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品牌視覺形象再設計 2020

在解析Medium全新視覺之前,先簡單地把前幾年的視覺演變介紹一下:

Medium 2014 LOGO

一開始Medium的Logo是非常直覺的視覺,Medium Logo就是M,Facebook Logo就是F,Pinterest Logo就是P……等等以此類推,了無新意但是簡單明瞭,以新創公司來說「先求有再求好」的方向是正確的。

Medium 2015 LOGO

隔年2015年就進行改版。這個綠色的Logo比第一個版本有趣些,2.5D有立體感並且搭配漸變顏色,看個出來團隊改革的努力,不過此LOGO卻招致許多批評,像是造型不夠簡潔、2.5D手法陳腔濫調等等,所以2017年Medium又再度改版了。

Photo: https://thehardcopy.co/story-behind-mediums-rebranding/

疑?2017 的LOGO 改完看起來不就跟第一版一樣嗎?其實這背後有個故事。

2017年1月,Medium宣布了決定完全放棄廣告收入模式,讓讀者可以通過付費會員來支持平台。而這個新的LOGO,好像有一種莫忘初衷的宣示,回到當初Medium創立時,不用廣告盈利的想法;字體上也改為跟《紐約時報》跟《華盛頓郵報》等出版刊物類似的襯線字體,宣示回歸文字工作者本身,而不是為廣告商服務。這樣勇氣與霸氣,得到了廣大的讚譽與迴響,自然而然好評不斷。

雖然2017年的形象改版得到普遍的認同,但團隊知道原本的M還是有其問題跟局限性,列出有兩大瓶頸:

  1. 問題一:過去Medium以獨特的拼貼插圖建立品牌個性,但是拼貼插圖製作非常耗時,也很難彈性的運用,所以建立一個可擴展的輔助圖騰系統是首要需求。

2. 問題二:過去品牌顏色過於設限、隱晦與精簡(恩,原本的綠色確實很接近,很容易搞混),Medium想要更大膽的顏色來表現品牌個性。

Photo: https://medium.design/green-4-2-0-64959f9381a7

1. 新的圖騰概念:文字即插圖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behind our new design system is language as illustration. They say a picture’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and on Medium, a thousand words can paint a bigger picture. So in this new system, we use letters and words to construct images, and each image has a unique subtext tied to the concept it’s representing.

Medium的新設計系統背後的基本概念是「語言即插圖」。 他們說一張圖片值一千個字,而在Medium上,一千個字可以畫出更大的圖片。 因此,在這個新系統中,我們使用字母和單詞來構造圖像,並且每個圖像都有一個獨特的隱喻,與它所代表的概念有關。

Photo: https://www.wearecollins.com/

2. 新的色彩配置:

在核心部分,Medium仍然是人們繪畫的空白畫布,所以主色調維持黑跟白的理念。

但是在行銷方面,Medium增加了六個次要色調來豐富品牌形象:藍色、橘色、綠色、桃紅色、黃色等,大大增加了色彩運用的廣度。

3. 新的商標:變形的省略號

講了這麼多,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商標了吧!依據官方的說法,原本的LOGO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想要「Polish」優化一下。

(結果新LOGO根本不只是優化,根本就是一個全新的LOGO了啊 XD)

In Medium’s new logo, “the distorted ellipsis,” each circle represents a writer being squeezed by an ever-changing business model.

Ellipsis (省略符號)就是寫作文法中的點點點「…」,用在表示節省原文或語句未完、意思未盡的意思,代表未完成的想法、即將出現的點子、或是下一個故事。 這就是每天在Medium上發生的事情:總有一個新的主意,總會有更多的故事。

變形的省略號代表了一個文字工作者,持續地被日新月異的商業模式所擠壓。「Squeezed 擠壓」?其實一開始我不太懂這個意思,是壓榨嗎?後來想想應該是「絞盡腦汁」的意思,指的是日以繼夜的思考與創作,它是快速的、演化的、隨時變動的,因此有了這個漸變式的三個橢圓形。

官方也解釋:「把原本文字性的標誌拿掉,使之符號化是為了讓目光聚集在閱讀文字,也不會干預到作者寫作。」

「符號化」美其名是「不干預創作者文字」,但是在一片文字海當中,有三個黑點點變得超級明顯!(其他元素都是文字,只有我是符號喔呵呵呵)所以我認為這一步是標準的以退為進,反而讓LOGO不會被埋沒在千萬文字當中,成為全場焦點,強化品牌形象。

Photo: https://thehardcopy.co/story-behind-mediums-rebranding/

總結,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LOGO再設計,有下列幾點原因:

跳脫以字母為標誌的傳統設計

Medium花了七年,才從真正從文字到符號,以一個企業來說算快了,看看其他的科技業龍頭,是不是很多還是停留在「開頭字母的LOGO」呢?

以字母開頭的問題是,所有相同字母開頭的公司標誌都會長得很類似,例如你搜尋M開頭的公司,Medium、McDonald’s麥當勞、Motorola手機……都是以M為概念,很難與其他品牌形象做出差異。

如果下次你有遇到要純粹以字母為概念的設計案,可以先找市面上已經出現的相似LOGO,告訴他這些早就已經有人做過了,以品牌的角度應該是要避免,另外找出品牌的獨特價值才行。

動態LOGO:這幾年,標誌已經不再強調幾何與對稱,反而是強調「打破」幾何與對稱。

還記得前今年八月世界博覽會公布的新LOGO嗎?安藤忠雄評價說:「左右不對稱,很好的違和感。」這款 Logo 具有延展性、動態性,而不是固定型態,極具發展潛能。2020台灣設計展在新竹的主視覺,一樣有著動態的設計元素,就跟Medium的新Logo特性一樣。

未來五到十年,LOGO設計都會朝這個方向演化。

Photo: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2025 World Exposition
Photo: Taiwan Design Expo

你喜不喜歡這次的Rebranding呢?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

你可以參考以下的拍手數字給我鼓勵同時也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Instagram:)「1–10下」拍手:你這個人很簡單,看到我的文章就拍手。
「11–49下」拍手:言之有物,學到很多人生哲理與業界知識。
「50下」拍手:真心喜歡這篇好文,拍好拍滿!
MengChih Chiang
江孟芝 MengChih Chiang

An artist, author, educator and entrepreneur in New York. Creative Director of Mengdom Design Lab / Faculty of School of Visual Arts 💌me@mengchih.com 📍www.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