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專業才是專業?-談公立蒙特梭利學校實施融合教育之困境

文|黃柔璇(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 研究專員)

半個世紀前,德國慕尼黑的 Aktion Sonnenschein 學校(註1),以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開辦了第一所採用融合教育的學校,在這所學校中,除了日間的蒙特梭利教室之外,創辦人 Dr. Theodor Hellbrügge 也同時將診所醫院、兒童研究中心,一起規劃入這個社區中。(Joachim Dattke, 2014)

在臺灣近幾十年的教育導向裡,也將特殊教育的發展方向,導向了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融合教育所強調的融合,即是能夠讓有特殊需求的孩子(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盡可能地回歸到主流教育裡,與接受一般教育的孩子們共同學習。此作法一改過去將之區隔的做法,希望以此推動人權、教育選擇權以及增加孩子們的社會互動機會。

蒙特梭利教育與融合教育的共同願景

在蒙特梭利的教育環境中,致力於讓每一位孩子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也透過大量的混齡同儕互動,來促進孩子們之間的社交機會。由此便不難發現,蒙特梭利如此重視孩子個體的獨特性以及社會性,與許多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長,兩者的願景是極其相似的。固然,也更加吸引特需生家長們,希望能讓自己的孩子有機會進到蒙特梭利學校中學習。

然而,在公立蒙特梭利學校內,許多的行政運作規定、課程安排以及教師專業訓練的限制,反而可能加重了在蒙特梭利環境中實施融合教育的困難。換言之,在公立學校中的特教老師可能沒有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培訓;反之,蒙特梭利教師對於特殊教育的專業知能也可能與特教老師不盡相同。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公立蒙特梭利學校的實施經驗

無論在美國或是臺灣,當前的法律(本文撰文於2023年8月)都未規定一校中的特殊生人數上限,也明訂了學校不得以任何的理由拒收特殊生。因此,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經過了調查以後,認為公立蒙特梭利學校在進行融合教育時,所將面臨的三大考驗包含:

1.如何秉持著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持續進行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

2.如何滿足政府(原文為州政府與聯邦政府)對於特殊需求學生教育的要求

3. 特殊需求學生進入公立蒙特梭利學校的人數高於一般公立學校的平均(Block, 2015; Murray and Peyton, 2008)

在一篇來自國際融合教育(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期刊的研究當中,即有研究人員以「公立蒙特梭利學校所實施之融合教育」為題,蒐集了融合教育在公立的蒙特梭利學校實施期間所遇到的困境、一線教師的經驗談,以及提出在公立蒙特梭利學校發展融合教育的架構建議。

由上述的研究中,研究員抽樣了美國五所公立蒙特梭利學校的蒙特梭利教師(非特教老師)以及特教老師(非蒙特梭利老師),一校訪談一位蒙特梭利教師與特教老師,全研究的訪談對象共有五組,而研究對象抽樣之結果,皆是在職至少 7 年的專業教師。而後研究人員發現,現場教師們對於教師團隊之間的「合作關係」尤其期待。研究結果綜整出了以下三項關鍵要素,而這些要素則顯示了受訪的教師們如何投入共構的學習計畫(shared planning)納入彼此合作的關係中(Dena AuCoin, Brian Berger, 2021):

1.受訪教師意識到,在制定每一位特殊需求學生的個別教學計畫(Individualised Education Program, IEP)與目標時,需要由團隊共同規劃。

2.受訪者間一致認同,未明文列於個別教學計畫中的非正式方面(informal means)也需要被重視

3.受訪的教師們皆對於沒有時間可以進行共同規畫而感到沮喪。(Dena AuCoin, Brian Berger, 2021)

經研究者整理,發現上述的三項要素,彼此之間有著強烈的關聯性。訪談對象多數皆表示,蒙特梭利教師與特教老師間,彼此會有大量的合作關係,個別的教學計畫大多抑是共同研討後所制定。然而教師們也必須體認到,訂定完教學計畫以後,並不僅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計畫執行,許多時候若孩子出現突發狀況,教師們也會需要臨時啟動非正式的會議或討論,針對學生當下的情況商討新的教學規劃。(Dena AuCoin, Brian Berger, 2021)而這樣非正式的會議或討論,時常耗時較長,甚至有時會沒有這樣的餘裕時間進行討論。(Dena AuCoin, Brian Berger, 2021)

誰的專業才是專業?

