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音樂推薦 34 (Taylor Swift — Teardrops on My Guitar)

李欣蓉
Living In The Past
Published in
25 min readOct 2, 2022

自2004年踏入樂壇,時至今日仍創作不輟,甚至即將在今年十月發行第十張個人專輯;仔細算來,來自美國賓州的創作歌手Taylor Swift活躍於音樂圈的時間,至今將滿二十個年頭了。

回顧Taylor一路的成長,以及形象的蛻變,會發現其外貌上不僅由青澀稚嫩的少女轉為成熟練達的女性,音樂風格亦是如此:能在以橫跨流行、繽紛亮麗的《1989》引領著潮流後,繼而推出保有訴諸於內在、心靈沉澱後的獨立民謠專輯《Folklore》與《Evermore》,而在兩階段中偏向電子樂曲風、多了些自我訴求的《Reputation》,豐富多變更不在話下;那於外顯及內斂間譜出樂章之流轉,無不教人稱奇。

從左至右分別為:《1989》、《Reputation》、《Folklore》和《Evermore》的專輯封面(取自:https://www.magazineluiza.com.br/vinil-duplo-taylor-swift-1989-international-standard-importado-33-rpm/p/ecbk8c53cc/ms/otms/、https://www.seventeen.com/celebrity/music/a13511471/taylor-swifts-reputation-album-leak/、https://thebeaverlse.co.uk/folklore-and-evermore-a-journey-into-taylor-swifts-new-sound/)

然而,回歸一切的原點,令人驚訝的不是Taylor確立志向時如此年輕,而是她所選擇的音樂類別,在同年齡間顯得特別--因為她於2006年發行的首張同名專輯,是歸類在鄉村樂中的。

細究緣由,除卻Taylor兒時受鄉村流行樂后Shania Twain的啟發、本身的才華及日後的付出之外,雙親的支持亦是原因之一;甚至,若我們爬梳十幾歲的Taylor開始逐夢、到成功簽下一紙合約這段歷史時,卻未論及其父母的重要性,故事或許就不是那麼完整了。

Taylor和雙親於2013年美國鄉村音樂學院獎(Academy Of Country Music Awards)的合影(取自:https://www.eonline.com/news/1064340/it-s-a-love-story-the-history-of-taylor-swift-s-fiercely-tight-bond-with-her-parents)

1998年,Taylor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有趣的是,此時的她並未將音樂視為志業,反而是積極參與了柏克縣青年影劇學院(Berks Youth Theatre Academy)所製作的音樂劇演出,並多次在校內的音樂劇中亮相,為求通過百老匯的試鏡,也經常往返於紐約,接受聲樂和表演課程的訓練。長期為Taylor等多位樂手留影的攝影師Andrew Orth曾描述其活潑而充滿才華,尤其在歌唱上極其天賦。即便年僅九歲的Taylor正努力實現百老匯之夢,不過事情並不順利,幾次的試鏡結果皆以無疾而終作結。

「在紐約試鏡幾年卻一無所獲之後,我開始寫歌;但我始終熱愛戲劇。」2012年談起這段過去的Taylor為尚未成真的表演夢下了此註腳,所幸她在等到音樂事業穩定、有餘裕後,而能開始往編導演的方向耕耘及嘗試,一圓兒時的心願;不過換個角度想:Taylor雖是因音樂劇上未有斬獲才改投入創作,重心轉放在鄉村樂和歌唱上頭,這卻使她踏上了另一條碧麗輝煌。

左為Shania Twain,右為Faith Hill(取自:https://musicmattersmedia.com/2021/02/28/90s-throwback-gallery-shania-twain-come-on-over-world-tour-1999/、https://www.soundslikenashville.com/news/faith-hill-things-you-might-not-know/)

