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的漫畫家,大城小事漫畫作者 — Hom

漫畫應該不只是奇幻、異想。日常生活裡的一個重要決定、一個轉折、一個感嘆、一些微不足道但很令人困擾或是很值得被記住的小事,將這些貼近大家身邊的事畫出來就是 Hom 的初衷。

Monospace
Monospace
11 min readMay 27, 2019

--

剛知道 Monospace 有漫畫家進駐時,內心波濤洶湧到不行,是漫畫家耶!對台灣漫畫印象很淡薄的我,從那天開始接觸『大城小事』也就是 Hom 的出道之作。
在一個處處是英雄漫畫的世界裡,到處充斥著奇幻、異想和主角威能,每個人都幻想著進入故事裡成為主角。但是現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的高潮迭起,比較多的反而是日常流水帳裡的一個重要決定、一個轉折、一個感嘆、一些微不足道但很令人困擾或是很值得被記住的小事。『大城小事』這部漫畫傳遞的就是這些日常間會發生的小事,雖然平凡無奇但是也最貼切、最容易打動人心。將這些貼近大家身邊的事畫出來就是 Hom 的初衷。

因為喜歡畫畫而進入美術系,卻因為進入了美術系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畫畫了.. 多弔詭

Hom 是美術系出身,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她告訴我踏進去美術系的體制後反而遏止了她的漫畫之路。在進入體制之前,她是一個純粹喜歡畫畫,而她的畫也一直被受肯定的孩子。不過進入美術系的體制後,在台灣的環境下任何科系都無法脫離升學制度。每天學習的重點就是將考試認定的術科畫到高分標準,無止盡的水彩、素描、書法和國畫的訓練。而漫畫技法則被大環境認定是幼稚、不入流的。「明明是因為喜歡畫畫而進入美術系,卻也因為進入美術系之後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畫畫了… 多弔詭」Hom 無奈的笑這說。
剛進美術系第一年的 Hom 很不能習慣這樣無法自由拿筆發揮的環境,還成了應屆校內第一個術科被當的學生,不過這樣的負能量並沒有將她擊倒,不過她也意識到自己無法支身一人抵抗整個升學體制,於是她決定先成為體制中的佼佼者再來證明自己,於是她暫時放下漫畫的畫筆致力鑽研取得高分的技巧,最後以術科頂標的分數畢業。直到升大學在壹傳媒集團半工半讀之後,有了經濟上的來源支持,又沒有升學的壓力後,Hom 才終於可以重拾畫漫畫的興趣和熱情,半工半讀邊開始隨手畫些漫畫小品。

幾年的累積,有了一些作品,Hom 以分享的心態放上自己經營的粉絲專頁供大家免費欣賞,取材自日常生活小故事的風格讓粉絲很有感觸,常常會有讀者告訴她覺得作品很感人、很療癒,在單調無聊的生活中帶來一點安慰。越來越多粉絲的支持也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將作品累積幫她出版成冊。Hom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認真考慮如果喜歡她作品的粉絲那麼多,是不是要把畫漫畫的時間再拉長一點點,計劃著如果自己出來接案,那創作時間或許就可以再多一點點。於是在『大城小事』出版後,Hom 辭掉了工作,一邊靠著接案,一邊畫著漫畫,靠著兩邊收入來負擔日常生活開銷,正式進入全職創作、接案的自由工作者世界。

那些聽起來彷彿不會是影響工作理由的理由,其實都真的是理由!

開始接案以後跟之前的固定收入工作相比才發現自己簡直像換了一個人生一樣,最明顯的差異是收入,有可能一個月2、30萬的收入也有可能幾個月沒收入。漫畫出版其實賺得很少,對 Hom 來說比較像是自我的實現跟多一個曝光作為個人品牌的籌碼跟客戶接案的一個跳板。但是可以將創作漫畫的時間變長真的是自己覺得很開心的事。另外是工作空間的差異,成為獨立工作者之後,發現工作空間真的會影響到創作心情跟作品產量。

「在找到 Monospace 之前,我嘗試過在很多地方工作,家裡、咖啡廳、圖書館.. 我跟你說.. 那些聽起來彷彿不會是影響工作理由的理由,其實都真的是理由!」Hom 認真的跟我抱怨起來「家裡的狹小導致空氣流通不良、咖啡廳充斥著女生們的八卦聲、在圖書館上個廁所也要全部包袱款款收拾好帶走,畢竟一台3、4 萬的 Mac 可不是說相信人心就能放手去賭的阿~ 另外針對長時間工作型態的工作者來說能有個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桌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我的困擾跟需求在 Monospace 都能很好的被滿足,因此來一日體驗後就立刻成為會員了。

這裡充斥著工程師和設計師,來到這裡感覺像到了一個新世界一樣,空間裡都是自己同溫層圈不會遇到的人。之前一邊畫畫一邊聽到有會員要去參加駭客大賽,雖然沒有參與討論,但是心中默默地覺得很酷悄悄放下耳機的在偷聽 哈~ 在這裡樂於主動交流的人可以結交很多不同圈子的人脈,像我比較被動的人也能觀察到很多很有趣的事。不過在空間的這段時間也真的有點被寵壞了,之後要出去跟朋友合夥的工作室一直用相似的標準在尋覓工作室的空間就一直很難有著落..」

