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無痕低碳逛夜市吧!

夜市是台灣特有文化,2021年1月的一篇報導指出:「花蓮東大門夜市減塑有成,垃圾量控制每日2000公斤(註1)。」你能想像嗎?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每天仍然產生2公噸的垃圾,而這2公噸的垃圾體積究竟是多龐大?而且這只是一個夜市而已!

👉 本篇大綱
▪ 夜市造成的環境問題
▪ 無痕夜市123
▪ 餐具要準備多少才夠?
▪ 調整購買順序,讓容器使用率最大化

夜市造成的環境問題

  1. 龐大的垃圾量:到夜市不會只吃一個攤位,假如每逛一次夜市向5個攤販購買,那麼每次至少產生5個以上的垃圾,可能是塑膠袋、防油紙袋或紙容器等。如果你去觀察夜市的垃圾桶,絕大部分都是吃完就丟的一次性的餐具
  2. 垃圾桶永遠都不夠用:人潮一多,只要夜市沒有安排定期處理垃圾,剛剛說的一次性的餐具就會堆成小山一樣,即使垃圾桶設置再多也不夠
  3. 環境髒亂: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住在夜市附近,甚至有人將夜市視為嫌惡設施。用餐完將紙容器丟進垃圾桶裡,沒有將廚餘、回收物進行分類,是很容易造成蚊蟲滋生(註2)。
  4. 紙容器回收率僅三成,每年有56公噸的紙容器進了焚化爐:大家都誤以為紙容器可以回收,實際上得先將裡面的防水層(PE模)和紙分開,這樣的紙類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目前台灣一年產生的紙容器垃圾超過80億個,回收廠的消化速度遠趕不使用量,因此,高達七成的餐具最終還是被視為一般垃圾,進了焚化爐(註3)。

無痕夜市123

  1. 首先,要準備好足夠的餐盒、餐具
  2. 其次,試著以大眾交通工具或ubike代替騎車或開車,降低碳排放
  3. 最後,購買時勇敢地請老闆將食物放進餐盒

是不是好像在講廢話?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問題就在「出門記得帶餐盒」及「不好意思開口麻煩老闆」,當然還有回家後「洗刷刷」的部分。一次性餐具的好處是用過即丟,完全沒有清洗的問題,而這種太方便的生活,讓我們的垃圾量不斷增加。

公館夜市中,一對聽障夫妻的雞蛋糕攤位也很支持環保呢!

自備餐具逛夜市,聽起來有點麻煩,但其實不難:

餐具要準備多少才夠?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2個人至少要準備:

  • 2個耐熱的保鮮盒:材質不鏽鋼或塑膠都可以,重點是要耐熱
  • 2份餐具:除了兩雙筷子外,我喜歡多帶一個湯匙,以及一片擦拭布,除了可以擦去餐具的髒污,也可以將吃完的筷子包起來,擦拭布的效果比用衛生紙還要好
  • 杯子1個:裝水出門,或是買飲料都很方便

調整購買順序,讓容器使用率最大化

  • 內用優於外帶:優先選擇提供餐具的內用餐廳,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可以拿出自備的餐具食用。有些店家為了作業方便,無論內用外帶皆提供一次性餐具。也因此,在進入小吃店之前,我會先觀察內用情形,客人是否是使用一次性的碗盤,如果是,容我再想想
  • 選擇散裝食物:大多數的時候,逛夜市會希望多吃一點不同種類的食物,選擇散裝食物有機會讓你選擇數量,此外還可以避免外包裝。舉例來說,夜市的蜜地瓜通常都放在透明塑膠盒內,單盒出售。除非很想吃,要不然我不會妥協,也因此到現在還沒吃過夜市的蜜地瓜
  • 先選乾的再買濕的:夜市的食物其實都蠻重口味的,如果不想讓眼前的美食沾有上一份的醬汁,建議你選乾的,最後再進攻有醬汁的小吃。像是臭豆腐,我會先選「炭烤臭豆腐」再吃有泡菜並帶有醬汁的「傳統炸臭豆腐」。如果順序相反,炭烤臭豆腐會沾上炸臭豆腐的醬汁,如果你不介意,就沒這個問題了
  • 飲料的選擇:夜市不比手搖飲店,不一定會先用雪克杯搖一搖再裝進杯子裡,還是得看每一間的作法。我曾經遇過店員用紙杯調完飲料,放進我的環保杯後,就這樣把杯子丟掉了!完全失去自備杯子的意義。這讓我意識到,先觀察如何製作飲料,如果是用手搖杯抓比例的,可以選擇不喝,或直接用他們的杯子吧!

逛夜市需要這麼麻煩?

你會進來看這一篇文章,表示你對這個議題有興趣。其實,逛了幾次下來,不覺得帶餐具是困擾,除了降低垃圾量之外,也不用一直找垃圾桶,我覺得挺好的!另外,不是每次都一定會先買乾的再吃有醬汁的食物,要是手上的餐盒充滿沾醬,我還有另一個餐盒可以拿來裝食物呀!或是拿去洗手槽把醬汁沖掉,擦乾後又是一個乾爽的保鮮盒了。而且,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我與先生的食量沒有很大,平均吃5攤便打道回府,2個保鮮盒已經很夠用。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或是想嘗試看看,歡迎在instagram上與我分享你的心得!

Instagram : 在極簡的路上漫步 Fufu x Minimalist

--

--

Fufu
Hi, it’s Fufu|電商從業者和她的簡單生活練習

崇尚極簡主義,從不消費挑戰到減塑的簡單生活實踐者。2020年完成不消費挑戰4個月以及一趟零廢棄蜜月旅行。減塑日常在IG simplelife.fu / 極簡生活主站 https://fufu.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