與此同時,她也大量接觸了諸如:Faith Hill、the Dixie Chicks、Shania Twain以及LeAnn Rimes等鄉村歌手或樂團的傳記,並分別從Shania Twain與Faith Hill身上得到不同的啟發。Shania的作品不吝融合流行樂要素,搭配她活力無比的唱腔、創作及裝扮,賦予鄉村樂新的面貌,Taylor讚美其音樂有種「讓你想衝上街頭四次並幻想一切」的魔力,因而影響了日後她對流行歌曲的看法,特別是相信歌曲中的力量;Faith則是透過紀錄片(嚴格來說不完全是紀錄片,而是由VH1電視音樂頻道所製作的節目《Behind the Music》,當中的第三季第39集)帶來啟示,Taylor在前者的經歷之中,注意到一個多數想在鄉村樂界立足的人都會前往的城市--位處田納西州(Tennessee)的納許維爾(Nashville),促使她更慎重對待自己選擇演唱的決定。

「我想我是在十歲那年認知到『想成為鄉村創作歌手』這件事的。我也因此拽著爸媽四處去參加音樂節、園遊會和卡拉ok大賽--任何我能上台表演的地方。」

〈Big Deal〉單曲封面以及Charlie Daniels(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g_Deal_(LeAnn_Rimes_song)、https://deadline.com/2020/07/charlie-daniels-dead-country-singer-fiddler-songwriter-was-83-1202978385/)

從此時起,藉由歌唱比賽來累積實力,成為了Taylor尋求機會的最佳方式;隔年參與當地選秀節目的她,以表演LeAnn Rimes的〈Big Deal〉贏得冠軍,並有幸為鄉村老牌歌星Charlie Daniels在史卓斯鎮(Strausstown)附近的露天劇場舉辦的演唱會上唱開場,而這次的經驗大大打開了她的眼界,足以一窺鄉村樂的浩瀚。

到了2000年,十一歲的Taylor搭配著伴唱帶錄了幾支試聽帶,並說服雙親給她一個機會去嘗試,爾後便在母親的陪同下,抵達了納許維爾。

「我帶著試聽帶,帶子裡的我聽起來像是隻花栗鼠--感覺滿酷的--接著當我一間間地敲著音樂街 (Music Row)各公司大門的時候,我弟則和我媽媽留在車上等我;而我會告訴對方:『你好,我叫Taylor,今年十一歲。我想要一張唱片合約,你可以打電話給我。』 」

雖然這樣無畏的舉動未能得到回應,但她意識到用伴唱帶錄製歌曲的方式可能行不通;待這趟旅程結束,她便向家中提了一個要求。

根據2008年娛樂週報(Entertainment Weekly)的採訪,母親Andrea加以詳細描述了女兒的要求:「從納許維爾回來後,她發現自己需要做點改變,這也是她後來想學吉他的部分原因。現在她十二歲了,她認為一把十二弦吉他非常酷。不過當然,我們跟她說:『絕對不行!你的手指還太小了,等你大一點的時候再來學。』好吧,結果就這樣了,永遠別跟Taylor說『什麼不能做』。她開始以一天四小時/一週六天的頻率練彈吉他;手指都長滿了繭,還會破掉跟流血,當我們幫她包紮好之後,她又會繼續彈。有好幾年她都是這樣練習的,後來當她第一次接觸六弦吉他,真正彈了起來的時候,她的反應就像是:『哇哦!這還挺容易的!』」

十四歲的Taylor(取自:https://www.nydailynews.com/entertainment/photographer-reveals-rare-photos-taylor-swift-international-star-gallery-1.2072369?pmSlide=1.2072339)

不光是勤學吉他,十二歲的Taylor在家鄉到處表演之餘,她也學習如何寫歌;事實上,多年後她順利發行的專輯《Taylor Swift》裡的〈The Outside〉便是此時寫成的。磨練自我的同時,兩年後的一次表演中,Taylor無意間得知來自紐約的Dan Dymtrow曾擔任過Britney Spears的經紀人,便與父母一起找上了他,並透過他得到一紙模特兒的合約,讓她得以擔任亞伯克朗比及費區(Abercrombie & Fitch)服飾商舉辦的新星活動的模特兒,另外能在媚比琳(Maybelline)美妝公司的唱片選集中放上一首自創曲,以及多次與唱片公司接洽。幸運的是,Taylor帶著幾首自創曲參加RCA唱片公司舉辦的表演,不但吸引了公司的目光,更因此簽下一張發展性合約;而她與母親也較以往頻繁來往家鄉和納許維爾。並與Sony/ATV Tree publishing house公司打了張以詞曲創作者發展為目標的合同,為公司歷來最年輕的簽約人。

