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記憶庫議題包】臺灣公衛的時代精神

議題包著者: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詹筱勻資深專員
編輯: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專案推動中心

議題包線上看/PDF下載:議題包_臺灣公衛的時代精神

公衛政策與法治的發展牽動著臺灣人的健康。一鄉鎮一衛生所政策,曾讓戰後臺灣,有了不分城鄉貧富的公衛服務,「公衛護士」、「助產士」或「防癆保健員」等公衛工作者,曾走遍社區、建立照護網,改善了臺灣民眾健康。

1980年代後醫療普及成為政策發展重點:1.醫事人員法令改變了衛生所服務者的專業組成。2.群體醫療中心政策,讓偏鄉衛生所的外勤衛生業務,逐漸轉變為醫療門診。3.公衛的預防服務如孕產婦保健,也從社區轉為到醫院追蹤。顯現了臺灣公衛的政策與法治的時代變遷,以及各階段對全民健康的不同思考。

  1. 衛生所的興起與社區衛生服務

1950年代開始,為改善戰後民眾健康,政府於全臺鄉鎮設置衛生所,提供普及的社區公衛服務。以臺南將軍地區為例,民眾以務農漁撈為主,轄區廣大偏遠,1980年代除將軍衛生所外,更下設巷口、玉山、長沙、鯤鯓等四間衛生室,為臺南最多。衛生所的公衛護士,均有各自負責的地段。

1966年政府推動地方衛生所設置助產士或設立助產站,鼓勵合格助產士下鄉服務。衛生所助產士進入鄉間鄰里尋找懷孕婦女,建立個案並追蹤她們作定期產檢,產後教導產婦照護嬰兒知識,並追蹤嬰兒預防注射、家庭計畫等觀念。

將軍鯤鯓衛生室,撰寫者:衛促會@國家文化記憶庫
助產士於偏遠地區接生,撰寫者:衛促會@國家文化記憶庫
助產士的產前檢查經驗,撰寫者:衛促會@國家文化記憶庫
家庭計畫口號海報,撰寫者:衛促會@國家文化記憶庫

2. 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的轉變

1960年代前,合格助產士不足,偏鄉地區的衛生所助產士是產婦、在地民眾仰賴的專業人員。隨著醫療普及等各項政策發展,1972年,婦產科醫師接生的比率已經超過助產士,1991年教育部取消助產教育。1980年代後,公衛政策轉向普及醫療服務,隨著衛生所醫療業務持續成長、民眾也多往醫院生產,衛生所提供的產檢、孕產婦衛教或疫苗接種等婦幼衛生服務也逐漸由醫療單位取代。衛生署於1983年起試辦「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計畫」,衛生所由社區衛生服務轉為提供醫療服務。如玉井衛生所陸續增聘醫師,減少社區訪視;楠西衛生所則擴建治療室、X光室及醫師宿舍。

民眾助產場所的變遷,撰寫者:衛促會@國家文化記憶庫
臺南楠西衛生所顏桂英助產士於私立婦嬰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畢業照,撰寫者:衛促會@國家文化記憶庫

3. 政策變遷與公衛精神

早期衛生所與民眾有許多互動,許多社區成立衛生促進委員會,是衛生所和民眾溝通的橋樑。隨著政策變遷,衛生所角色式微,醫療業務上也難跟私人診所競爭。但臺灣社會面臨老化、新興傳染病(如SARS、新冠)的挑戰,使得衛生所再次被視爲是未來社區健康的重要公共機制。以臺北市為例,94年起,臺北市的衛生所轉型為社區健康中心,專注都會區老化與健康促進。近年,偏鄉地區的衛生所則以原鄉健康、遠距醫療為未來發展方向。

臺北市萬華健康中心(原萬華衛生所改制)排隊購買口罩人潮,撰寫者: 陳宥羽@國家文化記憶庫

更多公共衛生素材:婦幼衛教助產士口述歷史接生箱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專案推動中心
故事再生機 Memozine :教育部落格

透過維運記憶庫平台、轉譯素材與連結臺灣各類社群,共同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目前由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團隊協力維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