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音樂推薦 33 (Carly Simon — Anticipation)

李欣蓉
Living In The Past
Published in
23 min readMay 8, 2022
1987年,Carly於麻州的瑪莎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表演時的翩翩風采

由記者Sheila Weller撰寫的《Girls Like Us》,書名又作《Carole King, Joni Mitchell, Carly Simon — and the Journey of a Generation》;乍看之下,會覺得作者並列三位女性創作歌手有些突兀,然細讀立著緣由後才豁然開朗,瞭解她們對流行音樂的影響。

Carole出身自紐約曼哈頓的一個中產家庭,父親為求收入穩定,於是選擇消防員一職,擔任教師的母親則是最早教導她學習鋼琴的人,雙親對於女兒的音樂才華及志業更是支持;Joni兒時因父親擔任空軍中尉而經常搬家,直到11歲才在加拿大薩克奇萬州(Saskatchewan)的薩克通(Saskatoon)定居,後來雖因患有小兒麻痺而難以完成學業,卻在老師Arthur Kratzmann的啟發下接觸音樂;Carly的家世顯赫,同樣來自紐約的她,擁有一位為民權發聲的歌手母親和Simon & Schuster銀行共同創辦的銀行家父親,而父親亦具備鋼琴家的身分,家境優渥和雙親的音樂背景,使其自幼受到音樂的薰陶。

《Girls Like Us》一書封面(取自:https://www.simonandschuster.com/books/Girls-Like-Us/Sheila-Weller/9780743491488)

三人的成長經歷相異,但,體現在音樂上的熱情和慧黠卻極其相似:她們都是二戰末期出生的女性,都曾經歷過世代的交替,都曾面臨身分的認同。戰後的政治及經濟動盪不安,社會秩序仍待重建,經歷過一切的人們不願再被推回原有不合時宜的位置,而是懷著創傷、憤怒與不甘表達自我;民權運動的發酵、女性意識的覺醒,以及自由開放的風氣,在在昭示了另一個世代的誕生。

展現在流行音樂上的變化,莫過於搖滾樂的興起,在長期由男性主導的圈子中,期間已出現Aretha Franklin、Janis Joplin、Grace Slick與Nico等極具辨識度的女性歌手,形塑搖滾樂的另一面向;美中不足之處在於,這些歌手極具魅力,但就整體而言,她們鮮少是創作上或樂團發展的主導。然而,同時期的Carole、Joni和Carly正好補足這點;不同於前個世代女性總扮演附屬的角色,她們主動拿起筆與吉他/鋼琴,從女性的角度書寫自我、家庭、親密關係、音樂志業,乃至於整個社會,那不但於創作和商業上獲得迴響,亦為女性創作樹立典範。

或許能這麼說,在有Janis等以狂野並充滿活力的演唱打破藩籬之際,亦有如Carole等內斂創作卻清新流暢的作品作為表率,後起之秀得以踏上她們所鋪設的道路,開創更多元的音樂潮流。

不過,同樣是女性、同樣是創作,三位歌手的作品及影響其實仍有所別,且各自成一格。

左為1959年Carole與Gerry於紐約RCA錄音室的合照,右為《Tapestry》的專輯封面(取自:https://www.nytimes.com/2014/06/20/arts/music/gerry-goffin-prolific-pop-songwriter-is-dead-at-75.html、https://www.amazon.es/Tapestry-Vinilo-Carole-King/dp/B08QFQGLGT)

Carole與Gerry Goffin詞曲搭檔,寫出多首暢銷金曲,於60年代可說是家喻戶曉,但真正使其聲名大噪的,卻是她著手譜寫自己的歌曲,明亮溫暖的風格及詞曲編排之和諧,尤以展現在代表專輯《Tapestry》中;長年的音樂生涯所累積的作品,不僅啟發無數,更體現其嘗試流行、搖滾,和靈魂樂等曲風的不同面貌。