左圖為Talylor和Liz於2010年出席葛萊美獎時的合影,右圖則為Liz Rose(取自:https://tasteofcountry.com/liz-rose-taylor-swift-co-writing/、https://musicrow.com/2017/05/liz-rose-offers-her-life-in-song-on-upcoming-solo-album/)

為了女兒進一步的發展,從事證券交易經紀人的父親Scott決定將辦公室改至田納西州,全家一同搬家過去;雖然父母沒有明說,但Taylor依然明白此舉的用意:「我知道他們要搬家的原因就是我,不過他們盡可能不給我壓力,反而說:『好吧,我們需要換換風景。』、『我愛田州人的友善。』」(註1)而在這段期間,Taylor開始與不同的詞曲創作者合作,其中最為契合的對象,莫過於後來合寫多首佳作的Liz Rose,兩人總在Taylor放學後相約進行每週一次的討論。

不過,一年過後,由於不滿意RCA公司後續的合約內容,Taylor於十五歲那年選擇解除合約、另作打算(註2)。重起爐灶的她,沒有懈怠的時間,反倒如往常那樣四處表演--只是這次地點在納許維爾。2005年,從DreamWorks旗下的唱片公司離職的高階主管Scott Borchetta,正打算成立自己的公司,處於籌備階段的他在觀賞一場在Bluebird咖啡館(註3)的演唱會時,見到當時正好有表演的Taylor,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在之後主動聯繫了她。

從左至右分別為:Taylor首次在Bluebird咖啡館表演、Bluebird咖啡館2019年的樣貌、Scott Borchetta(取自:https://taylorswift.fandom.com/wiki/The_Bluebird_Cafe、https://www.tripadvisor.com/Restaurant_Review-g55229-d513072-Reviews-The_Bluebird_Cafe-Nashville_Davidson_County_Tennessee.html、https://ethnicelebs.com/scott-borchetta)

「我當時想:『太好了!我要跟環球(註4)簽約了!』我在表演幾週後接到這通電話,Scott已經是團隊的一份子,每件事都上了軌道。他說:『我各有一件好消息和壞消息。好消息是我想簽你,壞消息是我沒有待在環球了。』因為他準備開一間新的唱片公司。」

現在看來,這個選擇有得有失(不過有哪個選擇不是呢?):冒險之處在於新公司尚不穩定,很難說是否還有明天;但反過來說,也是這樣沒有設限的工作氛圍,得以使Taylor對自己的專輯有更多的話語權。

2005年年底,Big Machine唱片公司正式成立,Taylor成為了第一批與之締約的歌手,其父親更買下了公司3%的股份作為支持;於是,她開始著手首張專輯。起初,專輯製作人由Robert Ellis Orrall擔任,但過程中又做了幾次更動;最終,Taylor屬意早期為她錄製試聽帶的Nathan Chapman,儘管後者未曾製作過專輯,不過憑藉之前合作的經驗,兩人共有的默契,Taylor相信對方正是合適的人選。

從左至右分別為:Robert Ellis Orrall、Nathan和Taylor於2009年美國鄉村音樂協會獎(Country Music Association Awards)的合影、〈Tim McGraw〉單曲封面(取自:https://atwoodmagazine.com/reog-robert-ellis-orrall-interview-2021-467-surf-and-gun-club/、https://ew.com/article/2016/06/19/taylor-swift-tim-mcgraw-turns-10/、https://taylorswift.fandom.com/es/wiki/Tim_McGraw_(canci%C3%B3n))

在專輯正式發行前,先上路的是於隔年6月推出的首支單曲〈Tim McGraw〉;為了宣傳新作,Taylor採取不同於以往常見的作法,像是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巡迴演出(一般時間為六週)、和父母一同架設並經營個人網站及MySpace,經常與粉絲互動,甚至是採納他們的意見調整專輯的曲目(〈Our Song〉即是因此收錄其中);另外,由於公司規模小,Taylor還必須跟母親協助員工分裝CD,親自送往電台。

