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企劃3.0

行銷資料科學
Marketingdatascience
4 min readSep 28, 2020

--

「行銷管理」從過去的「生產導向」與「產品導向」、發展到「銷售導向」、「行銷導向」,後來再進入到「社會行銷導向」。而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每個不同產業裡的企業,都需要不同的行銷企劃,才能將自己的產品、服務和理念推展到消費者的手上。隨著環境改變、消費者改變,企業也雖之跟著改變,而行銷企劃也從1.0版演進到3.0版的時代。

不久前,和幾位儲備幹部分享「行銷企劃」的演進歷程(這個演進是個人自己歸納的,並未經過研究驗證)。先與大家玩了一個小遊戲,請大家針對以下某行銷企劃的任務進行思考:現在許多人想從事網路和社群媒體行銷的相關工作,如何發展出「網路行銷課程的學習地圖」,以利之後課程產品的開發,請大家回饋具體執行的做法。

首先,有部分同仁們提到,可以見賢思齊,先參考同業如何規畫課程;或是參考線上課程平台上,相關課程的銷售狀況;還可以對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另外,或是參考網路行銷的書籍架構…等,之後,再歸納出學習地圖。

這樣的做法確實可以發展出一個學習地圖,但「如何證明這樣的學習地圖是有效的?消費者真的願意埋單嗎?」幾位夥伴們回答不出來。

接著,讓我們順勢來回顧一下「行銷企劃」的演進,如圖1所示:

圖1. 行銷企劃的演進
  1. 行銷企劃1.0

早期,行銷企劃1.0的人才,通常具有基本的行銷企劃概念,並且懂得簡單的分析,知道要進行市場調查、了解如何蒐集內外部資料、能與公司不同部門進行溝通、撰寫活動企劃案、製作簡報提案給主管、籌備與執行行銷活動…等。正如同同仁們前述所回答的內容一樣。

2. 行銷企劃2.0

行銷企劃2.0的人才,已經擁有「行銷研究」的思維(在研究方法上比行銷企劃更嚴謹),而且擁有跨領域的專業知識(例如,又加上了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

以上述的任務目標為例。擁有行銷企劃2.0能力的人,會到人力資源網站上,搜尋各網路行銷職位的工作說明書與工作規範,並加以分析,找出企業求才背後網路行銷相關職位的知識、技術與能力(KSAO)。之後,再根據這些KSAO,發展出網路行銷課程的學習地圖。接著,再與應徵、面試網路行銷職位的利害關係人進行訪談,以修正及確保該學習地圖是有效的。同時在整個活動結束後進行成效的分析與建議。

從行銷企劃1.0,進展到行銷企劃2.0的過程中,能夠提升任務的「效果」(也就達成目標的程度)。如果將行銷企劃1.0版的學習地圖與2.0版的學習地圖攤開,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明確地看出哪一份學習地圖更加有效。

3. 行銷企劃3.0

行銷企劃3.0的人才,擁有「行銷資料科學」的思維。這種人不但擁有跨領域的專業知識,知道完成任務的程序,還必須透過「資料科學」的工具,提升工作的效率與效果。

同樣以上述發展「網路行銷學習地圖」的任務為例。擁有行銷企劃3.0能力的行銷人,會事先透過網路爬蟲工具,爬下各公司網路行銷職位的工作說明書與工作規範,並透過文字探勘技術,找出背後的KSAO。之後再根據KSAO發展出課程學習地圖(此學習地圖還能透過資料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並訪談各個利害關係人,以修正並確保學習地圖的有效性。

事實上,從行銷企劃2.0,進展到行銷企劃3.0的過程中,主要能夠提升任務的「效率」與「效果」。在效率方面,當資料量很大時,透過機器處理,會比透過人工處理來的有效率。在效果方面,相對於「普查」(用爬蟲爬下所有內容)透過人工「抽樣」(而且通常是非機率抽樣),會產生偏誤(Bias)。所以行銷企劃3.0的效果較佳。

然而,不曉得各位有沒有注意到,依據上述行銷企劃的演進歷程,未來的行銷企劃人員,除了要有行銷企劃的基本概念,同時還要擁有行銷研究的專業、跨領域的知識、甚至要有撰寫程式的能力,以及整合行銷研究與行銷資料科學的思維,以期能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完成整個任務。

以上,分享給已經或是想加入「行銷企劃」工作的年輕夥伴們。

作者:羅凱揚(台科大企管系博士)、蘇宇暉(台科大管研所博士候選人)

繪圖者:彭煖蘋

歡迎加入我們的Telegram獲取即時訊息!https://t.me/marketingdatascience
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獲取即時訊息!https://line.me/R/ti/p/%40cde8265r

--

--

行銷資料科學
Marketingdatascience

Marketing data science. 台灣第一個行銷資料科學(MDS)知識部落,本粉絲專頁在探討行銷資料科學之基礎概念、趨勢、新工具和實作,讓粉絲們瞭解資料科學的行銷運用,並開啟厚植數據分析能力之契機。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arketingDataScienceT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