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踏查旅遊日誌《第一天》

Day1 台北→金門→後浦→古寧頭→警光會館

Bûn-Him
聞悉與世界
9 min readMar 9, 2019

--

(左圖)松山機場(右圖)金門上空

6 月 1 日星期五,早上 6:30 台北飄著微雨,從松山機場集合報到托運行李,隨後搭乘接駁車到停機坪登機,是一台可容納 70 個乘客的 ATR-72 螺旋槳客機,這是目前國內航線大量使用的機型。起飛後,多雲厚重的天氣只能微微的看到左側的山脈。

直到接近台中盆地時,經坐在座位後方的組員皓陽提醒,我們正經過大甲溪、清泉崗機場、彰濱工業區、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ARTC 的測試跑道,並且修正航線,往西邊前進,沒記錯的話這跟以前飛澎湖的路線是一樣的。接著又在 8:45 左右,於澎湖附近修正航線右轉直衝金門,最後於 9:15 降落抵達金門航空站。

領完行李後,進行租車等事宜,等到真正要出發離開機場領機車時,已經是 10:10 分了,接著我們又花了 15 分鐘從金門航空站移動到金門鎮總兵署前的廣場,停好車以後,便開始今日後浦踏查的行程。

金門航空站到後浦的路線紀錄。
(左圖)模範街(右圖)金門縣商業會

金門縣商業會

第一站是金門縣商業會與前方的模範街,後浦是金城的古名,位於金門西南邊,是金門人口最密集的城鎮,也是政治與經濟中心,早在唐宋時期就有相當的規模,在清康熙年間更成為政治與經濟的中心,也難怪 1916 年時,金門縣商會選擇在此建立商會會館。

模範街

而模範街則是 1925 年由當地商會集資興建而成,總共有 32 間紅磚連棟式洋樓,參考南洋的五腳基風格,有作為其他街道模範的用意,故稱為「模範街」。有趣的是街上兩側各被插了整排的國旗和五星旗,據說是 2018 元旦才放上的裝置藝術,目的是要吸引觀光人潮來拍照打卡。

(左圖)和記油條店(中圖)邱良功母節孝坊(右圖)石仙姑風獅爺

和記油條

接著往莒光路上的「邱良功母節孝坊」前進,中途經過菜市仔路上的「和記油條」時,老師請大家一人一條現炸的油條邊走邊吃,外表看起來軟軟的,吃起來卻很紮實有嚼勁,和臺灣加了硼砂的油條那種外酥的口感不太一樣。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朝嘉慶 17 年(1812年),是臺灣地區規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貞節牌坊,從牌坊上看到「之妻」、「之母」可見古代的女性皆是以丈夫和子為貴,就連用盡一生寡節被褒揚時都還不能單純的放上自己的名字。牌坊的基座有八隻風獅爺,其中一隻被漆成彩色的樣子,後來查了資料,據說是因為這隻石獅的位置可以接受到日、月光的照射,因此有人說這隻是邱良功母的顯靈,所以漆上色彩並且裝飾,更尊稱為「石仙姑」。

沿途的店面

沿著街道走回「金門鎮總兵署」,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的藥房、布店、鞋行、服飾行、理髮院以及雜貨店。充滿歷史感的招牌與建築,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與喧嘩的遊客,但仍穿插不少為了轉型,而新立的招牌、店家,可見時代變遷下老街為了因應生計所做的改變。

金門鎮總兵署

金門鎮總兵署

「金門鎮總兵署」是四進兩廊的閩南四合院,原本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在康熙廿一年(西元 1682 年)總兵署從金門城遷到此處,後來甚至是金門縣公署、金門防衛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等政府機關都曾駐紮於此處,可見此地區曾為政治中心的重要性。裡面有許多跟衙門有關的展示,甚至還可以到地下室看清代軍法的刑具與牢房,裡面的犯人栩栩如生,一不注意轉身就會被嚇到。

邱良功古厝

邱良功古厝

下一站來到浯江街上的「邱良功古厝」,從外觀看已經是被修建翻新的閩式建築,裡面仍可見到聖旨、古井與文物,但有些區域並沒有開放,所以無法走完完整的參觀路線。

將軍第

接著是浦北路上的「將軍第」,是清代被誥授為武顯將軍的盧成金的府第,蓋立此處時,正好家裡有婚事,從門外四個大囍字可見當時想表達雙喜臨門之意。裡面廳堂的神桌上方還可以看見皇帝所賜的「皇恩誥命」匾額和聖旨龕。

(左圖)將軍第(中圖)許氏海界碑(右圖)標記小吃店

午飯時,經市場攤販的介紹,來到「標記小吃店」,點了碗金門麵線,不像臺灣的勾芡和重口味,白麵線配上一顆蛋、青菜和肉與魚漿製品,簡單好吃。接著就集合移動前往古寧頭囉!