Joni及其代表專輯《Blue》的封面(取自: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news/joni-mitchell-spotify-catalog-1292397/、https://radiofreealice.com/blue-180gram-remastered-vinyl-lp/)

Joni的詞帶有自省式的剖白、誠實而雅致,充滿濃濃的人文關懷;此外,她同時是位優秀的吉他手,經常採用開放的和弦把位,創造豐富多變的旋律[她本人亦戲稱是「Joni的怪和弦」(Joni’s weird chords)];無論是早期清新的民謠或後期轉向爵士的風格,無不讓人津津樂道。

從左至右分別為Carly於70年代初、1972年、1987年的樣貌(取自:https://tidal.com/magazine/article/carly-simons-debut-turns-50/1-76822、https://ultimateclassicrock.com/carly-simon-should-be-in-rock-hall/、http://carlysimonalbumcovers.blogspot.com/2012_03_11_archive.html)

那麼Carly呢?

私以為,要歸納Carly作品的特色,也許不妨將時間推回至1945年,從其出生成長、至1964年與姊姊Lucy Simon組成二重唱,再到1970年成為獨立歌手之後的發展,進而尋出形塑其風格的可能。

Carly與兩位姊姊兒時彈唱的剪影(從左至右分別為:Lucy、Carly、Joanna;取自:https://www.vanityfair.com/culture/2016/04/carly-simon-the-photo-that-changed-my-life)

一如前述原因:富裕的家境、良好的教育,加上父母的職業,使Simon家的小孩接觸音樂的機會比同儕來得容易,兒時的他們甚至經常一起表演,隨後的成績亦相當不錯 — — 大姊Joanna是位歌劇演唱家、二姊Lucy與Carly組成The Simon Sisters,婚後轉職為百老匯作曲家、么弟Peter則從事自由業的攝影師,經常穿梭於音樂圈,為6、70年代的樂手留影;就連Carly本身,同樣是早早確立以音樂為志業的。此外,Simon一家定居的位置,布朗克斯區(Bronx)的河谷鎮(Riverdale)不僅人文薈萃,當地居民大多為中產階級;可以說,Carly兒時生活的環境相當優渥。

只是,即便外在生活物質條件不虞匱乏,Carly卻經常感到成長伴隨的內在不安定。

而,這種感覺來自原生家庭。Carly於1971年發行的首支個人單曲〈That’s the Way I’ve Always Heard It Should Be〉中,以詩意的文字和悠遠的琴聲談論著失和的婚姻關係,對當時的人而言並不尋常,但對曾見識過美滿家庭下的不圓滿的她而言,很難不去質疑將之視為尋常的社會氛圍。她的父母結縭近三十年,事業順遂,又孕育四個孩子,幾乎教人稱羨;但雙親實則過著貌合神離的夫妻生活:《Girls Like Us》提及其父與另一年紀較他年長的女子來往,母親則和一位寄居家中的年輕男性過從甚密;或許受當時的風氣所致,他們並未離婚,而是繼續維持表面上的婚姻關係。

除了雙親的關係,手足的成就化為影響Carly對自身看法的另一來源。

與兄弟姊妹的發展相比之下,Carly是Simon家中平庸的那個孩子;雖然她從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退學好專心於音樂上頭,甚至和姊姊Lucy於1964年共組二重唱發展,但直到1970年以獨立歌手的身分被Elektra唱片公司簽下以前,她都在追尋真正使自己快樂的方向。同樣受嚴格的家教,兩位姊姊 — — Joanna既能從莎拉.勞倫斯學院順利畢業,又能在歌劇界中大放異彩、Lucy因為1969年踏入婚姻而宣告The Simon Sisters的解散,卻符合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期望,甚至之後投入百老匯劇作亦有成績;她們在學業和家庭方面的表現,反襯了Carly的迷茫以及自卑,誠如其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報導所言:「我渴望逃離所有我爸媽認為重要的事;好比說,我父親是位出版書商,我就堅決不讀任何的書。這是種老派的叛逆方式。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以為這是我唯一能贏得關注和愛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成為家族裡的害群之馬 — — 既沒錢,也沒工作,又格格不入。」

