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0~18 歲發展的蒙特梭利教育

文|黃柔璇(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研究專員)

本文整理自 【公益講座:蒙特梭利如何支持人的發展-支持孩子】

此次講座,邀請到了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的創辦人馬毓鴻老師,來向大家分享蒙特梭利教育如何支持孩子與成人的發展。

馬老師自 1995 年起便投身蒙特梭利教育中,經驗豐富的馬老師,除了是一位老師,同時是一位母親。而今日的講座將從這兩個身分出發,引領參與者瞭解如何透過這兩個視角,善用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支持孩子成長。

馬老師在開場時便向大家提到:人性的進化一直以來都是緩慢的。但凡觸及到人類發展核心的教育哲學,都能擁有長久存在的生命力。而蒙特梭利教育,不僅是支持孩子在學業上能有非凡的成就,更在乎如何支持一個人從嬰幼兒開始直至成年的發展。如此直擊核心的教育理念,正是蒙特梭利可以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仍有超過一百多個國家深根發展的原因,且至今未曾停滯。

Photo by CDC on Unsplash

就在一個彈指之間,想像你的孩子來到了青少年的階段,你認為自己眼前的這位青少年該具有哪些特質?

在講座的一開始,馬老師就拋出了這項問題。

獨立自主、終身學習、專注堅持等等,皆是青少年們被期待擁有的特質。然而孩子的成長並非彈指間就能達成的事,而是需靠著日復一日的成長,一步一步造就而成。

以終為始,教育需要倒著看。這句話一直是馬老師對教育的信念,當成人們希望孩子能夠在 18 歲時學會獨立自主,卻在孩子五歲階段仍一口一口地餵孩子吃飯時,即應好好地進行反思:現在在做的這些事情,是否真的讓孩子朝向自己所期待看見的特質發展呢?

馬老師回憶到自己過往的育兒經驗,她也曾會告訴孩子:來幫媽媽洗碗、幫媽媽拖地。直到一次馬老師的丈夫她說:「我來幫妳洗衣服」,才讓馬老師赫然驚覺,為什麼是幫「我」?

在這次的頓悟以後,馬老師與她的丈夫達成了共識:這是一個家,所有的家庭成員應要共同承擔家中的責任與義務,並做出所有自己能力所及之事;讓孩子長大離開家以後,能夠接著以家庭經驗為基礎,為社群貢獻更多自己的能力。

在馬老師的經驗中,0 至 3 歲的孩子正處於最具有生命力且勇於試錯的階段,當孩子學會獨立行走以後,即開啟了人生中的各項探索,其中尤以動手做最為重要。於此階段,成人應注意,避免因為覺得孩子還小、想要好好保護孩子,就阻斷了孩子自己動手做的可能性。若孩子在這個階段受到過多的介入與干預,則可能在過了 3 歲以後,浮現許多對探索失去興趣、不願自主動手做的現象,而這些情形在孩子長大後,將演化成不願自主思考與只想得到答案的被動狀態。

因此,成人存在的意義並非賦予孩子過上富裕舒適的生活,而是當孩子在想到一個成年人時,其所想的是這位成人的行動力與對生活保持正向態度的價值觀,進而將成人視作為自己的楷模;反之,成年人過多的介入、放縱與說謊,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失去行動力、貢獻力及自信心等重要涵養。

過往,許多人會誤以為蒙特梭利教育的適用對象為特殊需求兒童,至近幾年,多數人則會認為蒙特梭利的教學範圍僅適於幼兒園教育。然而,由蒙特梭利的四大發展階段理念中,其實就能夠看見蒙特梭利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撰有各自的成長願景,且這些願景需要由不同的環境與成人角色來支持。

圖片來源:摘錄講座內容製作

於是,馬老師談起支持這些願景落地的途徑。

首要方式,即是接受蒙特梭利培訓。蒙特梭利的每個培訓階段中,都有扎實的理論、態度與方法之教學,讓成人可以透由培訓翻轉對教育的想像。並且能夠清楚地剖析每個階段的孩子的需求,打造適宜的成長環境,以使用正確的節奏讓孩子接觸教具。

