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

L
通靈系少女的自言自語
Aug 3, 2023

老了一歲。

一直跟自己說要等到結果公佈再發文。好像莫名其妙很有自信一樣,關於上一篇提到的計畫申請。五月底交出去之後先度了一個月的假,回來之後進入找工作的哎呀哎呀模式,一邊在「如果我有拿到計畫我就會有自信很多」,一邊又在「放這麼多期望到時候沒拿到不就慘了」中間徘徊。不知不覺等待結果就變成生活重心,而原本他們是要等到八月初才公布結果。最後居然在七月的最後一天!!!!!!!!

前一天睡覺前才轉變成「搞不好我根本不是他們要找的人,我的方向可能跟他們期望的完全不一樣,這樣沒拿到也是合理的」的自我安慰模式。防衛機制開好開滿。問郭先生我的工作是不是很奇怪,像是自己創造一個未知的空間然後用焦慮折磨自己。不申請就沒有這些糾結。
郭先生說,我覺得你會拿到,不過我秋天也要開一個計畫,叫做漂亮衣服的計畫,你可以申請,獲選人可以買一件漂亮衣服。
我:我有符合申請資格嗎?
郭先生:漂亮的女生都可以申請。
我:需要推薦信嗎?
郭先生:男朋友或是絨毛娃娃都可以寫。
我:要交報告或成果發表嗎?
郭先生:你要寫一張感謝卡片。
不過你們不用申請了,獲選者應該已經內定了❤

然後睡醒刷信箱就看到結果了。把自己嚇一個魂飛魄散。頭暈目眩然後有點開心。開心之後開始讀合約。結果讀錯了把自己又嚇了一整天。煩惱這個煩惱那個。是開心的事情啊,為什麼自己就是會自虐式的要把一切都想成最糟的情況呢?到了晚上心很累的又讀了一次之後才發現,還沒有被咖啡活化的早晨的大腦是連母語都有閱讀障礙的。為自己悲傷。

下週要進行面談,感覺非常神奇,每個人會被安排15–30分鐘和計畫主持人討論細節,確定都了解並願意簽約之後才會簽下去。傳說還會有獲獎證明。那就等談完確定要簽了再來分享申請細節。

於是回到哎呀哎呀的找工作模式。大概也可以把這個稱為自己嚇自己的階段。畢竟身邊也是真的有人畢業之後真的找不到工作的案例。而自己也還沒確定好之後到底要幹嘛。只知道現在要死皮賴臉的叫老闆養我到我有工作。雖然畢業論文也還不知道在哪裡。整個人生就像孔明鎖一樣一個套著一個全部扭在一起。看了一下CV,又看了一下CV。找人看了一下CV,又找人看了一下CV。然後開始找人聊天,聊完之後和自己聊。但就還是不敢丟出去:)

總覺得再擺一下搞不好CV會更漂亮啊,就算知道這個東西是不會擺著擺著變醜的。可以找到很多理由阻止自己。像是哎呀還是問一下那個老師好了,不過那個老師正在放假,得等他回來。一邊又擔心滾動式徵才的實驗室工作會被先搶走。

半逼著自己去聯絡不認識或是不太熟的人也是蠻有趣的。和這些平常生活圈不會重疊的人聯絡真的可以獲得很多很神奇的資訊。而當然,同時你也會好奇那些好話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論是稱讚你或稱讚他們自己的老闆﹔)到底是不是場面話。別人不願意點破你的缺點和弱項也只是因為沒有必要,非親非故的。

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呢?要多大聲的說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呢?充滿自信地說出來會不會看起來很可笑?萬一最後並不是這樣發展呢?可是說出來會不會好像就比較可能發生?

算是正式面對自己的冒牌者症候群了。沒想到爆發的時間點居然是在博班快要進入末期。強烈的感受到自己對每一個人際互動都畏畏縮縮、過度思考。擔心如果展現出自己的樣子就不會被喜愛,又或者應該多揣摩對方的心態。每天都覺得大腦好累。同時知道這樣討好的心態會失去自己的特質和魅力。
前陣子的狀態大概是查個博後資訊五分鐘就會覺得被鋪天蓋地的焦慮淹沒,必須要關掉視窗起來走一走哀號一下才有辦法隔天繼續。自己這個軟弱的狀態到底有沒有辦法好好找到工作呢?一定要被別人亂電一通才會覺得自己的本質有被看見嗎?如果現在認識這個人之後又覺得想換方向要拒絕呢?如果聯絡這個老師但她介紹的實驗室我不喜歡會不會不好意思?萬一最後其實畢不了業怎麼辦?這樣聯絡其他老師我老闆會不會覺得怪怪的?
變得比較像是社交恐懼。

