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M 所學 — 產品開發歷程 by Mike Strasser
這學期在 Berkeley 所選的一門醫學工程課程是 Clinical Need-Based Therapy Solutions,由過去在 Abbott 擔任 15 年心臟支架研發資深工程師的 Professor Syed Hossainy 主持。每一週邀請各醫療專科或是產品開發領域的教授到教室進行演講,主講臨床需求以及他們曾參與研發過的專案。
上一週 (2021/10/01) 邀請的講者是 Mike Strasser,他的演講非常有趣,雖目前無法拿到演講簡報,但我仍希望將兩小時的課程筆記整理成文章記錄。
Mike 是機械工程出身,後於 Stanford 獲得 Product Design 的 MSE 碩士學位。畢業後曾至 NASA, BMW, Apple, IDEO 擔任產品開發工程師。2005 年創立 Think2Build 產品設計開發顧問公司、2013 年創立 MOTIV 智慧戒指新創 (2020 年被 Proxy 併購),目前除了在 Stanford Design School 與 Berkeley Bioengineering School 擔任講師,同時也在專注中風治療的 Imperative Care 新創擔任 Vice President。
“Developing great products and embracing failure is part of the process.” 課程的開頭,Mike 告訴我們儘管他現在有許多看起來很棒的產品和作品,但在過程中他也曾遭遇過非常多的失敗,而這些都是過程。
什麼是產品原型 (Prototype) ?
Ans: 能夠闡明概念或是回答問題的想法表徵; A representation of an idea which clearly illustrates concept or answers a question.
在產品開發時,團隊需將發展過程區分成幾個關鍵階段:
(1) 使用者研究 Research your users: 定義關鍵使用者,並且實際進行訪談,知道他們的需求後,將之化為產品定義與開發的準則。
(2) 發展想法 Develop your concept: 將產品定義與開發的準則延伸多個產品原型,並從中挑選最合適專案主軸的原型往下深入研究。
(3) 設計細節 Design the detail: 將產品的概念優化,並且從希望主力發展的產品設計細節,盡量鑽得深且思考周到。
(4) 支援生產 Support the production: 製造可以支援大量生產的工具,以及對應的評估、除錯設計。
Prototype 原型開發目的: 在投資至大量生產前,能夠省時、省錢、減少風險
Prototyping Mantra 原型開發的口號: Fail early, fail often, fail cheap
下圖參考 Mike 上課的投影片做些微修改,為針對原型開發成本與想法隨著專案進行的相對應關係。在 Inspiration 時期,相法廣泛、原型開發成本低; 到了 Evolution 時期,兩者會經過黃金交叉; 至 Validation 時期,原型開發的成本變高、想法的數量也逐漸收斂。
另外可將 Inspiration、Evolution、Validation 三個時期所做的內容做分別:
(a) Inspiration: 通常使用快速簡便的方式呈現,如 “素描 sketches” or “手勢 gestures”
- 需要快速鑽入題目 dive in quickly
- 有很廣泛的解法 broad range of solutions
- 擁抱失敗 embrace failure
- 即時應變 easy to pivot towards new approaches
(b) Evolution: 此時的原型可用 “看似 looks-like” or “運作起來似 works-like”
- 有聚焦的目標 focus on defined goals
- 辨別未來的風險與專案的複雜度 identify future risks / project complexity
- 預期可能會有轉變 expect changes
(c) Validation: 必須同時是 “看似 looks-like” AND “運作起來似 works-like”
- 非常詳細 high degree of detail
- 高成本 high cost (time / material)
- 能危機應變 manage changes
後續 Mike 說到產品原型的分類有許多種,包含初步描繪 Sketching (improvisational, illustration, paper, dolls, post-it storyboards)、積層製造 (如 3D 列印)、減法製造 (如 carving, laser cutting),有非常多的選擇,特別是現今的科技成就更多的可能性。唯獨我們要特別注意自己是否在解決正確的問題 (Make sure you’re solving right problems),不要刻意或強迫將一個解決方法融入一個問題 (Don’t try to hammer a solution into a problem)。我們能夠做的是: 做好我們的研究、了解使用者情境、針對使用者行為建立我們的洞見、定義關鍵未滿足需求 (Do your research, understand user’s context, develop insights into user behavior, identify key unmet needs)。