創造角色時,如果都是靠自己想像,最後會發現幾乎每個角色都很像近乎一樣。反之揣摩著真實的人物和真實的性格特色再去定義,角色個性和故事情節都會立體的多。

聊到『大城小事』這本漫畫,有看過的人就知道這是一部非常療癒人心的漫畫。將上班族苦悶、說出來微不足道但是在當下卻實實在在很困擾的小事畫出來。我好奇這些故事裡面有多少比例是 Hom 自己的切身體驗.. 只見 Hom 頓了一下大笑著說「我幾乎不畫自己的故事啦!非常尷尬阿.. 像這種當下困擾的事,通常事後回顧只會覺得 我當初在搞甚麼阿!如果還出版給大家看只會覺得非常非常羞恥阿!就像是日記一樣的內容自己留作紀念事後笑笑還可以,將之出版供大家翻閱就太害羞了!」「漫畫中那些貌似親身經歷一樣的故事都是我去偷來的~」Hom 笑著看向詫異的我繼續說「我很喜歡觀察生活周遭發生的大小事、朋友說的事、路人的事再把他們記錄下來。但是我偷得很小心~ 我會偷 A 友人的故事、再利用 B 友人的外表、然後 C 友人的個性去塑造我的故事情境跟角色,所以故事跟情境才會好像很真實但其實都不是一個人的事,當然不小心畫的太栩栩如生的時候還是會先告知一下友人即將被出賣的事 哈哈哈哈」。

但是,關於拿周圍的人當藍本或參考,最大的原則就是,不要去畫別人難過的事,不能消費朋友的痛處,這是跟周圍朋友取材的第一原則。Hom 對著我再繼續跟我解釋「創造角色時,如果都是靠自己想像,最後會發現幾乎每個角色都很像近乎一樣。反之揣摩著真實的人物和真實的性格特色再去定義,角色個性和故事情節都會立體的多。」

聊到喜歡的漫畫,Hom 說跟亞洲的漫畫比起來,歐洲的漫畫無論是在畫風、表現方式都很自由,有些甚至會打破一般的閱讀習慣引導讀者的視覺去看漫畫,不一定是傳統的 Z 字形閱讀,也可能是跟著情境跳著格子閱讀。在歐洲,漫畫就像是藝術品一樣,畫漫畫很多人不是為了市場需求、也沒有連載的壓力,主要是漫畫家自己個人的表現跟創作,歐漫中有些漫畫甚至沒有角色台詞而是像攝影機利用鏡頭遠近原理,Zoom in 或是 Zoom out 將畫面跳轉。例如從一隻公雞到宇宙、或是從森林中的象群到微型世界.. 等等。「很自由、而且意想不到,非常非常有趣,完全實驗性質非學院派非市場取向的漫畫。」當然除了歐漫,Hom 也沒有放過第一動漫大國的日漫,在她心中《鋼之鍊金術師》和《灌籃高手》這兩本漫畫就是無懈可擊,兼具心靈層面和表層技法動作畫面的無敵之作。

漫畫比起藝術更像是設計,內含商業市場考量才有辦法產出長紅的作品。

講到台灣目前的漫畫市場現況,Hom 不得不有點感慨,從早期的台灣漫畫到現在的業界狀況,中間出現了很大的斷層。目前的大家對台灣漫畫的印象模糊,反而是 FB 等網路社群平台上的圖文作家會比較熟悉。「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過長的社會工時,大家下班回家後已經疲於追連載,大多選擇速食娛樂,在很快的時間就能得到娛樂效果;第二個是長期連載有日本、韓國整個漫畫產業非常蓬勃龐大,追都追不完,很少人會再花時間來追臺灣漫畫。以籃球來比喻的話,大概就是花同樣的錢和時間,相較於中華職籃,多數人會選擇看 NBA,當然有人兩者都看,就是比較少。」

Hom 說其實臺灣的漫畫家軟實力不差,每年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臺灣都有不少獲獎漫畫家,不過整個產業鏈還有點薄弱,雖然近年來政府有更加支持推廣,除了設立輔導補助金、以金漫獎鼓勵現職漫畫家、也同時推出繁星計劃免費輔導年輕一代的學生,但是整個大環境的演變,包含出版業的沒落、娛樂資訊爆炸多,要怎麼從變動中有所突破,最後最後還是只能回歸到漫畫家要努力做出一部讓大家無法控制想一直看下去的作品。「產業要做起來,就像是循環鏈一樣,舉例來說 海賊王、火影忍者.. 等暢銷作品也絕對不是憑介偶然或是單靠漫畫家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就可以成就出來的作品,好看的作品帶動市場、改編動畫和周邊、帶動讀者群、帶動更多周邊衍伸合作、有了讀者二次創作等等,這些都能帶動漫畫產業,最後再回饋力量和經濟效益給創作者,有了這樣健全的產業鏈,從中才會培養出經典的暢銷作品。」「漫畫比起藝術更像是設計,內含商業市場考量才有辦法產出長紅的作品。」

「只能持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繼續努力啦!」Hom 笑著說「雖然在台灣出版漫畫的經濟效益不大,不過因為畫漫畫能夠幫助自己持續接案,累積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繼續畫漫畫讓自己很開心,看到有越來越多人喜歡自己的漫畫也很開心,如果還能在台灣的漫畫產業幫一點忙就更開心了!只要手上的 case 還能維持生活平衡,畫漫畫這件事還是能讓自己維持在一個好的心情狀態我就會這樣一直畫下去吧!」看著 Hom 貌似隨性的發言,話中卻隱含著對漫畫無比的熱情。
文 ⊙ Ji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