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α7R II + Metabone V轉接EF鏡使用心得,七年之癢 — — 與Canon機身和平分手

Johns M Tsai
mjohnsphoto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Aug 22, 2017

若覺得有受益於本篇文章,歡迎小額贊助

從2010年至今使用佳能將近七年,從550D入手,後來陸續用了5D、5D3。其實一直都蠻順手的也沒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隨著科技不斷演進,其他相機大廠在這七年期間不斷推出引領相機世代的性能跟表現,如今佳能除了鏡頭多又相對平價、性能穩定中庸之外,我個人實在也找不出什麼特別之處。

DSC00373sf

即使佳能去年推出了5D4應戰(至於今年推出的6D2…這邊我們就別提了吧XD),但表現只是平平。尤其是5D4我在實際使用過以後並沒有太多的驚艷(Lost in Iceland — — 重返,失落的冰島),那些改善的部份比5D3好,我覺得本來就是應該的,但並沒有好到劃時代演進的差距,也沒有讓人心動想換的感覺。國外有評測將5D4跟D810還有α7R II放在一起比,C在比起S、N這兩部相機無論在對焦、ISO、畫質、動態範圍、寬容度甚至價格上都沒有顯著優勢甚至落後。評測結尾寫著「沒有完美(最強)的相機,最主要還是依照使用者需求來選擇,但整體來說也許還是有個輸家(But there may be an overall loser)」,道盡了這幾年身為佳能使用者的憋屈。

DSC00374sf

去年冰島之行一場意外讓我的5D3消失在茫茫人海(攝影,直到世界的盡頭 — — 冰與火之島),加上備用的老5D感光已經有些老化又十分容易入塵,成了壓倒我想換家的最後一根稻草。換機最主要的訴求就是提升現有照片檔案體質(畫質、寬容度),並且最好可以兼容現有鏡頭,這麼多年透徹了解佳能相機性能跟Raw檔能力之後,還有看許多資訊跟評測,最後我決定入手Sony α7R II與Metabone V轉接環搭配現有的EF鏡使用。

DSC00383sf

當然,理論跟能夠實際應用也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所以拿到相機之後花了幾個禮拜盡量多種議題拍攝實測,最後進行綜合評價。先說結論

電力續航:★★☆☆☆|多買電池|★★★★★
操控手感:★★☆☆☆|熟練度up|★★★☆☆
對焦速度:★★★☆☆|用原廠鏡|★★★★★
寫入速度:★★★☆☆|只能適應|★★★☆☆
電子觀景:★★★☆☆|暗憑感覺|★★★☆☆
持握手感:★★★★☆|加裝手把|★★★★☆
色彩表現:★★★★☆|慢慢後製|★★★★★
高感表現:★★★★☆|無可改進|★★★★☆
動態寬容:★★★★★|無話可說|★★★★★
畫質畫素:★★★★★|買記憶卡|★★★★★
其他功能:★★★★☆
綜合評價:★★★★☆

DSC00430sf

電力續航:超費電,表訂一顆電池拍不到三百張,克服方式蠻簡單的就是多買一些電池。不過這台相機支援行動電源充電使用,換個角度想,其實要是能夠接上大容量行動電源的場合(比方說長時間定點夜拍),其持久耐力反而也能跟DSLR並駕齊驅甚至超越。

操控手感:我只能說這按鍵、轉盤跟選單設計簡直是反人類,許多鍵位都不在順手的位置,許多功能得選單按兩次以上才能開始調整,反饋感也不是很好,感覺是用DC的思維做出來的操控跟選單。另外光圈先決模式中也不能調整快門速度自動ISO是有點不習慣的(簡單能用韌體解決的問題竟然不做XD),替代的方案就是用手動模式設定光圈快門自動ISO,或者光圈先決時自己設定ISO來改變快門速度。雖初用覺得有些不便,但我覺得這些操作的不習慣問題隨著時間跟熟練度還是會解決的。

