦信應該作用不小。結果才剛問完,導師直接回絕,說明他無法幫忙,並說是因為交流不多。當下有點錯愕,不過後來回頭想想,導師說的也有道理,若教授根本不瞭解學生,要怎麼寫出優秀的推薦信?所以此種回絕方式對雙方都好,以申請者角度來看,早點知道狀況能及早作相對應的處理。

給教授印象

在放棄導師的推薦信後,我開始作推薦信人選的規劃。首先,為了讓教授能記得我,我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並且是最靠近教授的座位,好處是能清楚得聽到教授的聲音,看得清楚教授在黑板上做的筆記,以及在教授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問題時,即使不舉手以平常音量講出見解,教授也能聽得清楚並做回饋,如此一來,教授自然對我這個人很有印象。

更甚者,可去找教授做專題研究,與教授間一來一往的討論能使教授更了解你的人格特質及研究實力,進而推薦信的內容品質及可信度皆會提升。

推薦信人數與策略

大部分美國院校要求3封推薦信,而我決定找4位教授協助撰寫。原因是其中一位教授最多協助寫12封,而我申請的學程數量大於12。

另外4個教授不會同時寫一樣的學程,我會根據申請科系的類型選擇適當的教授,像是FEM的授課教授就主要寫CSE學程,ME,尤其是熱傳相關的就找熱傳授課教授,專業對口的狀況下推薦信具有較大的效力。

實習

Photo by Sung Shin on Unsplash

大學部學生可在暑假或是大四的學期期間(看各校規定)至公司實習,我本人非常推薦各位同學參與實習,以下講述2個原因。

了解產業現況

我認為實習的最大好處是了解產業現況,幫助學生去了解未來想走的領域及方向,像我直到正職工作後才認知有哪些領域是我非常不喜歡的並下定決心往CS/CSE靠攏。

充實自我履歷

實習的另一好處是充實自我履歷,若在實習的公司表現優秀,不但能找主管請求撰寫推薦信,同時也能在履歷上描述自己的成就,這對於後續想找相關領域工作的人幫助很大,能在眾多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國外學校交換

我認為,若能爭取到國外的學期交換,尤其是之後想留學的國家,一定要過去看看。除了文化層面的體驗與適應外,最重要的是增加自我的背景。詳細來說有以下幾點:

國外課程成績

首先,學期交換最為重要的是上課,若能在課堂上表現突出,優秀的成績能增加自我實力的可信度,雖然課程數量不多,但也不無小補。

國外實驗室研究

還有,若能長期待在國外,去爭取交換學校的實驗室研究機會也非常好。比起透過Email詢問國外教授是否有暑期研究計畫,直接的面對面交流更能讓教授了解學生的狀況並提高進入實驗室之機會,此種經驗對於審查委員的認可度較高。

國外教授推薦信

最後,無論是課程表現或實驗室研究,只要表現夠優秀,都能向教授爭取推薦信之撰寫,對於審查教授來說,本國教授的推薦信認可度一定高於其他國家之教授(以美國來說),不過記得要讓教授在推薦信中稱讚自己,而不是表現平庸或甚至批評。

申請時成績單繳交

若有學期交換的經驗,學校會要求申請者連帶提供交換學校之成績單。而對於申請者而言,要拿到交換學校之正式成績單有點麻煩,人都回國了也沒辦法殺去那邊的辦公室,只能線上處理。

而我同學遇到更為麻煩的狀況,他是去中國交換一學期,結果申請時校方要求交換的中國學校成績單作額外手續,像是翻譯認證等(台灣可直接使用原始的英文成績單),所以他之後就跟我抱怨這些事,幸好我沒這方面的麻煩XD。

課外活動經歷

關於課外的活動經歷,我其實不確定在研究所申請時之功效,尤其是理工學院。不過以下將盡可能的說明我個人之看法。

多樣性

部分學校會額外要求申請者提供自傳,並提供諸多文件撰寫方向,像申請者是否在劣勢背景下(像少數族群、低收入戶等)仍能脫穎而出,或是參與志願性質活動,以及領導能力的展現等等。以上幾個要素的共通點為申請者是否有足夠的多樣性,在學業之外仍有優秀的表現,全方位的發展。

專業能力

然而,對於理工研究所的審核,此種多樣性不是申請者之必要條件。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是學生能否撐過學業或研究的壓力並順利畢業,在這之中,所謂的多樣性並無直接對應至學業程度。

建議

從上面的話語來看,若個人的課外經歷與學業表現沒有直接性的關係,那對申請的幫助就不大。但此二背景若有實質的連結性,能讓審查委員了解到你相當特別,具備他人沒有之特質,且此種特質不僅僅有助於學業,同時也能做出無形的貢獻。

個人經驗

我在大學時期有加入社團,名為清華旗隊。因社團人數較少,所以在大三時半推半就的成為社長。而除了擔任社長外,對我而言成長最多的部分是籌備社團聯展,亦即年度成果發表。因為需要跟其他社團成員合作,所以在規劃進度上難度不低,再加上發生了一些特殊事件,導致我在當下壓力山大,身為主持股長,不但要顧好學校課業,同時也要處理突發狀況與社團本身表演進度,讓我的心靈層面成長不少。這些經驗不僅是我獨有的歷練之處,同時,也是我大學時期最為寶貴的回憶。所以我想說,要玩,就玩大一點,不要在那邊搞半調子、不上不下的,成為最特別的那一個,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而你也能自然而然的描寫課外經驗的實質幫助

英文考試準備

Photo by Ivan Shilov on Unsplash

先簡介下個人的英文背景(考TOEFL / IELTS / GRE前):

  • 從未去過歐美國家
  • 學測14級分、TOEIC 700、英檢中高級沒過

連這樣都能申請上2間Ivy League,代表學校對於英文能力的要求並非高到難以想像,是我們這種生活在華語圈的學生也能達到的標準,只要準備充分就行。

我想關於英文考試的準備應該是最有方向的,若有旅居國外經驗,這根本沒啥準備的必要。而對於沒啥背景的學生,補習是條方便的道路,但也非康莊大道,我個人就繞了一點彎路。

考不到理想分數

這是我考TOEFL時的真實寫照,明明已經花費了2個暑假來補習(比他人多一倍的時間與金錢),也花了不少時間練習機經,結果前前後後考了3次完全達不到目標。說實話,每次考試的當下都很煎熬,腦中都是「我會不會又浪費一次的報名費」的負面想法,同時也被家裡人說過,如果再沒考到,你乾脆放棄留學,直接去台大算了。這不是貶低,但聽到這種說法後真的很傷心,感覺以前的努力都化為烏有,再加上此說法相當合理,所以連反駁的餘地都沒有,當下真的很想哭QQ。

逃避

怎麼樣都考不過的話,那就逃避吧。於是我就從TOEFL轉戰IELTS,並決定靠自修,放棄補習。即使我IELTS也考了3次之多,但由於有先前經歷,心態不會崩的這麼嚴重。再加上IELTS的考試個人比較,怎麼說,有Fu。考起來比較得心應手,再抓到感覺後,總分也隨之達標,算是還行的結局。

--

--

M.C.Chang
人生、體驗

Now I work as a system analyst in the United States. I graduated from UPenn SCMP. contact info: contact@mcchanglife.com or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