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少年少女的《真愛趁現在》

輕小說式的電影,大眾不買單,但少年少女應該很可以。(兼談自我認同)

林家安
時習教育:電影
5 min readApr 14, 2018

--

爛番茄新鮮度(Tomatometer)僅 16% 的《真愛趁現在》(Midnight Sun)從原片名到中文譯名都蠻令人莞爾:與《暮光之城》未出版的小說、臺灣電視劇都「撞名」。行銷色彩極度強烈的同時,可以看出本片所設定的目標觀眾,或許與這兩部作品相同。

確實,相對由專業影評意見人給分的「新鮮度16%」,一般觀眾的指標IMDb卻反過來到了「6.1/10」——是怎麼樣的劇情「讓大眾買單,卻讓影評人汗顏」呢?

看到這裡,就讓我們深入了解看故事線如何對應青少年的情感、進而使人們有感吧!(以下劇透)

輕小說式的電影

故事中,女主角凱蒂因罹患「著色性乾皮症」皮膚不能照射到陽光,從小「被關在」隔離紫外線的家中自學。

一般來說,我們會以YA電影,泛指美國以青少年(Young Adult)為主題的電影來稱呼這類影片;但在此同時,因為女主角屬於在家的自學生,校園的元素極少,並非故事主軸。反倒是因為它故事主題的易讀性,極像華人世界近幾年熱賣的文學類型:「輕小說」,我們更可以依這類作品的角度去欣賞:沒有太深的主題,有一點庸人自擾,探尋自我存在、愛與被愛的可能。

女主角因為身體因素,每天待在家中的唯一樂趣,便是看著每天走過房間窗前的男孩,查理,也是後來的男主角。那扇隔著陽光的窗,隔開了他們相識的機會。對於女主角而言,無論是物理上或是心理上的「不一樣」,都是她需要克服卻未曾打算克服的難關。這在後述會提及。

意外地,男主角在高中畢業典禮那天聽見女孩在車站唱歌,深深地被她的歌聲所吸引。像是童話中灰姑娘掉的那支玻璃鞋,男主角的搭訕讓女主角倉皇逃離、卻忘了筆記本,也因此當女主角再次出現在車站時,男主角笑著說,「你真的存在。」 (You exist.)

透過愛情,逃離不是自己的自己

你在數羊熟睡,而我很清醒。

因為女主角與大眾的生活作息是如此不同,縱使男主角與她住在同一個區,兩人從未「相遇」。她認識世界的方式是父親、唯一的友人、線上課程與大眾媒體。透過這些「參考值」,她明確地「感知」到自己與世界的不同,像是隔了一面落地窗觀察大家。

遺憾的是,因為女主角沒有告知男主角她的體質,而在外出時意外曬到太陽,啟動18年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身體失控。是女主角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嗎?不是,她只是不願揭露。因為每當她跟別人說起她的疾病,「就會覺得自己像病。」

小時候,每當她想走出家門,到公園、到海灘、到任何其他地方走走,無論哭、鬧、尖叫,爸爸總會狠下心擋在門口,不讓她受到一點傷害。這樣的經驗滿足了她的生理與安全,卻沒有讓她向上發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醒我們,底層的生理、安全需求被滿足後,我們會有原動力驅使我們向上,往社交與自我實現前進。

這次,終於有一個理由,讓不同的性格/背景的人,陪自己逃離自己原先的世界。

但別說女主角,「看似無虞」的男主角,內心其實也是如此。

透過愛情,達到自我統合

男主角從他身旁友人的敘述中,可以感覺出他雖屬於風雲人物,卻在社交場合顯得格格不入。他的格格不入,或許來自於「不接受自己」。

我們這個世代,習慣在發文、寫作、演講時下 # Hashtag 關鍵字。屬於男主角的關鍵字,是「游泳隊」:每個人認識他,都來自於這個標籤。然而,當他因傷而離開跳水台,卻發現「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

每個人注視的都是他的成就,因此離開後卻一無所有。

同樣地,他也因為過於顯著的標籤而沒有察覺、去積極探索自己其他的樣子。馬西亞(James Marcia)提出自我統合理論,他認為,在青少年面對衝突而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會以「是否(曾)積極尋求自我認同」與「是否對行為產生承諾」,2×2的矩陣成果產生四種的認同模型:定向型統合、迷失型統合、未定型統合以及早閉型統合。

透過自我統合理論檢視男主角的成長

17歲的男主角因為卓越的體育能力,早已勵志成為職業游泳選手,卻沒有問過「自己內心是否真的想要?」屬於「早閉型統合」。在面對受傷、開刀復健的期間,他發現自己無法對游泳保持熱情,亦因為女主角的鼓勵,開始積極地尋找自我,轉型為「未定型統合」。在與女主角這段關係中,他亦是在尋找、探索自己的方向。最後有成為定向型嗎?就留給各位自己判斷囉。

代結語:一見鐘情的自由與勇氣

雖然說「一見鐘情」是個極其老套的設定,但多數的我們確實擁有過「有時,我們就是很想去認識某個人」的經驗,以及對「認識之後,如何定義愛情」擁有期待與想像,也使得這樣的設定合理。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像少男少女一般,相信輕小說式的愛情設定?

隨著歲月增加,生活的瑣事增多,我們的情感也逐漸失去了彈性。我們漸漸失去了因為難過而大哭、因為熱情而前去做些什麼的任性。

給少年少女的《真愛趁現在》讓我們在短短一個半小時時間內,擁有片刻的自由,去享受一段「不知為何開始」的戀愛。

自由地去愛、自由地去追尋。有一日,當你說出「我愛你」同時,也會如同電影般,有人如此回應:

“Love you, too. Love you, more.”

--

--

林家安
時習教育:電影

待在師範體制的12年,讓我創造出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專長領域:數學/音樂/資優教育,擅長以遊戲/影評/教學等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