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ay in the Zoo
英文立體書(絕版)
Author:Anonymous
在維多利亞時期,動物園是非常熱門的親子出遊地點,自然也成為當時童書的重要題材。1890年德國出版社J. F. Schreiber推出的《A Day in the Zoo》,被認為是史上最美童書之一,將近一個世紀後又復刻出版。縮影了動物園的風光,凝結了遊客的神態,記錄下氛圍迷人的那個年代。藉由這篇書介,也來跟大家淺談動物園和早期立體書的發展背景。
1760年代,走在前端的印刷出版商Robert Sayer,發行了一些名為「Harlequin」的折冊,被認為是兒童操作書的先驅。本來諸如立體、拉片機關、百葉窗機關等技術最先是被用在成人閱讀的醫學相關書,推動至童書的運用上,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的Robert Sayer。並不像後來的Lothar Meggendorfer有更精細的紙藝,「Harlequin」系列通常是垂直折成四折的單張圖紙,每一折的上下又覆蓋另一個圖像,透過翻開的動作來變化文字與插圖,於是孩子必須與折冊「互動」才能閱讀到完整的內容。
百年後,印刷的技術更成熟、創作者的手藝更精巧、對這種新奇的閱讀方式產生興趣的年齡層也更廣泛了。Lothar Meggendorfer、Ernest Nister和Raphael Tuck & Sons都是這個時期成功的作者及出版商。Raphael Tuck & Sons出版社在1892年左右所推出的《Our Friends in the Zoo》,一開始在倫敦動物園販售,後來也在美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動物園上市,成為動物園受歡迎的紀念品。
這本書除了灰階的內頁背景,上面覆蓋了一層彩色的鏤空圖片,輕輕向外拉就會立體來騰空的簡單機構,製造出隔著籠子觀看動物的景深效果。
但最令人驚嘆的莫過於這篇書介要介紹的《A Day in the Zoo》,初版發行於1890年,拉開來是由六個畫面相連組成的全景,每一頁都可以下翻機關,展開至少有前、中、後景三個層次的立體場景。
書名頁和最後的封底內都是鳥園的畫面,雖然無關立體,插畫一樣美得如詩。
封底內的光影細節。
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是哈布斯堡王朝於1752年建的「維也納動物園」,但第一座以教育為用意的則是1794年興建的「巴黎動物園」。1828年以巴黎動物園為參考對象成立的「倫敦動物園」,最初是科學家研究動物的機構,到了1847年才對外開放。因為倫敦動物園非常成功的經驗,才推動了世界各地開始興建動物園。雖然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以什麼為藍圖來創作的,這裡還是以倫敦動物園來對照討論。
第一個出現的動物大象,讓人想到當時在倫敦動物園住了17年的明星Jumbo。他的名字甚至成為了大型物件的代名詞。因為晚年變得有攻擊性而停止被遊客騎乘,後來被賣給馬戲團,引發英國民眾的憤怒。
倫敦動物園有許多世界創舉,例如開放於1853年的水族館就是世界第一座,開幕的英國博物學家Philip Henry Gosse是水族館英語「Aquarium」一詞的創造者。紙藝的景深效果非常漂亮且栩栩如生。
除了前面令人望之生畏的獅子與老虎,後面兩個籠景我實在非常喜歡。仔細看猴子屋的底圖,可以看到另一側的遊客。
棕熊區有隔著欄杆觀看的孩童,也有透過上方柵欄俯瞰的遊客,這個取景的設計也堪稱一絕。雖然這本書的主題是動物園,在動物之外,遊客的神態與情緒也是觀察的重點。
講到倫敦動物園,就會想到1914年被加拿大陸軍贈與的美洲黑熊,也就是小熊維尼的藍本Winnipeg Bear。如果故事發生得再早一點,也許會出現在這本書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