〈Tim McGraw〉由主敘者回想起兩人曾相愛的過往,而彼此對鄉村歌手Tim McGraw的喜愛,則在告別後每個聽其音樂的當下,再度觸發那段美好。作品既有鄉村樂的敘事性歌詞,融入流行樂的要素卻不顯突兀,並由青春期少女的視角出發;種種表現之下,不僅獲得樂評的盛讚,而單曲排行同樣不俗,更悄悄開拓了另一潛在客群--聆聽鄉村樂的年輕女孩;除卻這些,其實此作同樣約略勾勒出專輯《Taylor Swift》的面貌。

《Taylor Swift》專輯封面(取自:https://www.lazada.com.ph/tag/taylor-swift-album-cover/)

《Taylor Swift》於同年10月問世;專輯曲目大部分由Taylor和Liz共同寫成,其中三首由Taylor一人所作,唯一的例外〈A Place in This World〉則是她與Angelo Petraglia及原製作人Robert合寫。一如先前對〈Tim McGraw〉的印象,專輯在保有聽眾熟悉的調性之餘,亦注入了新意;熟悉的地方在於前述的音樂風格,嶄新之處則是加入了網路的使用--相似卻又有些陌生的誕生方式,似乎讓我們認識Taylor Swift這位新星的同時,也預見新的世代來臨。
從Taylor出道以來,雖然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卻總不乏有將其作品及交往對象聯想的臆測,或認為她的格局不夠大、抑或是評斷她不過是嫻熟寫歌的技巧,而稱不上藝術家等聲浪。然而,這些說法似乎有些武斷,誠然Taylor經常書寫感情之事和自身的想望,但這並不代表她僅侷限於此;而且考慮到她的成長背景,再看回Taylor如何從中轉化創作能量,之間是有很多值得討論的。

相較於其他,Taylor的發展其實算是順遂:她出身良好、外在條件出色、家庭經濟寬裕,而一路走來雙親都很支持她的夢想;她唯一要的是對自我的期許,以及付諸實現的能耐。所以,在此情況Taylor遇到的困難,除了要求自己精進的責任,事實上更多是源自外面的世界;搬至納許維爾後的中學生活,並非如常人所想的那樣多采多姿,在2015年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的報導裡,曾引述她就讀亨德森維爾高中(Hendersonville High School)時的格格不入:「我是那種沒受邀參加派對的女孩。我的朋友變成了站在一旁談論我的那些人。」

2007年,Taylor於美國鄉村音樂學院獎 (Academy of Country Music Awards)的後台(取自:https://ew.com/article/2016/06/19/taylor-swift-tim-mcgraw-turns-10/)

難以交到朋友的挫折感,卻不知不覺讓她懂得觀察別人的一言一行,藉此揣摩角色心境並寫成曲子,「我在學校的時候很難熬,常不被同儕接受。大多數的時間,我都是一個人度過,有點像從外頭認識他們如何爭辯、又會和對方說什麼。他們真的不會跟我說話。慢慢有了這個認知後,我開始學習敏銳觀察--怎麼去看他們以及他們做的事。靠著觀察力,我可以在十三歲時寫出有關情愛關係的歌、又不必真的交往過。」

的確,Taylor現實的感情生活往往勾起人們的興趣,甚而影響對作品的印象,或可能誤解那全是她真正的經歷。只不過,無論歌曲是真實的經驗與否,親密關係的各種面貌與變化,實在有很多得以表現或需要學習的地方,Taylor的創作同樣如此;當我聆聽Taylor每首關於愛的歌曲,試著去瞭解,才發現她其實是將不同階段得到的靈感及體悟,從純真到世故的心境寫進歌內。

而以上這些,當然都能在《Taylor Swift》中見到。正值年華初綻,Taylor以近似口述的詞描繪著成長及愛的本身--作品一方面灑落青春的天真爛漫,另一方面透露幾許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早熟;由〈Tim McGraw〉起始、〈Our Song〉收尾的十一首歌曲裡,她以三首歌曲交代了成長:〈A Place in This World〉對立足何處的迷茫,〈The Outside〉談到在同儕中、身為局外人的感受,並在最後用〈Tied Together With A Smile〉作為警惕;同時,Taylor也談論著愛:好比說,同為暗戀的〈Teardrops on My Guitar〉和〈Stay Beautiful〉,兩者的心境便是截然不同,前者帶點苦澀、後者則愉悅翩然;滿是熱戀甜蜜的〈Our Song〉;〈Picture to Burn〉、〈Should’ve Said No〉有著年輕女孩反擊負心人的自信,但〈Cold as You〉卻又盡顯世故;〈Mary’s Song (Oh My My My)〉則是浪漫的鄉間故事。

