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評價]107全 曾智揚 成本與管理會計學甲

林聖硯 Sheng-yen Lin
Martin’s Blog
Published in
6 min readAug 24, 2019

為了把會計系大二的課做個總結!

加簽

這門課的加簽順序為會計系大二→大四→大三,不簽外系的學生,我還記得當時只抽了五位同學。另外,在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會用全英文上課還會跟大家說這門課的負擔不小,但目的只是為了想要逼退一些不願意花時間在這門課上的同學。第二節課加簽完後就會開玩笑地說「終於可以不用用英文講了」,老師的幽默風趣由此顯現,而且從第一節課就可以感受的到!

先備知識

沒別的,就是初級會計學。(我認為甚至不用)

課程內容

上學期

Basic Concept of Managerial Accounting
Basic Cost Terms and Concepts
Nature of Agency Problems in Organizational Control
Job Order Costing systems
Process Costing System
Activity-Based Costing
Cost Behavior and Estimation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Master Budget
Standard Costing
Flexible Budgeting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Managerial Decision

下學期

Spoilage
Rework and Scrap
Cost Allocation and Capacity Analysis
Cost Allocation: Support-Department Cost and Common Costs
Cost Allocation: Joint Products and Byproducts
Inventory Costing
Sales Variance Analysis
Balanced Scorecard
Cost of Quality, Time and TOC
Transfer Pricing
Inventory Management(EOQ, JIT)
Target Costing and Pricing Decisions
Capital Budgeting

使用的教科書是Hongren’s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依照每年的版本調整),中文則是林蕙真老師的成本與管理會計學新論。老師在課程大綱上並沒有按照英文或中文的順序編排,有自己做了一些微調使得每週的內容更有關聯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期中期末考以外,這門課還有Group Projects和Writing Assignments(每學期兩到三次),其實是一門需要耗費不少精力的課程,但我認為這門課培養了或甚至說讓我接觸了非常多實用的技能。比如第一次的Writing Assignments,老師要我們閱讀成管會的論文並且試著整理裡面的資訊並上台發表;下學期的Group Project則是需要調查產業並整組上台使用英文報告。這些其實都是大學生想要具備但又很難實踐而取得的技能,比如在別門課用英文報告,其他老師可能會用較高的標準來打量你;但在這門課內老師則是希望不論講的好或壞,你至少有體驗到準備一次英文報告的過程。回頭審視syllabus內的課程目標,一開始以為那只是些華而不實的字眼,沒想到我們真的達成了。

涼度

這門課的涼度需要分成兩個部分來看,因為兩邊的情況相去甚遠。

第一,考試。期中期末考一個禮拜前老師會先勾好題目,考試只單純改裡面的數字而已,所以在考試上唯一需要花時間的地方就只有考前衝刺的前一個禮拜,非常的涼。另外,老師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會計師考試中,成管會這門科目算是偏簡單的,而且未來在計算成本和過帳的工作都會被電腦取代,花大量時間雕琢困難的題目、培養良好的計算能力還不如只單純了解觀念並且應用在各個層面來的好。

第二,報告和作業。上學期有兩次報告,兩次作業;下學期則有一次報告,三次作業。上學期的第一次報告是先閱讀一篇論文,找出該論文中公司的成本模式再畫海報並且上台報告;期末則是用成管會的角度下去分析公司的營運狀況,最後用中文上台報告。下學期需要預測在某一個事件發生後公司的決策會如何變化,並且比較我們猜測的決策和實際發生的情況是否相符,最後用英文上台報告。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實際上要抓到老師想問甚麼問題非常困難,老師常常只是給出模糊的指示,又會說那樣也可以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有點頭痛;加上報告又需要找同學出來討論,還有一些處理組員間溝通的問題,每次報告完後總是身心俱疲。

甜度

這門課的評分方式是,期中20%、期末20%、報告20%、作業20%、課堂參與20%。
考試不會調分但考試非常不難。

報告我不清楚老師是如何評分的,在每組報告完後他會給予一些評論從那些評論能對略知她對各組的排名;但我想依照他的寬宏大度,報告應該也是八十或八十五分起跳,不會有太低的成績。

關於作業,每次作業發回來時上面都會有零到十分的成績,那個成績就代表期末的絕對分數,也就是說拿到九分就是等於學期的九分。

最後則是課堂參與的部分,他在第一節課說要主動發問這項成績才不會是零分,但我認為這百分之二十是他拿來救大家或是拿來調分的依據。即使沒有主動發言,老師在上課時還是會不定時點人回答問題,而我那就是變相的點名和課堂參與,只要有回答到在他心裡留下印象應該不會得到零分。另外,老師也希望同學在其他組別報告時能夠提問,也暗示提問會與課堂參與成績有關聯但不清楚詳細情形為何。

總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門有趣也負擔不大的課,雖然我不喜歡這門課本身的內容卻因為老師的關係可以學到很多。另外,有一件事容許讓我小小抱怨一下,雖然老師的個性和講課的風格的確讓大家喜歡,但他上課的安排我覺得還能再改進。我選的班次是每個禮拜一早上的九到十二點,走進教室總是已經昏昏欲睡,老師通常第一節課的安排就是複習前一個禮拜所上的東西;雖然這的確是一個幫助同學學習的方法,但對會主動複習的人來說有如催眠咒一般,加上這門課的內容實在是有點無聊(或說是沒有挑戰性),總是覺得其實每個禮拜兩節課就已經夠我得受了。白話來說,就是非常非常的冗。

我上這門課的一年來的感受都是如此未曾改過,因此導致我都只是考試背背題目就上場了,課內的知識學得非常不扎實。今年暑假難得有幸獲得一間外商公司會計部門的實習後,我才開始感到後悔、才發現原來成管會學的東西在實務上甚至比財務會計有用得許多。比如許多成本面的詞彙,公司內部的transfer pricing(移轉訂價)、部門間沒有goal congruence(目標一致性)都是我在這次實習中實際遇到的;現在有點悔恨當初不花多一點時間念書、不認真一點聽課,不然應該能從實習工作中學到更多才對。

牢騷發完了,下學期也準備要開始了,祝大家都能選到自己喜歡的老師和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