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H 2015/16 Winter Semester

Claudia Kuo
Mindd the Gap
Published in
Jul 12, 2018
Oct. 2015

德國漢堡大學期末交換心得

相較起人生其他階段,以學生身份到國外居留的成本大概是最低的 — — 學生身份在交通與住宿往往有許多優惠,也不用負擔進入社會後暫停職業生涯出國的機會成本。為什麼想出國當交換學生?成年以後我一直渴望挑戰自己到一個無人熟諳的全新地方待一段時間,期待一段有所歸屬的半長期生活、而不同於旅行的短暫停留及在短促時間內的觀覽。離開既有的社會文化框架、抵達另一個作為「外國人」的框架,或許有助於更看清自我的本質,探尋生活方式、乃至人生選擇的可能。

錄取漢堡大學交換學生其實有點意外,雖然這的確是我申請院級交換的第一志願——大學時礙於經費不敢想的歐洲學校,在研究所時終於存了一點錢可以填了。但院級交換、研究生可以選擇且無英文以外語言門檻的歐洲學校其實不多,幾乎就只有漢堡大學這一個。原本以為如果夠幸運可以錄取的話,落點大概會是我填在第二志願的大阪大學。我對德國其實無特別憧憬,在得知錄取前都沒有特別的了解和準備,看到錄取通知後到正式出發之間半年多的時間裡,才讀了一些關於德國文學、歷史和旅遊的書,以及在準備畢業論文的空隙間塞了幾堂德文課。

確定錄取院級交換之後除了臺大方面必需的行政手續,就是和漢堡方面負責協助我們這個交換計畫的助理Christine不斷通信,Christine在各方面都幫了我們很大的忙。初抵漢堡的第一個月,花了不少時間在為簽證、保險、宿舍遷入、戶政入籍登記、銀行開戶、學雜費繳交、網路設定等繁複且有時令人喪氣的行政流程不斷奔波,第一個文化衝擊大概就是對「德國效率」這個名詞的重新定義。許多德國人也都為之詬病。印象最深刻是住宿地方的網路申辦,住的地方由於不是學校直接提供的宿舍、而是一直以來都租給漢堡大學國際留學生、跟學校有無利益關係合作的私人房地產宿舍,所以並沒有學校網路可以用,在我入住時也尚未提供公用網路,必須自己跟電信網路業者簽約。從我到業者櫃檯簽約、到技師與我聯絡時間、到府安裝網路盒,歷時大約一個月。隔壁flat中國女孩們的網路安裝經驗更不幸運一些,技師約定好的時間當天早上還來電確認地址,她們特地翹課等待了一天,後來卻沒有任何人出現。去電網路公司後對方並無解釋技師為何沒有依約前來,只另外約了下次來安裝的時間。最後她們又多等了約兩星期才讓網路順利安裝完成。

修課

SWA 上同一堂Seminar的同學

漢堡大學似乎沒有讓短期的交換學生加入實驗室的計畫,所以我在漢堡的課業規劃以修課為主。學校十月初才開學,課程則差不多在一月底結束,但從一月底到三月(下學期四月開學)都是教授可以選擇舉行期末考的時間,臺灣的親友們在過年的時候,很有可能你在準備期末考。

漢堡大學資訊科學院的英文授課課程非常少,專業科目最終我只選了一個Module,其中包含一堂Lecture和一堂Seminar,共計六學分。Lecture上起來感覺跟在臺灣上課差不多,多半只是教授講課;Seminar則通常人數較少,由助教帶領,具報告及討論性質。我的Seminar group要求要在決定topic之後以兩人為一組,交出一篇論文並且上台報告。以英語作口頭報告及討論都是在臺灣時較少受到訓練的,一開始非常緊張,但後來跟同學較為熟稔,且助教總是給我們很好的建議,也拿到不錯的成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漢堡大學資訊科學院一個Module的學分是綁在一起的,寫這篇心得的同時我還尚未得知我三月初Lecture的期末考分數,Lecture的考試和Seminar只要有一個沒有通過,就整個Module的學分都拿不到。

除了資訊科學院的六學分之外,我另外修了一堂三學分的英語口說課、一堂三學分的初級德文課,及兩堂各三學分的語言中心開的德語密集班。儘管修了這麼多德文課,出發前也在臺灣上了一些德文,在這裡還是難以倚靠初級程度的德文與人作較深入的交談,非常可惜。英文口說則是我在這裡最喜歡的一堂課,扣除愛爾蘭籍老師非常幽默之外,也因為這是一堂口說課,上課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多開口討論,班上來自各地的外籍生也很多,上起來就是一堂有趣的文化交流課。