懂得養花的人會知曉,要養好花需要先養土。而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人正如一方水土,需要創造適切的環境來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除了家庭環境是首當其衝的關鍵,混齡的安排則更能夠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成長,若孩子需要時間,環境也可以等待他。以下馬老師則依 0 至 6 歲、6 至 12 歲、12 至 18 歲三階段,分述各個階段孩子的需求與特質:

  • 0 至 6 歲

馬老師在講座中播放了四段幼童的影片,影片中的嬰幼兒已經學會自己端碗喝湯、協助家庭打掃、協助老師擦地與自己穿鞋。在這四段影片中,馬老師想再次提醒大家,此階段的人類正處一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階段,無論環境提供什麼,都會被孩子吸收。而放手讓孩子模仿成人,並給予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其實就是在協助孩子發展大腦。孩子打掃得乾淨與否並非重點,重要的是孩子對於眼前的興趣與選擇可以全力以赴,孩子即有機會貢獻、突破挑戰與限制,並從中獲得快樂及成就感。

  • 6 至 12 歲

這時候的孩子,不太在乎自己的外在,反而是大腦中會浮出許多的「為什麼」。當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大增,成人需要成為一位會說故事的人,幫助孩子思考與進行抽象的理解,並承認自己對知識的侷限性,給予自己和孩子更多的交流空間,以利創造無極限的思考空間與合作性,也藉此點燃孩子的學習動機,為下一階段無限的探索奠基。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會想和同儕群體有大量的互動,並探索自己在同儕間扮演的角色,故教室中的混齡合作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環境要素。

  • 12 至 18 歲

在青少年階段,賀爾蒙的大量變化使得他們的情緒與身體狀況出現劇烈的動盪,心智能力也會隨之下降並進入潛伏狀態,因此強迫青少年背誦與記憶,其效果甚微。此時需要藉著孩子在前一個發展階段累積的知能,讓青少年超越學科的框架,探索自己內在獨特的興趣。這個階段的青少年,猶如真實社會的實習生,開始想了解自己,並向外界證明自己的獨特性與獨立性。因此,蒙特梭利中學採以寄宿的方式,讓青少年有機會在學校中運行微經濟活動,使自己彷彿置身在真實社會裡。此外,處在道德感強烈的青少年階段,成人需要用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與青少年成為同伴,並相信孩子已經足夠成熟,可以憑己力做出很好的判斷。只要成人能提供完備的環境與真實有意義的工作給青少年,穩定與自律將可以實現在每一個青少年身上。

若孩子在生命的前三個階段獲得完善的發展,在十八年以後,當孩子成為成人時,我們便能夠看見他們的生命力與自信,且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亦從小學累積至今的團體學習經驗中,看見孩子成為一位合作的倡導者,而非競爭的推動者。

而父母也要時刻地提醒自己,孩子的存在,並不是自己的延伸。當我們仔細看,便能看見孩子正在忙與努力地成為那個獨特的自己。此時的成人該做的是向內探索自己;當有能力看見自己,才有機會看見真正的孩子。

學會先關照自己,也就是關照孩子的那一方水土,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最後,馬老師想將這場講座獻給所有的兒童,因為他們將會是現在與未來重要的成年人,應須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好好對待。

【 如欲引用本文內容,敬請註明引用出處 】

喜歡我們分享的文章歡迎按下追蹤或是點選下方 email 訂閱 📩
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分享的最新文章。
也可以點按下方拍手符號給我們鼓勵 👏🏻👏🏻👏🏻

關於我們舉辦的課程研習活動,也歡迎關注網站消息👉🏻TMEC 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官網

--

--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
不只是教育 — 0歲到100歲的蒙特梭利

我們是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合作的 TMEC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致力於推廣蒙特梭利教育。https://sites.google.com/y2edu.org/tm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