整張專輯予人寧靜祥和之感,並不時點綴明亮活潑的樂符;作為初試啼聲之作,《Taylor Swift》不失為一個良好的事業開端,儘管專輯僅有入圍當年美國鄉村音樂學院獎 (Academy of Country Music Awards)的年度專輯(Album of the Year),卻贏得了最佳新人女歌手(Top New Female Vocalist)。而在Taylor後來的兩張專輯《Fearless》和《Speak Now》,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風格及路線--鄉村流行的完美結合、網路的運用、年輕世代的風潮,以及最重要的,Taylor本身寫唱的魅力。

〈Teardrops on My Guitar〉單曲封面(取自:https://taylorswiftmusicworld.com/albumlyrics)

回到2007年,此時的Taylor已分別推出首支單曲與專輯,緊接在後的則是第二支單曲〈Teardrops on My Guitar〉;如果說,先前發行的〈Tim McGraw〉是細膩回味的詳載,那麼〈Teardrops on My Guitar〉便是純然私密的體會。

比起同張專輯其他與Liz合寫的曲目,〈Teardrops on My Guitar〉無疑展現較多Taylor的個人色彩,甚至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名字Drew,確實是真有其人。

成為亨德森維爾高中新生的那年,由於座位鄰近,Taylor因此跟隔壁座的男同學Drew Hardwick變成好友,彼此相談甚歡。

兩人可以說是無話不談,分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除了一件Taylor未曾吐露過--她對他的戀慕。

當然,對於她的守口如瓶,Drew毫不知情(但Taylor曾打趣自己把這份暗戀寫成歌,應該不算秘密了),依然經常找Taylor談他自己最近喜歡的一個女孩。

「我以前真的好喜歡他,這個每天會坐在那裡找我--聊別的女生--的男生。他常說她多漂亮、人多好多聰明,然後是那麼完美。我就坐著聽,沒有一次我說「噢!我很替你感到高興。」是真心的。我覺得這首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看到我怎麼用歌曲表示我的感受,有時候就是沒有別的方法;而且我不怕把名字寫出來。我愛這首歌是因為它的真誠和脆弱。」

表演時間跟場合如影片標題;還很青澀稚嫩的Taylor,不過言談舉止大方且自信,風采令人折服

就各方面而言,〈Teardrops on My Guitar〉相當單純,不管是樂器的選用或是歌唱的題材;但,正是如此單純,恰能襯托出當中強烈的情感。緩緩推展的弦聲開場,透過Taylor甜美純真的歌聲,帶出的是那份純純的喜歡,她傾心的男孩是多麼美好,而與他共處的每一刻都令她雀躍;只不過,交談時的她不得不強顏歡笑,因他眼裡所見的全是另一個女孩。隨著班卓琴與小提琴聲響交織,苦澀的滋味亦逐漸擴大,她僅期盼他口中的完美女孩能好好把握他;後來,她接受了他的渾然不覺,卻不明白何以心痛,此時激昂的打擊樂響起,凸顯了她亟欲撫平情緒的脆弱。歌曲最後以一句「Drew看著我,我只好微笑不讓他發現。(Drew looks at me, I fake a smile so he won’t see.)」,以及幾聲撥弦後的餘音收尾,彷彿那些灑落在吉他上的淚水,終究會隨時間而慢慢乾去。

從左至右分別為:Trey Fanjoy、Tyler Hilton,以及〈Teardrops on My Guitar〉的一幕(取自:https://www.treyfanjoy.com/about/、https://en.wikipedia.org/wiki/Tyler_Hilton、https://zanylady.blog/2018/04/02/taylor-swifts-music-video-love-interests-where-are-they-now/)