至於後來雖然在漢堡的成績有達到交換學分和成績規定,但漢堡大學的成績單發送時交換生都已離開漢堡且已超過台大登記交換學生成績的時間…… 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學生生活

德國的大學不像亞洲有些大學一樣有「社團」,所以比較沒有機會參加以相同興趣為中心的集會活動。課後活動最常是去喝啤酒(去餐廳吃飯感覺比較不隨興而且開銷較大,大概有一定熟稔程度才會約在餐廳見面)。在這裡要認識朋友有幾個直接的方法:宿舍室友、PIASTA的活動和Buddy Program、語言課、語言交換夥伴(Tandem Partner)。

我的室友(flat mate)是一個愛爾蘭女孩和一個韓國女孩,我們flat的設計是每個人有自己的臥室,但浴室和廚房是三個人共用的。因為不是學校宿舍的關係,我住的地方沒有可以好好坐下來交流的空間設計,廚房空間也不大,所以我們不會一起煮飯,但偶爾會互相贈送一些自己國家的小點心、站在廚房聊聊天多瞭解一些對方國家的事情。比方說因為室友們我才知道及開始注意,原來韓國也過農曆新年、和愛爾蘭從英國獨立出來的歷史。學校宿舍的話學生間的交流活動則更多些(儘管不同宿舍因格局相異也有所不同),通常有更寬闊的廚房及起居室空間,可以大家一起做菜、用餐和看電視,也會定期舉辦電影之夜及party等活動。後來和朋友約見面時我們也常會約到對方宿舍做菜,有趣、不用無時無刻盯著對方眼睛講話,也自然而然就會有話題聊天。

PIASTA是學校一個旨在促進文化交流的學生組織,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辦給國際學生的活動,也主持buddy program:漢堡大學當地的學生和國際學生都可以上網登記成為welcome buddy和incoming buddy,而後系統就會分配讓一個當地學生一對一協助一個國際學生生活上的大小事。

語言課(通常是德語課)也是認識朋友的好契機,因語言課通常氣氛較輕鬆,也有更多機會可以討論文化和交流。晚上的語言課後同學們常一起去bar喝酒聊天,十二月時則常一起去聖誕市集喝熱紅酒(Glüwine)。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就是在德語課上無法認識德國人。

另外漢堡大學也有語言交換的活動可以參加(Tandem Partner Program),如果想要獲得證書的話似乎必須透過官網完成一些手續及認證,隨興一點的話則在FB的語言交換團體裡面就可以自由徵求語言交換夥伴。我在FB上徵求到了一個語言交換朋友Laura,她提供德文,我提供中文,學期中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約在一間Cafe見面聊天。我們兩個都是語言初學者,過程中主要以英文交談。認識Laura非常幸運,雖然她才大一,但她在高中畢業後就隻身到日本打工度假一年,也來過臺灣旅行,思想成熟而且心胸開闊,我從她那裡多知道了很多關於德國的事情。語言交換不限人數,有心的話也可以徵求很多個語言交換夥伴,當作認識朋友,有認識的日本朋友就找了七個語言交換夥伴。除了線上徵求語言夥伴之外,由於漢堡大學有一個歷史悠久的亞非學院(Asien Afrika Institut),裡頭的學生學習亞洲與非洲經濟、文化等事務,也很多人學中文(但聽說最熱門的語言是日文),所以也可以考慮在亞非學院的佈告欄徵求語言交換。

除了這些活動之外,同時間在漢堡交換的臺灣朋友們也是流浪異國的好夥伴。同為短期交換學生,需要跑的行政流程和修的課都相近,自然而然就會一起交換情報、參加活動、介紹新認識的朋友給彼此認識。在這裡的臺灣朋友像是在德國的移動臺灣,異國生活因為這些朋友而有安全感許多。除了因交換計畫認識的朋友之外,臺灣在漢堡的辦事處及FB上的漢堡臺灣同學會有時候也會舉辦一些活動讓旅居漢堡地區的臺灣人可以參加。