在這份研究中,也發現教師們之間,都表示自己尊重對方的專業,也樂於彼此溝通合作,然而研究中卻發現了一件有趣的意見分歧,有些老師認為蒙特梭利與特殊教育可以融為一談,有些教師卻認為兩者應有明確的劃分。(Dena AuCoin, Brian Berger, 2021)

蒙特梭利博士在發展其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接觸了不少特殊需求的孩子,因次有老師們認為,蒙特梭利教育是發展特殊教育最佳的途徑。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們擁有高度的自由,能夠依據自己的進度以及興趣,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除此之外,同儕之間也會有高度需要合作互動的空間和時間,混齡的環境,更使得孩子們能在教室中學習彼此照應,以及練習掌握自己在不同學習階段所需承擔的任務。而在研究的另一項發現,是有些蒙特梭利老師們認為,特殊教育的老師雖然擁有自身特教的專業,但是對於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卻不夠純熟。(Dena AuCoin, Brian Berger, 2021)

Photo by note thanun on Unsplash

教師間的合作、尊重與分享

從上述老師們的經驗與研究結果進行回顧,不難發現,其實合作、尊重以及分享,對於蒙特梭利教師以及特教老師之間的關係,尤為重要。從研究者的整理中,可以發現,無論教師來自哪樣的專業背景,其實都很肯認蒙特梭利教育對特殊需求學生提供了完備的學習環境。然而在公立學校中,能夠同時享有特殊教育專業以及蒙特梭利教育專業的資源,這可謂是在私立學校中不見得可以找尋得到的專業量能,因此如此完備的師資,也格外珍貴。

或許教師們之間長期的合作,都相信著對方的專業,卻缺乏了親自深入瞭解對方的專業的機會。若教師們可以有更多的學習資源,藉由教師專業交流活動,來促進合作關係、瞭解彼此的專業,也許也能有助於將現在所遇到的教學困境與意見分歧,並將之轉化成專業合作的量能。也藉此機會,能夠增加彼此在教學現場的相互信任,利用這樣獨立開設的交流時間,確認彼此對於蒙特梭利理念以及特殊教育專業如何合作的願景,減少學期間突發狀況發生時,彼此無法有效率的達成雙方都滿意的共識。

除了老師彼此之間的交流,更可以嘗試融入許多蒙特梭利學校皆會設有的家長日,讓這段交流過程,不僅只有蒙特梭利教師與特教老師的參與,同時也可以讓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長一同參與在此專業交流的活動中,加以確保老師們之間所期待的目標,與家長的願景達到一致,共同朝向彼此都認同的教育目標努力。

註 1:Aktion Sonnenschein 學校在 1968 年成立,現今全校共有 41 個班級,總學生數量約 600 名,且共由約 100 名教師組成專業團隊進行授課。在學校的規範中,也支持著大約 50% 沒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和青少年在此就讀,另一半學生則以學習障礙、語言障礙、行為或心理發展遲緩的孩子為主。全校至今採行蒙特梭利教育模式,詳盡的教學環境與課程發展模式,可至該校網站參閱學校之現況:https://aktionsonnenschein.com/einrichtungen/

參考資料:

Dena AuCoin & Brian Berger(2021): An expansion of practice: special

education and Montessori public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Joachim Dattke(2014): A Montessori Model for Inclusion, The NAMTA Journal, Vol. 39, №3, Summer 2014

Aktion Sonnenschein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法

【 如欲引用本文內容,敬請註明引用出處 】

喜歡我們分享的文章歡迎按下追蹤或是點選下方 email 訂閱 📩
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分享的最新文章。也可以點按下方拍手符號給我們鼓勵 👏🏻👏🏻👏🏻
關於我們舉辦的課程研習活動,也可以關注網站消息👉🏻TMEC 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官網

--

--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
不只是教育 — 0歲到100歲的蒙特梭利

我們是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合作的 TMEC 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致力於推廣蒙特梭利教育。https://sites.google.com/y2edu.org/tm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