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 Academic考試90分經驗分享
PTE Academic(Pearson Test of English Academic)是一項國際性英語水平考試,考生完全使用電腦作答,機構也完全基於電腦評分。該考試在全球有超過900個機構和部門認可,包含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愛爾蘭等國家。在澳洲,考PTE通常是為了申請學校入學或簽證。
為了申請澳洲的畢業工作簽證(485簽證),我報名了PTE考試。然而,由於忙於期末考和畢業論文,我只有考前約4天的時間來準備。考試結束後,成績意外地不錯。利用一些空閒時間,我決定分享自己在這4天內密集準備的方法和心得,從完全不了解PTE考試到考出接近滿分成績,希望能對即將參加PTE考試的朋友有所幫助!
以下是我的成績單。
PTE 考試基本資訊
- 考試時長:約 2 小時(無中場休息)
- 考試報名費(澳洲):AU$445(約 NT$9,700)
- 考試報名費(台灣):US$240(約 NT$7,800)
- 考試流程:口說與寫作 → 閱讀 → 聽力
- 題型數量:約 20 種
- 成績發布:考後 5 個工作天內收到成績
- 成績組成:總分(滿分90分);聽力(滿分90分);閱讀(滿分90分);口說(滿分90分);寫作(滿分90分)
- 成績有效期:2 年;若用於申請澳洲簽證則為 3 年(請以移民局最新公告為準)
#備註
1. 當時在考慮報考 IELTS(雅思)或 PTE 時,我首先考慮了報名費,想選一個便宜的。上網搜尋後才發現,IELTS 的報名費也是 AU$445,簡直像是串通好的一樣。
2. 目前標準題型數量是 19 種,但我考試時遇到了兩種新題型(考前完全沒看過)。後來上網搜尋才發現,這些可能是仍在測試階段的新題型,應該是不列入計分的。
3. 成績發布時間因人而異。我聽到的大多數人都是考試當天就收到成績,甚至有些人在考試後 1–3 小時就收到。我則是大約等了 1.5 天。
前言及個人背景簡介
我明白針對不同背景及英文程度的人應該提供不同的準備建議。由於這篇文章是分享我自身的經驗,我打算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如果你認為你的英文程度與我相似,這篇文章可能對你來說會更有參考價值。(當然,我相信以下的大部分內容對大多數考生都會有幫助。)
- 英語系國家生活經驗:澳洲2年(2019、2023–2024)
- 學歷背景: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 資源工程學系(2018年畢業)
澳洲昆士蘭大學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所(2024年即將畢業) - 過去英語考試成績:
2014年台灣學測:15級分
2014年台灣指考:90.5分
2017年TOEFL測驗:96分
2017年TOEIC測驗:920分 - 全英語環境工作經驗:澳洲約半年
準備建議一:熟悉題型
我個人認為,平時的累積和英語能力的長期培養當然很重要,但如果在準備PTE考試前能夠熟悉考試的題型,絕對可以讓你的表現比完全不熟悉題型時好非常非常多。
當我說熟悉題型,我指的是以下幾點:
1. 熟悉每一個題型的出題方式(例如聽一段錄音或看一段文字)以及回答方式(例如寫一篇文章或錄一段音)。
2. 熟悉每一個題型的答題框架(例如寫作300字或是錄音40秒)。
3. 熟悉各個題型的重要程度(比如佔分最重的是RA、RS、WFD)。
4. 熟悉各個題型的先後順序(我認為這點很容易被忽略但也非常重要)。
#備註
我想補充一點:可以在熟悉題型的過程中也稍微熟悉各個題型的代號,比如DI(Describe Image)、WFD(Write from Dictation)。因為網路上許多討論都會直接用代號來指稱各個題型,熟悉代號就可以讓你在閱讀相關討論時效率更高。
另外,有一點請務必留意:除了各個小題的時間限制(例如DI每題回答40秒)以外,每個部分(例如口說與寫作、閱讀、聽力)也都有各自的倒數計時器,因此不要在題與題之間浪費太多時間,以免最後幾個小題還來不及回答就沒有時間了。
熟悉題型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讓你在考試時能夠用最短的時間進入狀況,而不用花多餘的時間閱讀和理解各個題型的說明文字。因此,我才會說熟悉各個題型的先後順序也很重要,因為在題型切換時很容易措手不及,導致每個題型的第一題無法正常發揮。
我熟悉題型的方法:
- 收看(或收聽)介紹PTE考試題型的影片或音檔
#備註
我在考試的四天前剛好要開車約2個小時,於是就在車上把YouTube上一位中國老師的播放清單當作廣播聽完了。她主要介紹的是口說部分的題型,也分享了一些她個人的建議和實際做題的錄音。我個人不特別推薦也不會不推薦,但還是在這裡分享連結。我覺得只要能幫助你熟悉各個題型的,就是好材料。
PTE考试20个题型核心技巧合集 (袁园博士PTE)
- 了解各題型佔分
#備註
想了解各題型佔分,可以閱讀這個網頁:http://www.ezpte.com/nd.jsp?id=349
準備建議二:做模擬試題
只要有準備過考試的人應該都會明白這個方法的重要性。我認為,尤其是PTE考試,做模擬試題更是非常非常重要。
