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如何留住頂尖人才

David Lu
Michigan Ross in Taiwan
5 min readApr 10, 2018

出國十幾年了,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們聊起台灣人才出走的情形。其中低薪當然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除了薪水之外,我深深覺得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我想就自己過去的經驗,談談一些國際頂尖的公司如何招募,培養和留住人才供大家參考。

一、招募人才

美國大企業對於人才招募的投資力度是令人吃驚的。舉例來說,我在密西根讀MBA的時候,麥肯錫公司派了一個顧問(並非菜鳥,而是個專案經理等級的老鳥)待在學校裡幾個月,他的全職工作就是招聘,和不同的學生聊天,觀察適合的人選並回報公司。管理顧問的費用都很高,一開始我會質疑:找個人資經理來不就可以,為何需要浪費一個顧問的時間呢?但我後來發現,一個顧問能夠以親身經歷清楚地讓學生們了解在麥肯錫工作的狀況,而且顧問透過和學生朝夕相處,更能深入的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因此他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更加精準,增加公司找到對的人的機率。因此公司認為如此的投資是值得的。這樣的做法我當年在台大商學院沒有看過。

進入麥肯錫之後,第一次以面試官的身分和人資部門開會討論面試者時,我就被他們鉅細靡遺的資料嚇到。所有面試者的資訊,包括履歷,考試成績,所有和面試者互動的紀錄(電話面試,office hour, coffee chat)等,甚至去年的面試結果都詳細的被記錄下來。很多公司都會聲稱對於人才招募的重視,但像麥肯錫這樣對於招募過程用心的程度實在少見。麥肯錫人資部門的強大也讓我開了眼界。

在投入如此巨大的資源在人才招聘的同時,一但公司找到了合適的人選,公司往往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說服你到他們公司工作。舉例來說,在提供聘書之後,公司往往會大動員,從面試官,招募經理,人資經理,甚至部門領導都會打電話或寫email給你,恭喜你拿到聘書,並且鼓勵你來公司工作。麥肯錫甚至提供了Sell Weekend,邀請那些拿到聘書的候選人和他們家人去度一個快樂的周末,基本上就是吃喝玩樂,同時認識公司和未來的同事。在如此愉悅的經驗下,不簽下去也很困難了。

在正式開始工作之前,公司會在後勤方面提供許多幫助以確保你能夠心無旁鶩的為他們工作。舉例來說,為了到Visa工作,我必須舉家從密西根州搬到加州。Visa派遣了搬家公司到我們家幫忙打包,運送家具、車子到加州,提供全家機票和短期住宿,給一些零用錢以備不時之需,甚至找地產經紀人幫我們找房子。那一年我掐指算算,Visa在我開始之前,光是這些零零總總的搬遷費用就投入了將近三萬美金。但這些投資的確讓我減少了許多搬家的麻煩,可以很快地投入工作。

二、培養人才

對於新進人員,美國大企業的新生訓練是相當有制度的。記得我在台灣退伍後上班的第一天就被交辦工作,從簡單的雜事,像是上網找資料等等做起。這在我後來去美國公司後從來沒有發生過。第一天都有專人花整天的時間介紹公司,談公司歷史,價值觀,公司戰略,員工福利等等。奧緯和麥肯錫的員工訓練甚至長達一個星期,內容包括人格測驗,小組專案討論練習,模擬客戶報告練習等等。

在新生訓練過後,公司也會很刻意地讓你的第一個專案不要太複雜。我在Visa的第一周的主要任務是認識同事,每天大約花一半的時間和不同部門的同事喝咖啡,了解他們的業務內容、職涯規劃甚至是私人興趣等等。仔細想想,這些『暖機』的過程其實是很必要的。在花了這麼多資源帶入人才後,你會希望他們不要在一開始就陣亡,而是能夠順利地融入公司並且做出貢獻。

三、留住人才

帶人要帶心,這點不管是在台灣或美國都通用。我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本土的投資銀行上班。當時有另外一個團隊的主管要到新加坡和投資人會面,需要一個願意打雜的助理。我很想出國觀摩,那位主管也很願意給我機會。我們兩個一拍即合,總經理也很快的批准。沒想到在出國前幾天,我的小老闆把我叫到會議室,告訴我她不准我到新加坡,理由是『不要以為總經理同意你就可以為所欲為,我都沒有去新加坡,你憑什麼去?』。我聽了很傻眼,新加坡最後沒有去成,我也決定遞上辭呈。

幾年後,我在台北麥肯錫公司進行MBA的暑期實習,實習後也順利拿到了全職的聘書。根據公司的政策,我必須要留在台北分公司,但是當時因為太太在美國的工作,我希望能夠留在密西根的底特律分公司。當我和台北麥肯錫的老闆提起轉調的事時,他完全理解我的處境,並且主動打電話給底特律公司的老闆協調轉調的事宜。這位合夥人讓我相當感動,他的視野已經超過了他管理的台北辦公室,而是專注在如何為全球麥肯錫多留住一個人。

我在Visa看到公司盡力留才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有位同事的爸爸不幸得到癌症末期,她的主管讓這位同事在家工作半年多,直到同事的父親過世。Visa總部在加州,這位同事家在紐約,儘管這個安排對於團隊造成了相當程度的不便,但這位主管的決定幫助Visa留下了這個人才。

結論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公司資源多,可以砸錢。台灣公司規模較小,很難在人才上和其他國家競爭。我認為薪水的確重要,但如果認為光是砸錢,就能夠吸引頂尖的人才為你工作,那絕對大錯特錯。優秀的公司在各項環節上都會讓員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資產,而不是成本。是核心的競爭力,而不是可有可無。當寶,而不是當草。我由衷的希望未來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台灣公司能夠在國際的舞台上吸引到最棒的人才來台灣工作。Go Blue!

--

--

David Lu
Michigan Ross in Taiwan

台灣出生長大。目前在美國矽谷Visa負責北美銀行行銷業務。之前在底特律麥肯錫(McKinsey)擔任管理顧問,也曾在新加坡美商奧緯(Oliver Wyman)顧問公司任職財務顧問。密西根大學MBA,台大工管系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