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這一次我們沒有要逼你生小孩

zoelee
mirrormedia
Published in
6 min readFeb 21, 2018

我們趕在農曆年前推出了少子化專題,不知道大家看過了嗎?為了趕上線,辛苦同事們的支援,可能有很多忙中有錯的地方,歡迎大家持續報錯、多指教了。

專題上線之後也收到很多的回饋,包括很多媽媽的私訊,非常感動。回饋也提到了很多問卷選項不足、語意不夠精準的地方,這一點我真的學到很多,其實設計的時候有想到預設的答案可能會不夠,但為了導引到下一題,比較無法採用開放性的方式來做問卷,這一點我們會繼續研究檢討。

以下想來分享一下專題製作的過程,要談為什麼會用這個形式來做,抑或為什麼我們挑戰了這樣的題目,必須要從頭說起。

這個專題跟租屋一樣,是從大題目會裡蹦出來的。我們團隊除了記者可以報題以外,定期會有全體成員都會參加的腦力激盪題目會,問問記者以外的人(工程師、設計師等)對哪些議題有興趣,最後再投票決定優先順序,讓記者確認可做性並認領。

租屋跟少子化都是第一次大題目會的產物(當時蹦出了超多題目到現在都還沒做完泥砍砍),除了讓記者跳出同溫層,可能也會是比較多人會感興趣、或覺得重要的議題。但它也有個問題就是,議題通常都很大,常常必須老調重彈。

少子化大概就是一個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議題吧。

但或許也可以這麼問,究竟是為什麼大家都已經聽到耳朵長繭,卻還是不被多數人重視、好像沒有什麼明確可行的解決方案?

這個題目其實鎖在我們的會議室裡很長一段時間,被拿出來辯論好幾次:有什麼新的點可以做?少子化的新聞是不是就是要逼大家生小孩?台灣少子化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有很獨特嗎?有很重要嗎?少子化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不是全世界都這樣嗎?只要女權意識比較進步的國家,少子化不是必然的嗎?諸如此類。

還有嘗試要做「生養兒女計算機」,讓讀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條件(年收入、居住縣市鄉鎮、對各種生育托育服務的選擇等等),暸解生養兒女的成本。這是我們勉強想到的梗。就一直卡在這。

後來在完成初步採訪、讀完相關書籍之後,我才突然理解了我們一籌莫展卻只有想到計算機這個梗的原因(好啦也可能是想像力太薄弱):因為這個國家對少子化的政策,幾乎只有金錢補助。

而過去政府或是部分媒體報導給我的感覺,也是把少子化的成因歸咎給個人,總是有滿滿的催生意味,好像只要我願意生小孩,事情就可以有所改變,但明明現實裡的阻礙這麼多。少子化問題真的只能簡化成生與不生嗎?完全不想生小孩的人,真的無法替這個議題盡一份力嗎?其實不是的。

(但儘管我們的立意想要跳脫這一點,還是有讀者提到報導讓人有濃濃的催生意味,我會好好檢討的orz)

包括我們在會議室裡的種種論調已經老掉牙(還不見得是正確的),當這些論調成為人們聽到少子化時膝反射的反應,我們要如何判斷政客開出支票的優劣?

大家為什麼不想生?現在還願意生孩子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老實說,我們不知道,可能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答案,我們不打算輕易下定論,才決定以問卷的方式搭配部分內容,當作專題的第一部份。

加上,導致少子化的成因非常非常多,我們也透過問卷的選項,只讓你看到部分的問卷內容(也就是因著你的選項,判斷你覺得什麼重要、對什麼感興趣)。

最後再加上已知的事實,搭配資料數據,嘗試告訴讀者什麼可能是比較好的解方。這部分的內容,對長期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可能會覺得沒有太多新意,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嘮叨一點,完整將可能的成因列出,是因為:

  1. 單用一種面向去談少子化議題是無用的

少子化的成因有多複雜,大概就跟一般人想要生小孩的時候會思考什麼因素一樣多元。無論從托育負擔、勞參率、托育率⋯⋯任何一個角度切入,都會有「例外」產生。因為各國國情不同。這也是我們途中卡關非常久的原因,但最後還是決定把它們一一呈現。

正因為國情不同,最適合台灣的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我能夠找到的所有資料沒辦法綜合出一個最好的藥方,只能夠證明台灣還沒有用盡全力。而哪些是我們可以嘗試的方向、哪些是冤枉路就不用再走了。

2. 國內連能夠對比的資料都不夠齊全

新政府在農曆年後才要推出完整的少子化政策,這也讓我們專題最後無法完整地呈現政府的回應,當時他們三緘其口,說要等政策確定之後才對外發言。

這也正好成為了一個契機。如果大家都能夠透過我們的專題,先瞭解台灣針對少子化做了哪些事、哪些地方可以補強,在政府推出新政策時,就具有足夠的判斷能力,不用再照單全收(雖然照不照單全收不一定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啦⋯⋯)。

至於為什麼台灣人對於少子化總是有膝反射的反應、或是少子化講了這麽多年大家還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幫上什麼忙,除了「生子」本來就是一件私密的事以外,我在報導的製作過程中也發現,台灣連這種基礎議題的資料都有不齊全的狀況。

這次國際比較的範本幾乎都是拿 OECD 的資料庫,因為非常齊全。但想回頭來對照台灣的狀況時,卻非常的痛苦啊~

例如,女性 15–65 歲的勞參率?政府有分齡的勞參率,但就是沒有15–65歲這個區間。不過這個還算好的,可以結合其他資料(分齡勞動人口)自己算。

又例如,有 2 歲以下兒童的家長,請育嬰假的人數有多少?你才會發現勞動部的資料居然是以請領「次數」來計,也就是說我請六個月,每個月領一次津貼,那在資料裡就會被算成六次。可想而知,其餘相關的資料,如平均請假的時間、男女比例等等,都沒有精確的數字(只有從其他抽樣調查裡有一些樣貌)。

這次報導引用的資料,是從衛福部的政策研究案裡得到的,他們是為了推出新的托育補助政策才做研究,並非常態調查,得不到歷年的資料。

再舉個例子,人力運用調查裡,很貼心地分類出「有子女」的家長工時是多少。但細看資料之後才發現,裡頭只有統計「有 6 歲以下子女」的「女性」工時有多長,沒有「男性」。這這這,這是已經直接假設養育子女是女性的工作了嗎?

我不知道基礎資料的缺漏跟少子化議題在台灣幾乎毫無長進有沒有直接的關連,但這次真的深深體悟,明明過去中研院、監察院的報告都已經說了現金補貼不是長遠之計、台灣沒有條件這麼做(在有限的資源底下不應該只選擇做這個)、國際上也有反例,但我們現在看到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政府,還是只會朝補貼下手,說這就是人民所要的。

人民要的到底是什麼呢?正如受訪者在採訪過程一直強調的,假設(我們有共識)少子化是一個國安議題,國家要如何介入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並不能直接複製,需要摸索。而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讓這個議題再往前走一步。

--

--

zoelee
mirrormedia

READr 記者兼數位專題製作人。曾任週刊記者,沒有特定新聞路線的雜食系,2017 年進到一個工程師超過半數的團隊以後開始慢慢長理科腦,希望能為還願意看新聞的人提供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