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0 | 生活觀察

Kate Shen
lifeobservation224
Published in
3 min readFeb 29, 2020

住在永和的最後一夜,想起上台北的第一個禮拜。十八歲的時候,坐在士林捷運站吹風,忽然覺得從前的新竹生活距離遙遠,城市像加了興奮劑的果汁,寂寞裡有著蓬勃的希望。

剛上台北時,許多人問:「妳是台北人嗎?」『我是新竹人。』我總這樣回答。很多人說我看起來是台北人,「台北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我不知道。但這些思索隨著踏實的生活而煙消雲散。

最早時我住在士林,除了大一在學校宿舍外,大二就開始外宿。第一個住所是「雨農山莊」,我住在社區的大樓裡,和一個阿嬤住在一起。雨農橋的車呼嘯而過,我時常在士林官邸那站下公車,跟著昏黃的路燈回家。社區的公園是我們戀愛的起點,那時候的愛情青澀而直率,不計較太多的未來,卻也相信會有未來。

過段時間,搬到士林捷運站附近的社區,和一位退休明星住在一起(也是位阿嬤),她甚至還和彭于晏拍過戲。年輕時的照片明眸皓齒,相當有風情。這時開始兼了家教、很認真的計畫將來,並且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藝術行政」,開學就懂翹課看展。

流浪在城市裡的咖啡店、書店、美術館、市集,蒐集每一個創意空間,是真正思想萌芽的開始。上學時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閱讀各種「閒書」,小說、散文、電影、新詩、戲劇,在中文的浩瀚世界裡既享受又對未來迷惑。去華山看了幾米的星空展、在當代看David Lachapelle的作品、在鳳甲美術館看漫畫展、去天母美國學校的園遊會吃遍各國料理。一點一點把自己的形狀捏了起來。就這樣一捏是十多年。(中間有短暫的回過新竹、也有去羅山村待了一年半。)

前幾天,搭了新通車的環狀線。鮮黃色的路線,在新北產業園區與大坪林之間,經過中、永和,輕快而明亮的廣播聲。就在這次離開台北前,我見了很多想見的朋友,才發現這座城市最令人著迷的,不只是它讓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更是它讓我認識一群非常棒的人。大學、研究所、工作,每一個階段都有我不可割捨,放進生命裡的朋友。

曾經的台北,在過程裡讓我有點厭惡,人多的帶來窒息感;但卻也複雜的令人著迷。台北人是什麼樣的人,在台北出生的人,還是在台北生活的人?隨著越來越快的步伐和心境,我漸漸明白了一點。終究是這些人共同塑造了這裡的光景,轉角處就有公園、廟宇、教堂,再幾步路又是百貨公司;很近的距離有山有海,上下班時段切勿擠上八點或十八點的捷運,倒垃圾肯定要用專用垃圾袋,便利商店的人員可能是最知道你作息的那個人。十八歲時老成的我,坐在捷運站覺得這座城市,是「空」與「虛」,因為那時還沒有我惦念的人、事。

而2020的台北,讓我有點捨不得啊。很美麗又幸福的十多年。是「圓」與「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