此外由於中國人口眾多遍佈全球,臺灣學生在歐洲時常也難以避免要面對一些兩岸議題。我比較幸運,交換期間在歐洲沒有遇到對此議題反應激烈具攻擊性的中國人。上課自我介紹說是臺灣人、或口頭報告時說我的國家是臺灣時也從不見班上的中國同學公開有過異議,在這裡遇到的中國人都很溫柔,有些我們從未討論兩岸議題,有些主動提起了也能理性討論,有些已經持德國護照、雖然對臺灣政治很感興趣但不激動批評。跨年在蘇黎世跑跨年馬拉松時幾位原籍中國的朋友甚至能大方的幫我和朋友一起跟臺灣國旗合照。但畢竟大家從小受到的教育所提供的觀點不一樣,有時候仍難讓彼此認同,只能互相尊重。個人心得是必須小心說明:如果有臺灣人公開表示他對中國沒有好感,他針對的八成是對中國「政府」而不是一般人民;另外則是不管在什麼國家都是什麼人都有,網路上如果有人發表仇恨或充滿偏見的言論,那都只代表他個人。大家都是可以當好朋友的。也因為常需要向其他外國朋友(或者是機場關口)解釋,所以大概會用固定的簡短英文句子解釋護照上的China(ROC)和現在大家知道的那個China(PROC)不是同一個China,我們現行是民主而他們是共產政體。

旅行

交換生活裡不能不提到旅行。在來到歐洲之前我就常自助旅行,有時是與朋友同行,也多次隻身一人出國背包旅行或訪友。因此交換期間在歐洲旅行時,已不像初次自助那樣像剛從隧道走出、世界觀被重新雕塑,這半年面對旅行心境上沒有巨大轉折,只是去了更多地方。第一次搭便車、第一次沒訂旅館當天walk in、第一次couch surfing、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恐怖攻擊發生時在同一個城市、第一次部分路段無速限的德國高速公路旅行、第一次睡機場、第一次走路一百多公里的徒步旅行。半年來,困惑和感動都難以一語道盡。撕下所有在臺灣社會裡被貼上的標籤,在這裡從外觀被貼上新的標籤,有一陣子走在路上時我總覺得自己像是個沒有名字的人。半年實是尷尬的時間長度,讓人不知道該不該(從零開始)學德語。至少在外國觀光客不那麼多的漢堡,生活上不能熟練地用德語和當地人打交道也常常是尷尬的。德國外來移民眾多,許多東歐和南歐國家也有許多人打算到德國工作及生活,德文是個強勢的、很多外國人學的語言。我想如果是在瑞典,當地人可能就比較不會期待外國人要會講瑞典文,但在漢堡隱約能感覺到「如果你不說德語,那你來德國要幹嘛?」的困惑。這並不是在說這是一件好事或壞事,只想說:作為一個德文初學、只在德國待半年的交換學生來說,在這裡時常是尷尬的 — — 不知道該期待對方把我當作當地人或是觀光客哪個比較好。選課系統、銀行文件、電信公司文件都只有德文,超市、郵局及許多店家櫃檯的結帳伯伯和阿姨也只講德文。但在校園裡英文的可溝通程度就非常高,資訊科學院也有很多只講英文的國際學位生。

雖然不到八十年前納粹德國還在屠殺猶太人,但現今的德國已經是對外來居留人口政策十分開放的國家。尤其在校園裡,雖然被問過「你們國家有巧克力嗎?」、「你們可以自由戀愛結婚嗎?」之類讓人頓時啞口的問題,但大家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都相當尊重且友善。只是世界上大概不管到哪,都還是有會種族歧視別人的人,有些跟教育程度也沒有直接關係。族群融合也不管到哪都是個課題,即使是移入德國歷史悠久、現年輕人已是第二、三代以上的土耳其裔德國人,也仍有他們的議題。在羅馬機場一起等車的、在柏林交換正準備回國的土耳其國友善女孩在聊了幾句同為德國交換學生的話題後直白的問我:「那妳覺得妳在德國有被種族歧視嗎?」。她馬上接著說她有,因為在德國仍有些人對土耳其人抱異樣眼光。(順帶一提我認識的土耳其國人給我的印象相當不同於土耳其裔德國人給我的印象)。雖然聽過身邊有些朋友被種族歧視的不幸經驗,但我幸運的沒有遇過很顯性的歧視,想祝福之後來交換的人就算遇到了,也不要太放在心上,這些事讓我們更認清及感激遇到的這些心胸真正開放的善良人們。族群融合、難民潮、恐怖攻擊等等,這些議題都在我到了歐洲之後,才感受到他們不是發生在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半年雖然不長卻也難以道盡在幾張紙上。謝謝家人、學校、老師和朋友們讓我有機會經歷這些。

最後如果問:那在出國之後妳得到了什麼呢?在不同的時間我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回國以後的現在回答這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太晚,但我希望自己在面對人生時,可以不再那麼害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