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護理 讓生命的最後少些遺憾

莊忻倫
Lilian Chuang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an 23, 2018

文/莊忻倫

照片/取自范淑詒臉書

早晨八點,大夜下班。范淑詒才剛為安寧病房的癌症患者打完一劑嗎啡,等到病人的疼痛稍緩,她才放心回家。23歲的她,去年自護理系畢業的她,初出茅廬,卻選擇了多數護理師不考慮的安寧護理,照顧病人走完人生最後的路。

那是奶奶的意外死亡,讓范淑詒義無反顧地投入這份辛苦的工作。

當時大一在醫院實習的她,天天去病房探望因病住院治療的奶奶,有一天下班如往常一般踏入病房,卻發現奶奶身體狀況急轉直下,身邊多了許多沒看過的機器,回家拿換洗衣物途中,便在電話中聽到,奶奶心臟停止的消息。她回憶,當時狀況來的突然,家人們事先都沒有心理準備,只能慌張地處理後事,更別說與逝者好好道別。范淑詒說,「因為那一次,我開始思考如何能讓一個人善終。」事後她開始接觸安寧護理的相關資料,並在大二時修習相關課程,認識安寧之後,她確定這是自己無論如何都想踏進的領域,「因為我想要找一個方法減少大家的遺憾。」

安寧療護起源於英國,針對末期病患及其家屬提供整體性的照顧,藉著緩和性治療解除疼痛,提升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在台灣,是由兩個專科醫師來判斷病人是否屬於疾病末期,病人可依其意願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接受安寧照護。范淑詒說明,在病房的工作,除了要照顧病人生理上的舒適之外,也要進行心理上的照顧。身為安寧病房的護理師,她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傾聽及照顧病人的心情,同時也與家屬進行談話,舒緩焦慮的情緒,讓他們明白病人的狀況,及早準備後事,確保雙方都能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好好道別。

她回憶,曾有一位癌末病人,原本狀況穩定準備出院,卻在辦理出院手續時,突然開始喘氣,當時范淑詒做完喘氣的治療後交班,正要下班時,病人的妹妹跑過來拉住她說,「護理師,可不可以去看看我哥,他好像沒了。」當下她心理一驚,跑去一看,病人瞳孔放大,生命跡象微弱。而原本準備陪同出院的病人之妻,已趴在地上放聲大哭。范淑詒說,「真的是突發狀況,連準備都來不及,死亡就這樣發生了。」

面對眾多死亡的同時,更要秉持專業。

在安寧病房工作了一年多,照顧了許多人,當然,也見過許多生命消逝。關於死亡,她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死亡是該發生時就會發生,也沒有什麼突不突然。」而在送許多病人走的同時,護理人員也必須學會排解。她將自己的身分定位為專業的照顧者,在事情發生的當下,護理師須保持理性與專業,協助處理病人後事,而不是跟著家屬一起哭。她提到,一年前剛進安寧病房時,還不太敢在最後對家屬說引導性的話語,怕被渲染到不捨的情緒。「但現在成熟了,我可以在床邊引導病人的兒女。」如今的她,已經可以用平穩的心情,陪在家屬身旁,輕聲引導他們,「爸爸要休息了,跟他說謝謝他對家裡一輩子的付出,還有,你很愛他。」即使感到有些鼻酸,但對她而言,以專業的態度堅持在工作崗位上,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最後,范淑詒很溫和但堅定的說,她喜歡陪伴與傾聽,很開心在安寧病房能做到這些事,「我希望能讓病房裡少一些遺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