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自己的能力體系 (序):做自己,先學會靠自己。

Maximus
Maximusology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n 1, 2019

想當初這篇系列文的序比《建構自己的能力體系 (一):入門 UI》還早開始寫,卻晚了好一陣子才正式完成;畢竟該篇講的知識學習相當快速直接,而這篇描述的領悟,則是長時間沈澱出來的。

曾經好久一段時間,都有種錯覺,認為跟著體制走,最後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的。那種從小萌生,有朝一日能全面發揮自己的渴望持續推動著我;我也不停告訴自己:「就快找到了。」

諷刺的是,應付著討厭的科目,一路到大學,發現自己始終都在自欺欺人。

「我什麼也沒找到。」

當時的恐慌與沮喪,可想而知。我幾乎要放棄自己;失去熱忱下,學期成績一次比一次差。還記得大二的一次期中考,我直接丟下課本,索性不讀了。

曾以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突然,我什麼都不知道了。

休學的念頭就此萌生;大二結束時,我選擇暫時離開校園。歷經將近一年的闖蕩,除了重新找回方向,心態也不再如去年般的憤懣與恐懼,得以更平和且客觀的看待人生。這篇文夾雜了這段時間以來的經歷與體悟。

[不仰賴環境塑造自己]

沒有體系是為我們個人而存在的;亦即,我們找不到百分之百適合自己的體系。

舉大學為例,每個人特質不同,卻在選科系和課程下,得硬生生地把自己塞進同樣的框架內。有些人妥協的少還好;就怕妥協太多,學得很痛苦,感覺都要失去自己了。

身為後者,我意識到與其企盼總有一日會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體系,不如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為自己量身選擇要學習的內容,設計學習的方式,還有規劃實際應用這些知識的辦法。

不抱過高的期待能在體制下找到自己渴望的;大多時候,你得自行爭取。

然而,脫離體制自學也意味著,要自行承擔困難;所有事情都得自己來。
說起來挺諷刺,長年跟著體系學習,突然走出舒適圈;最會的讀書考試,在自學的路上,反而幾乎沒什麼幫助。

想想過去,大不了就是選有興趣的課,然後就會有成套包裝好的知識給你,很輕鬆是吧?對自學者來說最基礎的學習前搜尋、組織與規劃,在剛開始步入自學時,讓我吃足了苦頭;好在重新找到的熱情持續推動下,度過了這一關。

與其期待環境能給我們想要的,積極的做法是自行獲取。缺乏系統的協助勢必會讓過程更加困難;然而若跨得過這道坎,意味著我們更不容易受到環境牽制,也更能好好做自己、發揮自己。

[擁抱不穩定性]

當然,不可否認,體系給我們一個穩定的選項。其幫助下,我們有時更容易達到期望的目標;也因此我們傾向去選擇穩定。

像學校給我們一條明確的路,提高未來的可預期性;只要跟著走,只要不要太差,通常能有不錯的結果。

然而,這也容易讓我們不自覺陷入倚賴的陷阱中:身處舒適圈正在侵蝕我們的能力;越是倚靠,越是難以跳脫。

離開學校遇上的自學難題讓我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把自己的未來完全寄託在體制上;而在發現問題想離開時,能力卻差點不足以自力更生。

過度倚賴環境的結果:一旦有利條件消失,我們將無所適從,失去規避風險的能力。

擁抱不穩定性,讓我們面對的挑戰更多元,也因此減少對環境依賴所造成的能力缺乏;自身能力增強,我們更有本錢做自己。
習慣於自學就是個很好的方法,讓我們隨時保持彈性,能在任何環境下茁壯生長。

剛好最近看了 Nassim Nicholas Taleb 的理論集《黑天鵝效應》,內容提到的「反脆弱」讓自己深有共鳴:意外總是發生得太突然;而讓自己強大起來得以面對風險。

[熱情讓人突破困難]

多少例子告訴我們:一個人成就之高,不只因為他解決了多困難的問題,還因為他對自己的領域有多深的熱情。

許多創新突破,都在極少的幫助與支持下完成;在眾人嗤之以鼻,連自己都無法確定是否會成功的情況下,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在推動?其實就是對自己想法的熱情。

放下學校體系早已做好的規劃,全部從頭過來,從探索自我,尋找學習資源,規劃學習架構,執行學習方法,到驗證效果;歷經繁瑣的過程,自己能體會這種力量有多強大。

那種從根源,深深觸及靈魂的熱情讓我們克服恐懼,撐過各種困難。

回想起過去不禁感慨,這麼多年唸書,因為從沒在學習內容中找到熱情,自己甚至在得到好成績的時候,卻十分害怕聽到任何稱讚,深知一旦開心起來,持續努力的動機就減少了;我得靠著「對失敗的恐懼」來推動自己。

如今,找回了根本熱情,我終於能坦然做自己,為每一刻的學習感到快樂。

凡事多靠自己,我們更能因此做自己;也因為做自己讓我們重拾熱情,即便過程再難,都願意繼續走下去。一切環環相扣。

--

--

Maximus
Maximusology

Product Designer / Tech Enthusiast / Self-Lea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