北山海堤與鱟保育區

北山海堤

下午來到古寧頭,第一站是北山海堤,但剛好是漲潮的時間,所以沒有看到石蚵田,反而因為輕易地就能看到彼岸的廈門還有手機自行出國而感受到兩地的距離之近。在一旁的海灘上撿到鱟的殼,原來從北山斷崖到北山海堤,再往南延伸到烏沙角碼頭都是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育區。

(左圖)北山播音牆(右圖)北山斷崖

北山播音牆

接著移動至北山播音牆,是戰地時期用來打「心理戰」喊話用的,看到牆上48個圓孔塞滿了喇叭,據說聲音能夠傳至25公里遠,想必當時駐守在此處的軍人耳朵一定快聾掉了。

北山斷崖

一旁不遠處的北山斷崖,是當年古寧頭戰役時,國軍包圍共軍獲得勝利的地方,如今猶如一面紅牆仍矗立在此海岸旁,不難看見其險峻的地形。對照於後來在古寧頭戰史館內的「崖下俘虜」油畫,腦海中不斷浮現著這段可歌可泣的戰役。

古寧頭戰史館,中間圖為「崖下俘虜」油畫

北山古洋樓

離開古寧頭戰史館後,來到地處北山村入口處的古洋樓,這裡因為位置的關係,以及這棟兩層樓的洋樓是當時村落中唯二之一高的建築物,因此在古寧頭之役時,曾經淪為共軍的指揮所,老舊的牆垣上保有當年交戰時遺留下來的槍砲彈孔痕跡,是激烈戰爭的歷史見證。

(左圖)可見許多槍砲彈孔痕跡 Photo Credit: 謝宜彊(右圖)我負責講解的北山古洋樓 Photo Credit: 朱丰中

雙鯉古地關帝廟與水尾塔

「水尾宮(雙鯉古地關帝廟)」是古寧頭地區的守護神,建立於清乾隆年間,而此地正是雙鯉抱珠風水中的明珠。附近一樣建來鎮水的「水尾塔」,在其建立後,當地就不再生水患,如今因為慈堤的興建,外海的潮水不會再淹進雙鯉湖,因此「淹水淹過石塔,金門就會淹水」的傳說就真的成為傳說了。

雙鯉古地關帝廟
水尾塔 Photo Credit: 張素玢老師

李光前將軍廟

等待晚餐前,我們抓緊時間順路到李光前將軍廟,這間是為了紀念在古寧頭戰役中奮勇殺敵、壯烈犧牲的李光前團長而建的祭祀廟宇。也順便在廟庭開了簡單的檢討會議,讓後面幾天的行程更加順利。

聯泰餐廳

晚餐到聯泰餐廳用餐,是同組成員凱平推薦的餐廳,第一次吃到「宴菜」,是一道在金門無論壽宴、喜宴、大小宴都會出的一道菜餚,非常特別。飯後便回到警光會館住宿,盥洗、做簡單的日誌紀錄、夢周公去,結束充實的第一天啦!

(左圖)廟前的衛兵人像(中圖)中華民族國民教育三字歌(右圖)主神李光前將軍塑像身穿草綠色軍服、戴著青天白日帽徽的軍帽

修這堂課時是去年(自以為的)讀書生涯最後一學期,於是跨校選課跑去跟一群台史所的同學們出門踏查。雖然事前的研究書目、文獻閱讀和各種工作坊就燒死了我大部分的腦細胞,不過過程中的收穫真是如預期中的滿滿衝擊,也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好好的了解了這些過去在課堂上不曾被講述的歷史,尤其是金門,若不是因為這堂課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踏上的土地。重思這段被遺忘甚至不被瞭解的歷史,透過史料的閱讀、史蹟的踏查,學習面對與建構那些戰地所留下獨特遺產的觀點,作為成長前進的基石。

如果你喜歡就按拍手、分享加Follow,但如果你不喜歡我還是會繼續寫 😜

--

--

Bûn-Him
聞悉與世界

肉鬆老司/雲端中毒者/前端工程師ed。2015年一腳踏入教育領域,從事兒童軟、硬體程式設計及STEAM跨領域相關教學。喜好東南亞的閒逸生活,嚮往歐洲的典雅景致。萊卡鏡頭和摩卡壺是五官的靈命日糧。沒什麼臉皮,但還是可以在主流社會偽裝得不錯的非主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