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一個和你在人際關係中的行為習慣息息相關的心理學理論

--

Photo by Pablo Merchán Montes on Unsplash

從和讀者的交流中,我發現有很多朋友對心理學中的依附理論(attachement theory)十分有興趣,尤其對於嬰兒時和媽媽之間建立的依附類型(attachment styles)對長大後人際關係發展的影響尤其感興趣。提起依附理論,有幾個心理學家及理論是必需被提及的。

Harry Harlow和「猴子媽媽實驗」

行為學派認為育兒就像訓練動物一樣,只要在適當的行為後給予獎勵,那麼我們就能塑造他們的行為。而育兒的重點就在於食物,因為它是一個最直接的獎勵。

在1950年代開始,行為學派學說越來越為人詬病,因為它將人類當成一部沒有內在思想的機器。Harry Harlow (1905–1981)在1960年代做了一系列非常經典的猴子實驗,徹底反擊了行為學派的思想–哺乳類動物的成長不能只有食物,比食物更重要的是情感需求及身體接觸(emotional bonding/physical contact)。

Harry Harlow和他的「替代猴子媽媽實驗」

Harlow將新出生的猴子關在一個籠裡面。而籠裡面有兩個假的「猴子媽媽」,一個是用金屬做的但手上拿著奶瓶可以提供食物給猴子BB。另一個是用軟綿綿的毛巾包裹著的「猴子媽媽」,但這個「猴子媽媽」並不會提供任何食物。大家覺得剛出生的猴子BB憑著天性,會選擇爬到冷冰冰的卻提供食物的金屬媽媽那裡,還是沒有食物卻軟綿綿很舒服的毛巾媽媽那裡呢?

結果我們知道剛出生的猴子BB會選擇去沒有食物卻軟綿綿很舒服的毛巾媽媽那裡。這個實驗顯示出一個重點,在哺乳類動物的成長中,情感連結(emotional bonds)是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被愛被關心被撫摸被擁抱,這是DNA給予我們的特徵。這也解釋了很多小朋友很喜歡抱著毛公仔/毛巾睡覺的現象(家裡的寵物貓寵物狗也是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Harlow的實驗中當毛巾媽媽是真媽媽的猴子BB長大後都發展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及社交障礙。這是由於毛巾媽媽如終是假的,不能給予真正的emotional bonds。

John Bowlby 的依附行為理論

Harry Harlow認為依附基於一種讓人舒適的觸感(contact comfort),而另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John…

--

--

Dr. Lo, Ph.D.(H.K.), CPsychol (BPS)
Dr Lo Psychology 達樂心理

Ph.D. in Psych (H.K); Chartered Psychologist (BPS); Founder of Dr Lo Psychology 達樂心理 (IG: @drlo.psychology @drlo.purpose.co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