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兒時的Carly其實還為嚴重的口吃所苦,而曾經一次受性騷擾的不快經驗,亦改變她對性的觀點;種種因素影響之下,勢必有種媒介是她長時間接觸,且感到熟悉,並能將從家庭得到的感受與反思表達出來的。若依此前提,其實也就不難理解Carly何以選擇音樂來為自己發聲。

但說來有趣,Carly踏上音樂之路的契機起自某次治療口吃未果,她誤打誤撞地發現唱歌與創作能改善問題,「我對說話感到很不自在,就自然而然地寫起歌來。因為我唱歌的時候不會結巴。」

因此,1964年的夏天,正式寫下了Carly創作歌手生涯的首頁篇章。

The Simon Sisters(取自:https://www.morrisonhotelgallery.com/photographs/EewiDn/Carly-Simon-and-Sister-Lucy-Simon)

剛開始,The Simon Sisters是前往麻薩諸塞州的普羅威斯頓(Provincetown)發展的;她們一方面加以學習吉他和弦,一方面則落腳在當地一間名為The Moors的酒吧並進行演出,主要演奏民謠及幾首自創曲目,其中,Lucy將美國詩人Eugene Field的〈Winkin’, Blinkin’ and Nod〉譜曲後歌唱,即收錄在兩人於同年被Kapp唱片公司簽下的首張專輯《Meet The Simon Sisters》中,做為單曲發行,可謂小有成績。

從左至右分別為:《Meet The Simon Sisters》、〈Winkin’, Blinkin’ and Nod〉、《Cuddlebug》(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et_The_Simon_Sisters、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ddlebug、https://www.carlysimon.com/the-simon-sisters-winkin-blinkin-and-nod)

可是,之後的發展並未如此順利。儘管她們轉往位於紐約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的音樂酒吧The Bitter End和The Gaslight表演,經常為Woody Allen、Bill Cosby及Dick Cavett等歌手唱開場,甚至後來於1966年發行了第二張專輯《Cuddlebug》,但卻毫無進展,加上Carly往返於學校與工作地點的舟車勞頓;考慮到無暇顧及課業跟長期勞累,Carly因而決定辦理退學,與當時的男友暫居南法。然而,這段旅程並沒有真正放鬆她的身心,原因在於嚴重的焦慮發作,讓Carly需要時間接受心理分析師的療程。

The Bitter End和The Gaslight(取自:https://www.villagepreservation.org/2019/05/16/the-bitter-end-2019-village-awardee/、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7066563/Newly-unearthed-photos-Greenwich-Village-capital-American-counterculture.html)

這段期間裡,Carly雖潛心創作,並克服心理上的病症,然隨著姊姊Lucy於1967年步入禮堂後、暫時沒有多餘的心力顧好事業,往後幾年間,她必須承載音樂夢,獨自尋覓良機。

由於無法從公司得到充足的資源和支援,在1967至1969年的這段日子,Carly不斷地嘗試,包括從事好友丈夫Len Friedlander引薦的音樂節目《From the Bitter End》的工作人員、擔任樂團Elephant’s Memory的主唱六個月,和參與導演Miloš Forman的電影《Taking Off》等,同時四處奔波維生;期間她依然不停地寫歌,亦曾寄給Dionne Warwick、Cass Elliot、Burt Bacharach及Judy Collins,希望至少能透過歌曲創作接點外快,卻都沒有下文。

Carly和Jacob於1970年創作〈That’s the Way…〉(取自:https://twitter.com/carlysimonhq/status/1307048431899291648)

然而,Carly並非全然一無所獲。1968年麻州的波克夏(Berkshires),她與同為夏令營指導員的Jacob Brackman結識,彼此一拍即合(註1),他們不單與對方分享自己的交友圈,也讓Carly更嚴肅看待自身的作品;事實上,在Carly數十年的歌手生涯中,Jacob經常與她共同創作,兩人以Carly作曲、Jacob寫詞的形式寫下多首經典,包括前述的〈That’s the Way I’ve Always Heard It Should Be〉、〈Haven’t Got Time for the Pain〉,及〈Attitude Dancing〉等。