就連此作的音樂錄影帶都同樣迷人,導演Trey Fanjoy和男主角Tyler Hilton皆是在〈Tim McGraw〉共事過的夥伴,製作過程可說是相當順利;特別是Taylor曾針對拍攝構想提出意見:「我們有了這個想法,因為你在影片裡看到的差不多就是這首歌發生的事。我們原本想讓影片多點城市風格,但後來選擇回到原點;我想要製作一部和歌曲相符的影片。」結果證實這個決定是對的:畫面跟配樂相得益彰,也因此獲得當年度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 )中最佳新人(Best New Artist)獎項的提名。

〈Teardrops on My Guitar〉初發行之際,經常為Taylor所表演,然近年來幾乎不見於歌單中,實屬可惜;只是轉念一想,少唱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心態的改變,這樣一首關於未能成真的年少暗戀的作品,對已然成長、並經歷許多的歌者來說,其實比較適合留給當時的青春去歌唱;也或許是其他限制,畢竟演唱會的時間大多固定,而能選唱的曲目數量不少,很難每首兼顧。

但無論原因為何,總有那麼一首歌的時間裡,我們所聽、所認識的,正是當年那背著吉他留起蓬鬆波浪金髮,並唱出自我的鄉村女孩;不若〈Teardrops on My Guitar〉中為情所傷的形象,現實中的她以堅定的步伐踏進樂壇,從此在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2008年專輯《Fearless》的國際發行版收錄了此作的混音版,多點繽紛的元素一樣動聽

註1:當時Andrea其實相當擔心,她曾表示最糟的情況就是:萬一沒有結果,可能得讓女兒背負著不必要的愧疚或壓力。所以,Andrea優先選擇納許維爾郊外的學校,同校的學生也不會是製作人或唱片公司的小孩,避免讓Taylor感到必須成功的壓力;此外,她和丈夫提醒女兒做這些都不是為了要她賺取家用,或去實現雙親的心願。

註2:兩方爭執的內容大致為:Taylor希望能盡早灌錄專輯,選用自己創作的歌曲;但RCA公司建議她等到十八歲再錄製首張專輯。這也導致了和經紀人Dan Dymtrow的官司,因為違反契約。

註3:Bluebird Cafe位處納許維爾的北方,是一間鄰近音樂街(Music Row)的音樂酒吧;於80年代成立初期原是預定作為能邊享用美食、邊欣賞現場表演的餐廳,後來卻演變成開放歌手/詞曲創作者舉辦演出的夜間酒吧。至今已有不少鄉村樂手都曾在此表演過。

註4:DreamWorks唱片公司於2003年賣給Universal集團。

Teardrops on My Guitar(詞/曲:Liz Rose/Taylor Swift)

Drew looks at me, I fake a smile so he won’t see
That I want and I’m needing everything that we should be
I’ll bet she’s beautiful, that girl he talks about
And she’s got everything that I have to live without

Drew talks to me, I laugh ’cause it’s just so funny
But I can’t even see anyone when he’s with me
He says he’s so in love, he’s finally got it right
I wonder if he knows he’s all I think about at night

He’s the reason for the teardrops on my guitar
The only thing that keeps me wishing on a wishing star
He’s the song in the car I keep singing, don’t know why I do

Drew walks by me, can he tell that I can’t breathe?
And there he goes, so perfectly
The kind of flawless I wish I could be
She’d better hold him tight, give him all her love
Look in those beautiful eyes and know she’s lucky ‘cause

He’s the reason for the teardrops on my guitar
The only thing that keeps me wishing on a wishing star
He’s the song in the car I keep singing, don’t know why I do

So I drive home alone, as I turn out the light
I’ll put his picture down and maybe get some sleep tonight

’Cause he’s the reason for the teardrops on my guitar
The only one who’s got enough of me to break my heart
He’s the song in the car I keep singing, don’t know why I do
He’s the time taken up, but there’s never enough
And he’s all that I need to fall into

Drew looks at me, I fake a smile so he won’t see

如果這篇文章有娛樂到你的話,可以幫我拍個手,滿足筆者的小小虛榮心唷!1~10下:代表文章還算不錯,看完後有增廣見聞
11~20下:代表喜歡這個題材,希望能多幾篇類似的文章
超過21下:代表是位忠實讀者,讓我努力寫文來回報你的支持與鼓勵

--

--

李欣蓉
Living In The Past

喜愛西洋70年代歌曲、閱讀和藝術史,認為文字的力量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