對焦速度:由於我是用轉接環,我覺得關鍵在於每顆鏡頭的支援度。像有些鏡頭就會比其他鏡頭稍微快一些,我推測我的鏡頭都不是近年的新鏡,所以有時即使白天光線充足時還是有機會拉風箱。但是一些場景或焦段時對焦快狠準,而且一堆對焦點可以選真是爽。主要的問題體現在現場光線不夠的時候、對焦物反差不夠的時候還蠻常拉風箱的,不過我也拿了老5D在同樣場景也是對不太到就是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開始50mm f1.8 STM無法自動對焦,我後來把MB5跟相機韌體都更新到最新,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話說回來a7r2還可以開啟面孔辨識對焦,以及手動時峰值對焦輔助,算是彌補或甚至增強了對焦的可用性。如果想要完全解放α7R II的自動對焦說實話還是得用原廠鏡,不過實際使用我覺得即使轉接也能在大部分的時候不會錯失畫面,大致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DSC00054

寫入速度:連拍、寫入、讀取、以及開機喚醒待機等等速度都有點慢,不管用什麼卡在寫入緩衝時相機會卡卡的,放大檢視也會累格,得等他存好才能正常看。但是如果很依賴連拍的話我估計也不會對這台相機有興趣就是了。這點是無法用任何方式改善的,在一些比較極端的情況下這種延遲確實會影響拍攝的機動性。

電子觀景:褒貶不一的電子觀景窗,其實也跟光學觀景窗一樣有好有壞。我自己的體驗是覺得整體來說還蠻方便的,因為基本上不再會發生有些時候換場景忘記調整參數而發生前幾張過曝或欠曝的狀況。用LCD或EVF比較不方便的還有連拍的時候沒法持續看著拍攝目標物,以及夜拍的時候不管用EVF或LCD基本都是盲的,從前光學觀景窗還能稍微看一下地平線位置什麼的,現在如果沒有其他光源或非常暗的話完全就是得猜著拍再慢慢調整。

DSC01148sf

持握手感:我沒有使用手把,也不算是特別大手,覺得雖然轉接有點長不過持握感跟配重都算尚可。有需要的也許可以買手把,方便直拍順便增強電量,但同時也會增加重量跟體積

色彩表現:對專業攝影來說後製調色只是基本功,各家顏色綜合探討這種個人喜好的問題就不深入研究了。以大家關注比較高的人像膚色來說,事實上我自己都覺得佳能在5D之後的原生膚色都不是我太喜歡的的調調,所以不管怎麼拍都還是得在後製時調整。再說以亞洲黃種人的皮膚來說,一般都會抽掉一些黃色才能顯得更討喜,畢竟真實的反應膚色膚質本來就不會太多人喜歡,無論如何都還是得經過修飾。我自己的用法就是拍中性直接丟進LR處理,所以也不算是Sony的原色,但有時候的膚色表現出乎我意料的順眼,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caption id=”attachment_5401"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0107

陰影下的膚色(AWB降黃紅飽和)[/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487"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1084

落日下的膚色(AWB毛片未修)[/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489"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0949

陽光下的膚色(AWB毛片未修)[/caption]

>>>>> 海外婚紗預約 Oversea Wedding

[caption id=”attachment_5511"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0196sf

室內逆光的膚色(AWB降紅色飽和)[/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512"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0255sf

室內逆光的膚色(AWB降紅色飽和)[/caption]

高感表現:以現行使用過的機種來比較的話高ISO表現算是還可以接受,畢竟畫素這麼高的情況下高ISO還能有一定的純淨度不太容易,目測ISO3200的影響畫面感受的雜訊並不多,即使要去躁的話還是能保留相對多的細節。

[caption id=”attachment_5407"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0420sf

夜拍銀河正常發揮(ISO1600 25s)[/caption]

動態寬容:無可挑剔的野獸,暗部拉亮以及重新分配畫面光比的時候輕鬆很多。最早開始使用佳能的時候各家還沒有如此顯著的差距,大概2014–2015年間由Sony的感光元件開始發難做出超越以往水準表現的Sensor。時至今日又過了兩年,在需要添購主力相機的狀況下,最後還是選擇了Sony。

螢幕快照 2017-08-14 下午9.02.16
螢幕快照 2017-08-20 下午8.55.16
螢幕快照 2017-08-20 下午8.56.20
DSC00385sf

畫質畫素:就是強大,副作用就是raw檔肥大,有損raw要40幾mb,無損raw要80多mb,是過去我所使用raw檔的三至七倍大(老5D的raw只有10多mb)。因此未來在硬體後製處理上、硬碟備份跟記憶卡上都必須投入更多,但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成品品質的必要投資吧。至於有損跟無損的差別據說就是差在一些動態範圍,一般正常狀況的曝光情況如果不需要動很多的,聽說是看不太出區別的(但這我也只是看討論區的說法,沒有實測過,簡單說如果在意儲存空間可以理解為如果是生活照或不需要調整太多的畫面那可以用壓縮raw,如果要發揮raw的全力還是得選無壓縮)。