其中一個原因是PTE的考題千變萬化(雖然有點誇張,但約有20種題型確實也是很多變了),有些題型真的需要在考前至少練習幾次,才能在考試時把自己的回答放入答題框架(例如DI只有40秒的時間可以回答,我前幾次練習時都無法在時間內講完)。
另一個原因是PTE考試的題庫其實並沒有非常大,在做模擬試題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機率會遇到接下來自己考試時會遇到的題目(我自己考試時就有一題閱讀題是我在模擬試題中見過的)。
另外,我特別想提醒的是:考前最好至少做幾次完整的模擬試題,不要只針對各個題型分開練習。我認為這對熟悉各題型先後順序非常有幫助,在題型切換時比較不會措手不及。
#備註
我想分享幾個好用的中國平台,都有很多練習題和模擬試題,其中一些平台可以透過加入官方微信公眾號獲得一定期間的VIP資格,解鎖平台上的一些功能和內容。若有資安疑慮,請自行評估安全性。這些平台對各個題型都有相當即時的預測題,準確度各有高低,但都是很好的練習資料。此外,這些平台的答題介面與PTE實際考試的介面相當接近,是很不錯的練習環境。
1. PTE猩际:https://www.ptexj.com/
2. 萤火虫教育:https://www.fireflyau.com/home
3. 多墨PTE:https://duoink.co/
準備建議三:準備寫作模板
老實說,我剛開始其實有點排斥「背」一套寫作模板,總覺得自己就算看到題目後再開始構思文章結構和用詞,也應該可以寫出完整的文章。但當我了解到Write Essay(WE)的答題時間只有20分鐘,而且電腦評分比起邏輯縝密程度和用詞難度,更重視結構完整以及拼字、文法的正確程度,我就決定自己寫一套模板,考試時再將內容填入模板,目的是用最短的時間寫完文章,才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檢查文法和拼字。我實際考試時只花了約10分鐘就寫完文章,剩下的10分鐘完全可以用來檢查拼字和文法。
雖然我的模板是自己寫的,但我也參考了一些其他人的WE模板。有一點我覺得比較特別:由於PTE考試是由電腦評分,電腦不會查核考生引用的內容是否正確(考試的重點也不是考生寫出正確資訊,而是表達能力),所以在考試中其實可以隨意引用不存在的說法或研究(例如「根據某某大學學者的研究……」)。
WE的題目有可能有不同的問法,所以有可能需要視情況微調模板。建議考前多找幾篇不同問法的題目來練習看看。
準備建議四:熟悉考場環境及考試流程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多跟考過PTE的朋友打聽考試經驗,請他們描述一下考場環境,如果有在跟你同一個考場考過PTE的朋友分享的話更好。
我是在昆士蘭大學(UQ)的ICTE的考場考的,以下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考試經驗。
考試前約30分鐘,工作人員會開門讓考生陸續進入候考室並輪流報到(據我所知,報到順序應該就是進入考場開始考試的順序),等候其他人報到的時間可以閱讀工作人員發的紙本考試須知。我考試時約有10位考生在同一個考場同時考試。
報到的流程包含:
1. 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護照)
2. 拍照
3. 掃描雙手掌紋
報到完成後,工作人員會給考生置物櫃的鑰匙,考生必須把所有的個人物品(除水壺與護照)都鎖進標有個人號碼的置物櫃。
考試時間到時,考生必須把水壺留在候考室的桌上,並把護照帶進考場,找到標有個人號碼的座位坐下。
考場就是一間小電腦教室,每個人會被分配到一台桌上型電腦、一副耳罩式耳機(我也聽過其他人分享過用耳塞式耳機考試的經驗)、白板(約4–5張雙面護貝紙)、兩支白板筆。每個人的座位上方都有攝影機進行即時監控和錄影,工作人員也可以在候考室隨時查看每一個考生的狀況,若有任何問題,也可以隨時舉手尋求協助。
考生和考生的距離相當近,我粗估大約1公尺左右,可以想像類似在圖書館内兩個相鄰座位的距離。所以在進行口說部分(也是考試開始後的第一部分)時,考生是會聽得到考場内其他考生說話的聲音的。容易被他人聲音干擾的考生可以先做好心理準備。
我想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驗。我在其他人同時說話回答口說問題時可以很自在地錄音,不受他人干擾。但是在整間考場安靜下來時(可能是其他考生都在聽Retell Lecture(RL)的題目時),我要開始錄音時反而有點不自在,開口說話的前幾個字就吃了一點螺絲,這是我考前完全沒有預想到的情況。(但我的口說還是拿了滿分,所以稍微出錯的影響可能真的很有限,考試時不要把剛犯的錯放在心上,反而影響接下來的表現。)
以上就是我近期參加PTE考試的準備心得。如果有任何問題或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交流。希望能夠對於接下來即將要參加PTE考試的人有所助益,或是至少幫助考生節省一些時間。祝所有閱讀這篇文章的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達成自己的目標。
(最近更新:2024年06月29日)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幫我拍手1–50下(越多越好🤣)。
如果你有什麼資訊想要補充,或有什麼想法不吐不快,請在本文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