約此時期,Jacob於某次聚會上向Carly介紹曾於WMA藝人經紀公司(William Morris Agency)服務過的Jerry Brandt認識,引薦其擔任她的經紀人;兩人達成協議後,Carly因而錄製試聽帶,並交由Jerry尋找願意簽約的唱片公司。Jerry起初找上Columbia唱片公司的老闆Clive Davis,但受到拒絕,他於是轉向時任Elektra唱片公司老闆的Jac Holzman;不同於公司同僚所持的質疑和反對,Jac憑著對The Simon Sisters的好感以及試聽帶的成果,獨排眾議地簽下Carly。

《Carly Simon》的專輯封面(取自:https://www.carlysimon.com/carly-simon)

1970年,Carly正式成為Elektra旗下的歌手,而著手第一張個人專輯《Carly Simon》即是她那年夏天的首要任務。考量Carly的創作尚有發展的空間,Jac希望她從別的寫歌人身上加以學習,Eddie Kramer便是其中一員,不但共同譜寫了〈Reunions〉,更擔任專輯的製作人;不過時至秋季,兩人為是否保留〈That’s the Way I’ve…〉的鼓聲起爭執,讓錄製工程有些不順,甚至Jerry也因另有規劃而辭去經紀人一職,一切發生得教人措手不及。幸好,專輯最後於1971年順利發行,受到樂評相當程度的讚賞,甚至,原先不被看好做為首支單曲的〈That’s the Way I’ve…〉最後卻為Carly奪得一座當年度葛萊美獎最佳新人(The Grammy Award for Best New Artist),對於一個正要起步的新星來說,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開端。

儘管Carly坦言當時的她還不是成熟的創作者,但就整體而言,首張專輯《Carly Simon》展露其能寫能唱的能耐、女性創作的可能,巧妙解答了文章開頭的問題:Carly的音樂風格。

不同於Joni的內斂自省,也不同於Carole的暖陽真摯,依個人淺見,Carly的特色在於流暢寫意。她的歌曲精準地描述受壓抑卻追求遠大的心境,淺白而直接的詞彷彿化過去曾有過的不安及脆弱於力量,成為邁步前行的大膽強勢,即便如此,其曲調未曾失了細膩,悠然清新的弦樂聲填滿歌詞間的空白,令人百聽不厭;而Carly日後往搖滾靠攏的作品,加強節奏感的編排,同樣聽來耳目一新。

左為《Tea for the Tillerman》的專輯封面,右為Cat當時表演的剪報(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a_for_the_Tillerman、https://theamazingkornyfonelabel.wordpress.com/2013/05/27/cat-stevens-catnip/)

也因此,當專輯《Carly Simon》發行不久後,為英國創作歌手Cat Stevens於Troubadour音樂酒吧表演唱開場的邀約,意外來到她的面前 — — Troubadour可以說是70年代的音樂圈,而Cat先前正發行了他舉世聞名的專輯《Tea for the Tillerman》;就各方面而言,都意味著Carly能擁有更多曝光機會。但起初的她並未馬上答應,一來是未曾去過洛杉磯,加上對長途飛行的恐懼,另外是考慮到需要雇用樂團參與演出,且缺乏獨自演唱的相關經驗;然,經過再三的思量,她最後決定把握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在3月中旬下定決心,Carly開始為三週後的演唱做準備,像是設法找到檔期剛好空出來的鼓手Russ Kunkel(因James Taylor騎乘重機發生車禍而延誤巡迴演出之故)、抵達洛杉磯,並努力克服嚴重的舞台恐懼症;自傳《Boys In the Trees》中她回顧當年,曾如此表示:「在那之後我就想過,有可能我會因此受夠現場表演。」