下圖為針對使用者研究的工具,同樣參考並修改自 Mike 的簡報。可以從中大致看看傳統的市場行銷多處於圖中的左下角,直接問使用者需求,且能夠得到清楚的需求說明。愈往圖的右上角可以看到的是往往使用者無法清楚定義需求,因此需要透過觀察才能夠掌握需求,而綠框停看聽 (Watch and Listen) 會是這類型的藝術,許多醫療領域的創新也大致屬於這類。往往產品開發工作者需要到臨床領域跟著醫療人員走一遍流程,觀察他們的日常,見微知著方能找到無法以口說明的需求。這也對應到上週 Moose 的專案管理課程,說到 Stanford Design School 會派一批由工程師、MBA 和臨床人員組成的團隊實際到醫院走一遭去找尋待解決之問題。
另外,Mike 也分享到開發過程使用的各種工具並不能真正定義產品本身 (The hammer doesn’t define the house),和 AI 模型一樣,垃圾進同樣垃圾出 (Junk in is junk out)。在現在的世界,要詐唬 (bluff) 可說是更簡單,開發者可以輕易的吹噓自己的產品和設計,然而一但被發現實際狀況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他建議我們應該要能夠清楚說明自己的願景、目標和想法,並且努力實踐這些概念 (Articulate your vision, goals and idea, and visualize your concept),同時抽象的概念應該要能夠被記錄和整理,每一版的模型都是最有價值的經歷,他自己所開發的每個產品都有一本筆記本清楚記錄從過去至今的各個版本,呼應到課程一開始的 “Developing great products and embracing failure is part of the process.” 當選定希望投入、有前景的概念,就快速進行驗證並且反覆遞迴優化 (Iteration)。
課程後半,他展示了過去開發的幾個有趣的作品。第一個是針對攝護腺肥大的患者,許多病人服用藥物後仍沒有明顯的改善,在選擇手術治療之前,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 Mike 團隊所開發之產品的專業醫療處置。此產品目前為 UroLift 公司所有,為一個如下圖像槍型握把的醫療器材,能夠在進入男性尿道後,將四個縫線固定在病人的攝護腺,達到壓縮攝護腺體積以降低對於尿道的阻塞程度。此產品為因應希望將對病人的術中不適降低,設計成只需單次侵入性治療但可更換縫線的設置,在握把的部分可以進行轉向,不須將器材取出重新置入即可針對攝護腺的不同方位進行縫綁。下圖可看到 Mike 的投影片中有許多不同版本的原型,這個過程即是呈現他上課所述的模型開發過程。
下圖為從 UroLift 官方網站取得的示意圖,由該器材的前端進行攝護腺的縫綁以降低對於尿道的阻塞。
Mike 接著分享行李箱產品,他的團隊發現傳統的行李箱在移動時會礙手礙腳,因此有了將把手設計在一邊,並且將輪子和輪軸特製成可以 360 度無死角移動和轉動的方式; 然而當他們以為這是一個完美作品時,才發現把手在短邊會讓行李箱的重心偏掉,最後團隊將把手移至長邊成為最終可販售產品,他也提到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最後的 10% 進度往往會花上 90% 的時間以達到最終成品。(下圖為在產品遞迴優化過程中的一個原型)
下圖為 Mike 在這次課程中帶來展示的各種 Prototypes。(Photo credit to MTM 同學 Jessica)
最後是這堂課最精彩的一部分,在過去幾年 Mike 最知名的創作是於 2013 年成立的 Motiv 公司,當時的他想要挑戰數位醫療領域的隨身型裝置並設計出極小型產品 (Smaller isn’t easier!),專注於創造智慧型戒指。有別於 Fitbit 智慧型手環或是 Apple Watch,Motiv 希望設計一個可以監測心律、運動和睡眠的戒指,和智慧手環 / 手錶的相同處是使用連續型的生理數據監控取代片斷性的醫院診察,不同處在於它更加輕巧簡便,同時也是一個極度創新挑戰的項目。這項產品耗時四年、35 MM (百萬美金) 來完成。他表示當時因為戒指的曲面,讓曾經投資 Apple 的創投家 (VC) 非常不看好此產品的電池系統,但最終他們還是成功創造出能夠因應曲面的電源裝置,並於 2020 年由 Proxy 收購。(小插曲:後來有同學問到專利相關的問題,Mike 和我們分享了這個產品的一個事件。在幾年前曾有一位矽谷的 VC 前來向他們詢問 Motiv 戒指,他問了很多相關的細節,並表現得對投資該產品很有興趣。在 Mike 的團隊詢問是否願意簽署保密協定 (NDA),那位 VC 拒絕 (在矽谷許多 VC 不願意簽署這類型的協定,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會遇到很多新創圈的團隊和投資人,每天都在聊最新的科技,無法確保自己不會違反)。後來,這位 VC 就消失了,且了無音訊。直到幾個月後,Mike 的朋友在台灣,對就是台灣,發現一家工廠在製造極為相似的戒指,有著同樣的訴求,調查後發現是一家名為 Oura 的公司 (相關新聞) 在生產智慧型戒指 (Oura Ring),並於 COVID-19 其間主打他們的戒指可以監測 COVID 的早期徵狀。)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