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嘉義看玉山

給那個拋下我們去雲遊四海的好朋友 L

Bûn-Him
聞悉與世界
2 min readMar 6, 2019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峻山生美水,自古而然。面對聖山,他孕育了台灣命脈,土地的溪流。陳列老師受邀至玉山駐山寫作,從上山到下山,到廿年後的今日。

曾經看山是山,山下的遙望,山的意義只是地球上矗立的一隅,上山之後,熟悉岩層,結識花、草、樹木和鳥類,從此而後看山不是山,無論面對山上的動者或靜者,皆成學名和其特性,在大自然生態教育若干年的洗禮後,看山還是山,山的定義成了神聖的象徵,山的存在融入了生命。

在近兩百張的玉山圖片中,我看到了玉山的雄偉壯麗,也看見了那富士山民族的褻瀆,流亡政府的愚痴。無言的玉山,台灣的溫厚。

2019年小年夜早晨從興業東路看玉山

這週開始連續濕冷又雨綿綿的天氣,幾百年沒聯絡的 H 打來說:「記得嗎?我們曾經有個朋友,總會在這樣的日子裡窩在電腦前為賦新詞強說愁。」我想,一定是天妒英才!2015 年杜鵑颱風後再也不見你的身影,一月份時剛好有機會去了趟東海岸,看到你失聯的那片海洋和綿延山脈,不禁想著,你啊,連躲起來不想見人都要這麼瀟灑,還獨自享有了這麼美麗的海岸居所!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吹過所有的全部,還有我們所有人滿滿的思念。

「今年上一趟玉山吧!他一定還在那等我們!」我說。

如果你喜歡就按拍手、分享加Follow,但如果你不喜歡我還是會繼續寫 😜

--

--

Bûn-Him
聞悉與世界

肉鬆老司/雲端中毒者/前端工程師ed。2015年一腳踏入教育領域,從事兒童軟、硬體程式設計及STEAM跨領域相關教學。喜好東南亞的閒逸生活,嚮往歐洲的典雅景致。萊卡鏡頭和摩卡壺是五官的靈命日糧。沒什麼臉皮,但還是可以在主流社會偽裝得不錯的非主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