Cat與Carly於70年代初期的合影(取自:https://twitter.com/carlysimonhq/status/1379585424180527107?lang=zh-Hant)

Carly卻沒有想到,她在1971年4月6日那晚出色的表現(註2),會成為其事業的重大轉捩點,而她也幸運認識Arlyne Rothberg擔任新的經紀人,兩人不但成為摯友,後者更在未來的十三年引領著她。表演完畢後的那年,她忙於籌備下一張專輯,以及接下紛至沓來的演出安排,像是參與謝弗音樂節(Schaefer Music Festival)於7月2、3日舉辦的特別節目《Good Vibrations from Central Park》,即為其首次在電視螢幕亮相,當時演唱來賓更包括Ike & Tina Turner、Kate Taylor、Boz Scaggs,和The Beach Boys等,這些經驗無不豐富了她的表演與創作能量。

也是在這個時間點,她與Cat的邂逅,成為她另一支美麗而縈繞在腦海的作品 — — 〈Anticipation〉的靈感啟發。

1971年的6月,兩人剛好都在曼哈頓中城(Midtown Manhattan)的卡內基大廳(Carnegie Hall)表演,因緣際會下,Carly主動邀請對方到自己的住處享用晚餐;而在她做好雞肉佐櫻桃醬後,Cat並沒有準時現身,令她等得心神不寧。

「我感到不安。我閉上眼努力讓自己放鬆,結果迷失在期望的邊境中,又或者說是恐懼?那彷彿無盡的黑暗嚇壞了我,我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緒嗎?我任由銀白的光線穿過眼皮底的縫隙,就在那時候,恐懼產生變化了,變得實際多了。我看了手錶一眼,他還是遲到了;於是我雙手冷冰冰地拿起吉他坐在床上,開始認真寫著〈Anticipation〉。一切發生在那個當下。」

歌曲完成不久,Cat赴約前來,兩人共享一段美好時光;到了夏末,Carly前往倫敦展開錄製,這段感情來得短暫,卻透過音樂留下深刻的印痕。

《Anticipation》的專輯封面(取自:https://www.carlysimon.com/anticipation)

此作最終收錄於1971年的專輯《Anticipation》中,專輯製作人還是共同成立搖滾樂團The Yardbirds的Paul Samwell-Smith,而與Andy Newmark、Jimmy Ryan、Paul Glanz三位樂手的順利合作,Carly表示是一次愉快的製作經驗,輕巧曲調的〈Summer’s Coming Around Again〉正是例證,專輯成果同樣反映該點。

事實上,這張作品多數出自Carly一人之手的專輯,展現了其更為嫻熟的創作:無論是談及愛情的〈Anticipation〉、〈Our First Day Together〉、〈Three Days〉,或描繪巨星孤寂內心的〈Legend In Your Own Time〉,或獻給外甥女的〈Julie Through The Glass〉,她似乎總能寫出那絢爛瞬間裡的脆弱迷茫,抑或是抓住深沉之中的微弱光芒,特別是此時的Carly習慣使用大量的木吉他伴奏,聽來悠然閒適;和Jacob合寫的〈Share the End〉、〈The Garden〉則增添了幾分宗教氣息,而翻唱〈I’ve Got To Have You〉則是對原作者Kris Kristofferson的致敬。《Anticipation》繼而獲得當時葛萊美獎最佳流行女歌手(The Grammy Award for Best Female Pop Vocal Performance)的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和《Carly Simon》一樣,《Anticipation》的封面相片同樣由Carly的弟弟Peter所拍攝。

而做為專輯的首支單曲,〈Anticipation〉收到較先前來得熱烈的迴響,分別在告示牌(Billboard)的百大熱門單曲和當代成人取得第13名和第3名的好成績。首句歌詞「我們不清楚未來會如何,卻總是掛念著。(We can never know about the days to come, but we think about them anyway)」即清楚點明題旨,副歌描述使自己遲疑並等待的心境穿梭其中,透過主歌,我們很快地明白主敘者擁有此種心情的原因:與對方共享當下的感覺如此之好,但想到隨時變動的將來,一切又彷彿稍縱即逝;但,歌曲的主角依然有所「盼望(anticipation)」至少,現在他們擁有的不都是「美好往昔(the good old days)」嗎?