[caption id=”attachment_5491" align=”alignnone” width=”4484"]

螢幕快照 2017-08-21 下午8.42.47.png

畫質大幅提升,廣角拍完放大都還能數毛[/caption]

其他功能:
1. 達成真正靜音快門,可以實現拍攝於無形,連自己有沒有拍下去都不知道(誤)
2. 有APP可以擴充相機機能,如電子濾鏡、縮時攝影、流水濾鏡等等,但是有些在操作方面還是比較麻煩(不熟悉的人調整完電子濾鏡天都黑了),要是相機有觸控螢幕,在使用上相信會方便很多。
3. 閃燈方面還沒有想好怎麼解決,看情況可能之後會入手一個神牛,短期先用觸發器。
4. 機身防震加上鏡頭防手震雙重確保畫質,覺得欣慰。
5. 峰值對焦超輕鬆,使用順手的話其實都可以全手動對焦了XD。
6. 聽說a7r2的錄影是頗強大,但我沒在錄影所以這部分就不清楚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5488" align=”alignnone” width=”2048"]

DSC01243sf

機身防震讓手持慢速快門照片成功率提升(ISO400 24mm f4 1/6s)[/caption]

>>>>> 海外婚紗預約 Oversea Wedding

綜合評價:針對轉接佳能鏡頭來說,大部分的情況下對焦速度還是可以接受並且準度可以信賴,尤其拍風景較多的話。對焦慢一些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唯操作方面真的是一大軟肋,比方說C1|C2設計的位置簡直就是想讓你得關節炎,轉盤跟按鈕的反饋感也沒有很好、不夠及時而且覺得設計上可以再符合手指工學一些,機頂也沒有螢幕跟按鈕可以快速檢視參數調整,諸如此類的細節問題。再來就是轉接時的對焦問題,雖然很多時候合焦很快,但是有些應該很好對焦的場景卻會迷焦,這對需要高強度高速反應高精度的拍攝場合來說是一個地雷,最穩還是用原生鏡。但相反地,一般大眾的生活上拍攝需求我認為轉接的性能已經是綽綽有餘。當然,我是以一個長年用DSLR的人來評價這台無反相機的操作,索尼也有做DSLR來說有些小問題應該是可以簡單克服的才是,有點不解。撇開習慣問題,總而言之我認為以追求高畫質、高後製彈性而言,Sony α7R II帶來的進步絕對是全面的提升(An overall better everything),然後,要是原廠鏡頭能便宜一點就更好了XD。

DSC00322sf

關於轉接環:我知道不少人是使用MC-11,我自己做了一些功課是覺得這比較適用很多副廠EF接口鏡頭的用家(Sigma, Tamron, Tokina…etc),而MB5是支援Canon原廠鏡頭較佳。再加上我覺得已經用轉接環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是無所不在的,所以就用了相對貴的MB5,據說在暗角控制跟畫質減損方面表現較佳,但詳細我就沒比較過了。

DSC00019

我覺得在這個器材價格門檻越來越低的時代,什麼好用就用什麼、什麼負擔得起用什麼,各取所需截長補短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所謂「沒有完美的相機,只有把相機用到極致的人」。如果拿遊戲中的裝備來比喻吧,佳能現行的相機各項素質都平均加乘,索尼近年發表的相機就是某幾種素質特化遠高於平均,而有幾項素質落在平均或低於平均。我相信如果能夠克服那些不足之處,其帶來的優勢還是蠻可觀的。當然,佳能用了這麼久感情還是蠻深厚的,只是恨鐵不成鋼啊,希望哪一天可以再次看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劃時代新作,再讓我有動力跳回去。

無論之後會不會因為無法習慣而重新回到佳能,或是就用下去甚至連鏡頭也換家,總之這台相機會跟著我一陣子,想到什麼東西或拍了新玩意會再增補。如果還有什麼關於a7r2轉接佳能鏡頭相關的問題想知道或想測試的可以留言告訴我囉。

p.s. 如果人在美國想買a7r2歡迎參考這篇美國省錢- 敗家剁手停不下來,自己開價購物:Greentoe(2017)

DSC00409s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