說來說去也就偏向無病呻吟。

而就算是又拿到一個計畫也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只是話說得好聽。會不會因為終究不能申請美國的計畫而只被當成一個旁邊玩沙的小孩子。

一切的幸福都好短暫。

度假這個東西的有效期限也真的很短。我的心靈狀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摧殘得好像假期沒發生過一樣。而說真的度假也好累,用度假來稱呼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其實並不正確。畢竟拖著一個不會說日語和中文的人(i.e., 郭先生)在台灣和日本行走四週並不是甚麼娛樂性太高的活動,至少對我來說。這麼長時間的相處真的對任何關係都不健康。再加上所有人所有資訊都要先到我這邊再轉介(?)作為一個總機我是很不快樂的。
因為會接收到很多不是給我的訊息,自我價值好像莫名其妙的就下降了。又或者一坨人在講話和討論的時候很難每一句都翻譯,然後就會變成很想責備對方你為甚麼不知道我們在說甚麼XD
再加上發現原來對方對你從小到大喜歡的食物過敏。對吃貨(我)來說不能好好一起坐在餐廳吃飯對一段關係真的也是很傷。
也是得花一段時間好好討論溝通之後代謝才能走出來。度假比不度假還累。文化衝擊到底是衝擊誰。

總之經過這個莫名奇妙的旅程,關係好像又昇華了一點。還真的都是血淚換來的。經營關係真是一門學問。第一次寫實體驗到成長背景差距帶來的影響。好奇相同語言相同文化背景的大家平常吵架都吵甚麼。

庸庸碌碌。

於是想來說點不一樣的事情,像是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又或者是未來一年對自己的期許。

如果說過去一年最厲害的事情是什麼?大概是在美國混得夠久了以至於終於可以覺得比較舒服的利用美國的醫療系統調解自己的不適。以第二語言進行諮商還是有被療癒到的感覺也是相當神奇(至少不是被自己尷尬到)。
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想翻一個白眼說到底為什麼一切都一定要用這麼正向的心態面對。看見一些不美好的事情並以此借鑑讓自己進步的價值和想法難道就不應該被鼓勵嗎?會不會現在我們以為的自我成長其實都只是被西方想法洗禮過的結果。我到底應不應該放過自己。所謂的快樂是不是只是自我放縱?

擔心害怕失去是因為害怕失去之後別人看自己的眼神變得不一樣還是會對自己失望?對自己失望的原因是不是因為環境帶來的枷鎖讓自己督促自己好像要在某些時間達成什麼?自己以為豁達幸福的生活是不是只是錯覺?其實還是活在和別人比較或是想被羨慕的不成熟的想法裡面。自己到底是什麼?

明明幾年前可以好好論述這些成長過程中的糾結不會有停止的一天。他只會向神魔之塔打完幾個島之後再進入下一階繼續進行。可是我現在好希望看見那個虛假的盡頭。

未來一歲希望自己可以在事業和剩下的生活裡面找到平衡,並在小事裡面給自己鼓勵。無法仔細思考這樣的願望和前面糾結的自我懷疑有沒有衝突。但總得做點什麼。

最後,身邊的朋友在感情裡面浮浮沉沉來來去去起起落落。以至於我也開始聽一些線上交友的podcast XD
聽著聽著便覺得是啊這種交友的心態和在工作上認識新的人還有找工作真的是一樣的。還是得設一些邊界感像是你到底想做什麼和價值是什麼。偏離自己多遠就要果斷的說NO。就算工作條件再好(對方再帥)。
就像陳果的好的愛情裡面說的,人啊,認識你自己(大意)。得認識自己和真實面對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之後才有可能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在尋找自己想要的但一直很不順利那就可能是,沒有真的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可是如果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不能找工作了嗎?喝風終究是不會飽的。只期待在一次一次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有慧根的釐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適合什麼。

平平淡淡的要開啟畢業計畫了!

後記:寫這篇的時候一直在思考自己用中文敘述的能力有沒有下降。前陣子和其他母語不是美國的朋友聊天,聽見大家說自己逐漸失去用母語寫作的能力。聽了很是感傷。雖然英文可以某種程度讓我釋放一些情緒和感覺,它終究和我的連結與中文和我的連結是不同的。我還是會想出一些用中文講好好笑然後不知道怎麼翻成英文讓其他人笑的笑話。在波士頓街頭聽著中文歌走路還是會有恍然身邊的人怎麼都是外國人的臉(?)。如果失去用中文講故事的能力。我還會是我嗎?變成像是從英文文法翻譯過來的中文還是中文嗎?我不知道。

--

--

L
通靈系少女的自言自語

台灣人。相信酒精是通往內心大門的鑰匙。暫時長期居住在波士頓。主業為娛樂老闆,副業為研究生。希望有一天可以寫出人類看得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