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內容經營策略:佛系求職者 ,職場不慈悲

GiGi Huang
LinkedIn Taiwan Non-official Community
5 min readNov 5, 2018

當個佛系求職者也能經營好 LinkedIn?這三個 Do 你得先釐清。

  • 在 LinkedIn 上建立好個人檔案,就會有其他聯絡人從茫茫人海中「看到」我們嗎?
  • 工作經驗補齊後,就可以被招募人員或是公司「找到」我們嗎?
  • 主動加了更多的聯絡人後,就表示自己擁有很好的 LinkedIn 人脈、以及個人職場品牌效益,甚至有第二度或第三度的聯絡人會莫名地「知道」或是「認識」我?

如果職場機會這麼容易就能獲得就好了!若認為單純把履歷公開在網路上,就可以透過他人在搜尋引擎打上相關關鍵字發現自己,這樣的佛系求職法是 99% 不可能成功的

想要經營好個人 LinkedIn 平台,不論是個人品牌、工作機會、合作人脈等各方面有所進展跟成效,究竟有哪些作法可以讓 LinkedIn 成為有效的職場社群平台,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職場人脈及成長機會呢?

以下是我使用 LinkedIn 的三個經營策略與相關做法,和大家分享。

DO「分析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對象」

首先要先釐清,
我們想要在 LinkedIn 上經營的主要目標對象是哪些身份背景的人?

  1. 正在招募人才或經營公司僱主品牌的人資:
    主要目標對象是人才,因此可以多分享公司提供給員工的福利資源等等,例如員工培訓、員工康樂活動、相關學習資源等等,以及公司主管對於招募人才的一些想法等等。
  2. 正在尋找合作機會的業務開發人員:
    主要目標對象是潛在合作夥伴,那可以分享關於公司的相關新聞露出、公司參展照片、代表公司出差的一些個人心得與經驗分享等等。
  3. 正在找募資或合作機會的創辦人:
    主要目標對象是投資人,則可以多分享關於公司露出的新聞稿及一些公司的成長數字或是相關的活動,例如記者會、頒獎活動、被邀請至某些場合演講的相關照片及資訊。
  4. 沒有即刻需求的求職者:
    還是要經營個人專業形象,推薦可以分享一些跟自己職場專業有關的資訊,並加上些許個人註解跟看法,讓觀看到的人更認識你的想法與專業。

DO「目標對象會想看什麼內容?」

這邊要特別強調,當我們在分享目標對象有興趣的內容時,也可以評估「我目前的角色高度適不適合分享這些內容?」

試想,當遇到一個沒有當過管理職的人,在網路上侃侃而談對管理的看法時,一般人會對這樣的人有什麼看法呢?當一個沒有進過新創公司,在網路上高談闊論加入新創公司的經營方針時,我們會對這樣的人有什麼感受呢?

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人不踏實,還沒有學會爬就要走,擔心這樣子的員工/同事好高騖遠,成為一個會說勝過於會做的人。職場圈子很小,加上許多前輩也是從基本職員一路學習成長,而到今天的能耐與成就,大家都知道哪些職場經歷會讓一個人有到多大的能耐。

在分享看法時請以自己適合的角色規劃內容以及分享。

如果想要拓展或是學習新的機會,則可以分享自己透過哪些內容學習到的相關主題或知識,讓大家知道雖然這些內容不是自己的相關產業背景或專業,但自己仍主動的學習與了解,有機會也會想進一步看看有沒有相關的工作機會。

倘若目標對象族群也有在 LinkedIn 分享文章或見解的習慣,也要留心他們對哪些主題內容有興趣或是有共鳴。在感謝有人分享了很棒的內容外,也別忘了當遇到在職場上欣賞的前輩有些發文時,記得在貼文底下留下自己在閱讀完後所獲得的體悟。

即使在社群平台上,職場禮儀也不能忘記。

切勿裝熟」之外,也不要以上對下的評論方式回應職場前輩的發文,即使對方不在意,但也無法確保其他前輩不會在看到相關的文字態度,就對留下的評論有所誤會,並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DO「決定好自己今年要經營的主題」

LinkedIn 有開放讓他人「追蹤」的功能,我們若希望別人用哪些關鍵字搜尋時就會聯想到我們,就得分享關於這幾個關鍵字的相關內容。如同 medium 平台開放讓作者每篇文章最多只能放五個關鍵字,在 LinkedIn 平台上時,我選擇主要分享的主題為「電子商務」、「客戶經營」、「品牌行銷」、「職涯發展」以及「科技新知」

在確定主題後,觀看權限的發表設定建議選擇「所有人」(也就是公開),而不只是限制聯絡人(只有聯絡人可看見發文)。開放給所有人看時,若有人按讚或是留言,都有機會出現在對方其他聯絡人的頁面,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以及機會。

再來就是發文要用英文還是中文?

目前我個人的測試結果是,分享英文相關文章時,即使有寫中文說明仍舊不會有什麼互動,所以我的做法是分享英文資訊時,文字就會寫英文,中文資訊則會寫中文註釋及想法。當然語言的選擇也是要看上方提到的「目標對象」和「經營主題」而定,取決於每個用戶的需求了。

整體而言,

我的 LinkedIn 經營心法是「無所為而為之」。

這心態與美國的知名行銷演講者 David Newman 提到「為了付出而付出,不要為了獲得而付出」相似。

由於自己平時就會涉略主要的關鍵字,因此,當遇到很棒的內容時,會自然而然的分享給更多身邊的人,同時也會希望其他聯絡人能針對相關議題互相切磋討論,久而久之,上述的三個 Do 就內化成我每天的工作習慣與職場日常了

LinkedIn 的經營有很多種方式,期待聽到大家不同的經營心法分享!

P.S. 偷偷預告下一篇我將會分享在 LinkedIn 的內容經營上應避免的幾大地雷。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歡迎按 claps 給一些拍手👏👏👏
另外,也歡迎留言討論關於經營 LinkedIn 與職涯發展等主題喔 :D

--

--

GiGi Huang
LinkedIn Taiwan Non-official Community

兩個 G 都要大寫的品牌人。希望透過文字與社群的力量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過去創辦女性社群 BiG SiSTERS,兩年多影響三百多位職場女性。 目前在金融科技產業負責平台規劃與專案執行,同時兼團隊營運管理。待過外商、陸企及新創公司。 https://www.linkedin.com/in/gigi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