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American》:科學人網站的社群經營之道!

Cindy Chang
傳媒戰情室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un 6, 2017

《Scientific American》的歷史相當悠久,維基百科指出:自1845年創刊以來,許多具聲譽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都曾投稿發表於該刊物,此刊物也是美國境內最古老的連續出版的科學月刊。

在此分享歷經數個世代變遷及數位轉型的《Scientific American》是如何成功在網路時代存活下來並經營網路社群!

為了瞭解成功數位轉型的過程,台灣科學月刊曾經採訪《Scientific American》的總編輯迪克里斯汀納(Mariette DiChristina)女士,她提到這個網站有以下特色:

1. 廣納讀者群:《Scientific American》不只有紙本的實體刊物,也有比雜誌內容更廣泛的網站、APPs、互動社群網路(twitter、Facebook等)。此外,《Scientific American》網站有14種語言的譯本。

2. 滿足目標讀者: 《Scientific American》是科普網站因此會盡量兼顧大眾關注的題材(例如:永續資源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但並不刻意去迎合讀者群的口味,而是透過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邀請網路公民參與執行科學家的研究計畫,以達成全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目標。

3. 讀者互動: 《Scientific American》用心經營網路平台及社群媒體,從讀者對於較為艱深的科學題材的討論中直接採納讀者意見並反映給工作同仁做為調整、修改的參考。

4. 廣納專業寫手:《Scientific American》從科學會議找尋點子並篩選題材,策畫完後再依照題材難易度分配給科學家與科普寫手或記者撰寫內容。此外,也有科學家在網站上主動分享自己的研究主題。

5. 發揮教育及社會責任:面對具爭議性的主題,《Scientific American》並不會迴避報導,但會用最嚴謹的方式處理,所有的意見和建議都是經過編輯和專家學者的討論後才寫,並且要有證據支持。在教育方面,《Scientific American》也發起適合各個年齡層的科學活動,達到公民科學、群眾外包科學的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