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精神健康同行者

Ophelia Tam
MindHK
Published in
Feb 23, 2022

--

作者:HKU 及 Mind HK 研究生 Steph

如果你曾向別人分享你的個人精神健康經歷,你可能會留意到自己感到羞愧、內疚,或尷尬。或者你曾在聆聽別人分享他們的精神健康經歷中,可能會感到不安,或者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這些都是圍繞著精神健康的污名所促使的後果 — — 污名是對曾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的負面態度、信念與行為。雖然在近年,尤其因為疫情的緣故,令大眾開始關注精神健康,但是,在香港有關精神健康的對話仍受到污名的影響。這些根深蒂固的污名能令人沮喪,更可能會讓我們覺得不論做什麼都無法作出改變。

然而,全球有關消除污名計劃的研究令人鼓舞,更讓我們知道: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就可以作出改變。透過改變我們在展開有關精神健康的對話時做出一點改變,我們就可以在改寫社會對有關精神健康的敘述。

這篇文章將會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將會圍繞要支持一段精神健康對話意味著什麼,和一起改善對精神健康的敘述的原因;第二部分將會圍繞我們能如何支持一段關於精神健康的對話。二月最後一星期是飲食失調關注週,因此我們將會重點討論如何支持一段有段飲食失調的對話。

Photo by Chang Duong on Unsplash

支持一段精神健康對話意味著什麼?

在我們討論為什麼一起同行的重要性之前,我們可以先定義什麼為之支持精神健康,或是成為精神健康同行者。第一、精神健康同行者是一些會主動學習有關精神健康議題的人。所以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你已踏出最重要的一步了!

除了了解有關精神健康的議題之外,精神健康同行者更會發掘更多不同方式倡議,為正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爭取社區共融與同理心。你可以在個人範圍之中作出支持(例如是學習支援身邊受困擾的人),或在公共空間中支持他們(例如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資訊)。

為什麼與精神健康同行這麼重要

  1. 有關精神健康的污名能影響正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的生活質素。研究指出污名對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的身心健康會造成負面影響,更阻礙他們尋找所需要的協助。選擇成為一名精神健康同行者,主動作出改變來挑戰污名能有效地改善經歷困擾的人的整體健康。
  2. 污名讓正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的聲音不被聽見。對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保持負面的觀感代表他們的聲音很多時都會被無視或輕蔑。透過成為同行者,你可以讓所有人知道,為精神健康發聲不只是正受困擾的人的責任。你將可以用更大、更響亮的聲線告知全世界:精神健康人人有關。
  3. 改善對精神健康的污名對所有人都有利無害。很多人經常覺得精神健康倡議僅會改善那些正經歷精神健康困擾的人的整體健康。然而有關精神健康的污名態度將對以其他不著痕跡的方式影響著我們:例如是就算我們快要過勞都因為太忙而沒有時間休息;或因為怕成為負擔而對表達負面情緒感到羞愧。普及將精神健康對話代表更多人能無懼優先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並挑戰社會對照顧自己的一些負面污名,例如是「軟弱」或「懶惰」。

成為同行者,改善有關飲食失調敘述

  1. 學習曾經歷困擾的人分享自身故事的模式。觀看他們分享自身精神健康經歷的影片或貼文是個好開始。例如是有些人會形容自己正從飲食失調中掙扎求存,而有些人則會說自己與其共處。了解更多不同人形容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的詞彙,讓自己更有能力去參與有關討論。如果你身邊有親友願意向你分享他們的經歴,你亦可以與他們談談他們希望個人精神健康經歷能被如何分享。
  2. 避免透過強調個別的症狀與行為來定義「疾病」與「復元」。我們經常會看見人們透過展示前後對比圖,或有關體重與卡路里的具體數字,來表達飲食失調經歷。雖然使用這些方式能吸引別人注意,但這樣亦會讓人覺得自己需要在外表或行為上要「病」到一定程度才值得尋找協助,或真正被認為是已經復元。我們反而可以強調兩點:一、任何人或群體也有機會經歷飲食失調;二、飲食失調沒有特定的外貌,它們對不同人的影響亦會隨著其嚴重程度及症狀類別而有所不同。
  3. 使用以人為本的語言。例如是使用「經歷厭食症的人」或「經歷暴食症的人」,而不是「厭食症人士」或「暴食症人士」。細微的語言能讓對方知道你並不是以疾病來定義對方的身分,而只是其中一個形容他們的經歷的標籤。

最低限度:你的聲音很重要。

社會上的精神健康污名仍然存在。但我們希望你可以在閱讀這篇文章後,能夠開始分辨自己能以精神健康同行者的身分作出的改變。讓我們一起建立一個共融與同理心的社會,一起培養積極的精神健康狀態。

— — — — — — — — — — — — — —

此文章內容僅為資訊分享,並不能替代專業醫療意見、診斷及治療。

閱讀更多:

香港飲食失調:https://medium.com/mindhk/%E9%A6%99%E6%B8%AF%E9%A3%B2%E9%A3%9F%E5%A4%B1%E8%AA%BF-3be0c66919c0

疫情與情緒進食:https://medium.com/mindhk/%E7%96%AB%E6%83%85%E8%88%87%E6%83%85%E7%B7%92%E9%80%B2%E9%A3%9F-b310cf220655

在疫情期間管理飲食失調: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a-to-z/covid-19/managing-eating-disorders-during-covid-19/

有用連結:

「我就是我」Mind HK 消除污名計劃:zh.morethanalabelhk.com

更多飲食失調的資訊: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a-to-z/eating-disorders/about-eating-problems/

青少年資源:飲食失調&身體形象障礙 + 年輕人: https://www.coolmindshk.com/zh/resource/%e9%a3%b2%e9%a3%9f%e5%a4%b1%e8%aa%bf%ef%bc%86%e8%ba%ab%e9%ab%94%e5%bd%a2%e8%b1%a1%e9%9a%9c%e7%a4%99-%e5%b9%b4%e8%bc%95%e4%ba%ba/

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http://www.heda-hk.org/

如需緊急協助電話,請瀏覽:www.mind.org.hk/zh-hant/find-help-now/

尋找其他本地精神健康服務,請瀏覽 Mind HK心理健康服務指南: www.mind.org.hk/zh-hant/community-directory/

了解香港精神健康,請瀏覽: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in-hong-kong/

了解更多在香港尋求協助,請瀏覽:https://www.mind.org.hk/zh-hant/getting-hel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