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只為了「不變壞」?為何不立志成為一個《電影配樂傳奇》!

記錄並思索學音樂的孩子上「器樂合奏課程」的目的

林家安
時習教育:電影
5 min readApr 3, 2018

--

這些年我一直以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耕耘「電影」這類型的日常娛樂/藝術,協助大家在生活中找回以前課本上的學科知識,感受「教育」對我們的具體影響。在電影類型的選擇上,「劇情片」是我最能掌握的類型,從「世界觀」、「價值觀」、「角色互動」等幾種層級切入往往能發揮的不錯。

這次因為身邊友人所關注的領域,我跳脫過往的選擇,嘗試連結片中呈現的現況、與自己學習音樂的過程,提供大家一種看見。

《電影配樂傳奇》是一部兩年前(2016)開始募資,最後金額達標201%的紀錄片。透過順序法的鋪排,從電影配樂的歷史談起,由「經典電影的剪輯片段」與 「音樂工作者的訪談」兩種內容構成。

紀錄片標題看起來雖硬,但由於選材豐富:從《007》、《玩命關頭》、《復仇者聯盟》、《大白鯊》到動畫類型《天外奇蹟》、《海底總動員》(的配樂)都有選用,相信無論是誰,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世代的樂趣與觀點。

募資達標頁面

那年的樂團課

登台演出,就是學習音樂的目的了嗎?

就讀音樂班的時候,我們每週至少會有三個小時的樂團課(正式課名是器樂合奏)。國小只有西樂、國中增加了國樂。

樂團課對當時的我們來說,除了是跟學長、學姐、學弟、學妹⋯⋯其實就是自己班上以外全部音樂班同學的重要交(ㄌㄧㄠˊ)際(ㄊㄧㄢ)時間,更是一年一度(巡迴)演出的實質準備。更可以說,「最後舞台演出」正是這堂課給我們的唯一目標。每週練習時光,我們學習如何看指揮、如何與他人協作。而最後,則是一首首曲子的完整演出。

演出固然興奮,但當孩子走出被老師保護的學校,最後必須面對的是社會大眾:

一般大眾,例如對本文的讀者「你」來說,你上次去音樂廳是什麼時候呢?

沒有觀眾的舞台,還能是舞台嗎?

當越來越少人支持這樣的藝術,少去音樂廳欣賞演出時,「以演出為目標」對於一個音樂學習者來說是否不夠健康?又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我想,這部紀錄片讓我想到一個解方。

電影配樂不只是「背景音樂」

仔細聽,現在好萊塢的電影音樂多數是交響樂。

在欣賞這部紀錄片前,我雖然看電影、卻從未了解過電影的製作流程。這次我才知道,原來電影配樂往往是在「電影成型」後才會開始編寫、配置。作曲家會與導演等人一起開會,在達成共識後開始寫曲。

預告出來的時候,很有可能曲子都還沒開始或是寫完。「我會看到地下道、霓虹燈看板、看到電影海報上面有我的名字⋯⋯看來接下來的2週半有得忙了。」

在畫面已經相當完整的情況下,電影配樂是為了輔助劇情,強化視覺效果所寫出來的音樂。多數人都能四平八穩地說出「配樂與畫面一樣重要」這樣政治正確的評價,卻鮮少能感覺到「音樂的存在感」。

一個角色的出現、一個劇情的轉折,往往都有音樂主題的支撐。例如《大白鯊》的「登愣。登愣。」就是一個推進器,拉動著海中龐然劇巨物的出現。

《大白鯊》

事實上,在每個電影段落,配樂的存在與否、強調的旋律比重,都能深深地影響閱聽者。他們不只是「背景」,更可以是牽引畫面的動力與感人的撞擊。

學習音樂是為了⋯⋯

如何透過電影跟實際現場有更多的連結?

每週的樂團課或是最後登台,學生常常只是為了表現音樂的熟練度而反覆練習。因此我想,若學生能了解「電影配樂」是有正面影響的!雖然學習階段中沒有機會接觸到實際合作,但可以透過「了解」電影產業需要音樂而強化動力、踏實學習的方向。

音樂製作人Hans Zimmer説:「我們持續生產交響樂。如果沒有我們(電影產業、配樂作曲家),他們(交響樂團)可能會消失。這對人類來說會是多大的損失!」

文化資產保存的觀點來看,當音樂不只存在於音樂廳,更在所有需要它的地方 — — 例如在電影時,透過一個大眾更常接觸、消費的載體,才能更有效地傳承下去。當然,這樣的方式,對於音樂工作者來說亦是一大褔音。

於是,我認為在音樂的學習歷程中,我們應當多去援用電影配樂的案例來激發學生學習。透過這樣的了解,也可以促進學生去思考:「學習音樂後,我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比起單純的反覆練習,「電影配樂」音樂賦予「創造新感動」的具體方式。

或許,下一代的《電影配樂傳奇》,就在這群孩子之中也說不定呢!

冷知識補給站

20th Century Fox 的開場小號(fanfare)大家一定聽過,但你知道嗎?這段旋律一開始並非「為了二十世紀福斯」而寫的作品!作曲家Alfred Newman在投另一家配樂的案子失敗後,才由20th Century Fox選上,自1953沿用至今。

--

--

林家安
時習教育:電影

待在師範體制的12年,讓我創造出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專長領域:數學/音樂/資優教育,擅長以遊戲/影評/教學等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