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專題的那些數據

簡信昌
mirrormedia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an 17, 2018

印象中應該是前年紐時的分享,有概略性的討論了專題頁面裡,使用者行為的一些數字觀察。例如大多數的使用者都偏好直接 scroll 勝於 click 之類,而其實這些相關的行為分析,也大致在不少台灣相關進行互動式專題的朋友中獲得了某些程度的「印證」。

可是所謂的「印證」,其實我們通常都是在不同的專題時有不同的互動模式,並且透過專題的累積來「觀察」使用者在不同專題中的互動方式,有哪一些會比較願意參與。而且這應該也是目前所有開發新聞專題的同業用來測試使用者喜好的唯一方式。

雖然我們可以說在這樣的測試之下,大家獲得的經驗好像都是大致相同,比如使用者閱讀文章的長度,或是對於文章內互動按鈕的興趣缺缺等等。可是當我們嚴肅的面對這些數據,並且希望可以從數據中了解使用者的行為模式時,可能會發現某些問題,那就是每篇專題的屬性,內容,甚至讀者都不一樣,那麼我們要怎麼透過這樣的「累積」去了解讀者呢?

所以我們這次在「新二代的難題」中,嘗試了使用一般網站進行使用者分析的 A/B Test 來做測試,一個版本是傳統的 long form 形式,包含了報導的所有內容(五個分篇)。另一個版本則是把每個分篇用單一頁面呈現,各篇的切換則是可以透過選單跟文章最後的「延伸閱讀」讓讀者可以選擇是不是要繼續看其他文章。

可惜這篇文章是叫好不叫座,所以累積的數據似乎還不足以呈現完整的使用者行為,但其實以目前的結果來看也是滿有趣的。比如在完整專題,大約有 5% 的使用者會打開選單看看要不要直接跳往其他段落,可是短文中幾乎沒有使用者會這麼做。短篇文章中,個案故事(人物)顯然比起理論性的內容吸引人。以及在完整專題裡,大家看影片的比例遠遠高於單篇的形式裡,把影片作為主視覺的方式。

我們未來的專題應該還是會嘗試用相同的內容來進行 A/B Test,而且等累積到比較多的數據後,應該可以來去國外相關研討會發表一下。 XDD

--

--

簡信昌
mirrormedia

工程師 / 攝影師 / 資料新聞 各種興趣,目前擔任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對於新聞媒體未來想像充滿興趣,也希望透過技術改變新聞媒體的為來樣貌。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以鏡頭與藝術創作面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