柔和的木吉他聲貫穿整首歌曲的旋律,猶如那些相處時種種快樂的具象;剛強的鼓聲敲著力道十足的節奏,則像是對感受猶疑不安時的放大;一剛一柔的樂聲交織其中,並由Carly醇厚飽滿的嗓音來詮釋,反而道明了〈Anticipation〉所有的幽微心思。往後數十年的表演歲月裡,每每經由Carly的演唱,總能讓我們透過聆聽體會,或遙想那發生在1971年夏天的璀璨。

亨氏番茄醬(Heinz Tomato Ketchup)也曾採用此作做為廣告歌曲,像是在告訴觀眾:加了亨氏番茄醬的食物本身就是備受「期待(anticipation)」的味覺饗宴
流行創作歌手Mandy Moore曾於2003年翻唱此作,嘹亮歌聲和帶點現代風格的詮釋同樣動人

於我而言,〈Anticipation〉在描寫親密關係外,似乎也能呼應Carly成為創作歌手的經歷;當時的她不算完全的新星,雖獲得不錯的成績,然而,誰都不曉得自己能夠走得多遠。無論從哪種層面來看,此作都是跨越了時空和身分的隔閡,成為一曲經典;仔細想來,這不就是音樂的魅力嗎?儘管樂評讚賞她於女性創作歌手的地位,但Carly傾向不這麼看待自己,自言她不過是一個剛好身為女人的寫歌者,一如其筆下的作品,誠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或許偶爾,人們將女性創作獨立討論,是出於歷史、音樂潮流,或商業等考量,我們也很難在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改變檢視作品的標準,或產生既定印象,因為我們是在如此社會環境中成長的;然而,回歸藝術的根本,當我們重新審視過自己的思考,將創作者們視為獨立個體看待時,真正使我們感動的,相信正是作品中能與內心產生共鳴、忘卻所有差異,聯繫著彼此的本質。

註1:在夏令營服務時,Carly負責吉他課程,Jacob則教導文學;當時的Carly雖已完成〈That’s The Way I Always Heard It Should Be〉的旋律,卻苦於填詞,於是請求Jacob幫忙,而Jacob亦在同時期寫好〈Dan, My Fling〉的歌詞。

註2:對於Carly要在1971年4月6日的Troubadour表演一事,Elektra唱片公司慎重其事,甚至在酒吧內的桌子擺上玫瑰花加以布置;另外,Carly曾表示過自己還為偶像James Taylor會出現在觀眾席感到緊張,所幸演出極為順利,而James更在之後親自到後台向她道賀,為兩人初次正式見面。

Anticipation(詞曲:Carly Simon)

We can never know about the days to come
But we think about them anyway
And I wonder if I’m really with you now
Or just chasing after some finer day

Anticipation, Anticipation
Is making me late
Is keeping me waiting

And I tell you how easy it is to be with you
And how right your arms feel around me.
But I rehearsed those words just late last night
When I was thinking about how right tonight might be

Anticipation, Anticipation
Is making me late
Is keeping me waiting

And tomorrow we might not be together
I’m no prophet and I don’t know natures way
But I’ll try to see into your eyes right now
And stay right here
’Cause these are the good old days

如果這篇文章有娛樂到你的話,可以幫我拍個手,滿足筆者的小小虛榮心唷!1~10下:代表文章還算不錯,看完後有增廣見聞
11~20下:代表喜歡這個題材,希望能多幾篇類似的文章
超過21下:代表是位忠實讀者,讓我努力寫文來回報你的支持與鼓勵

--

--

李欣蓉
Living In The Past

喜愛西洋70年代歌曲、閱讀和藝術史,認為文字的力量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