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及失智照護
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的實際應用
文|王欣(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研究專員)
為失智症患者做得越少,培養其獨立性
「你為我做得越多,你將從我身上偷走更多的能力。」這是瑪麗亞‧蒙特梭利曾說過的一句話,在她的教育理念中,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是使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成人相當重要的關鍵。同樣地,這也適用於失智症患者。
那麼要如何培養失智症者的獨立性呢?
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三大要素
藉由蒙特梭利失智照護方法的三大要素:預備好的環境、有意義的活動及工作角色,將有助於彰顯患者仍保有的能力,培養其獨立性,進而找到生活中的樂趣及成就感,活出有意義的生活。(Cruz, 2018;甄瑞興譯,2019)
一、預備好的環境
在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的長照中心裡,會減少環境中與失智長者生活無關的資訊及物件,使他們不致於產生困惑。因此,「環境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預備好的環境,整體氛圍是溫和、親切的,會讓失智長者認為自己像是「回到家」一樣,能幫助失智長者知道自己身處於何處,且鼓勵他們運用環境裡的物件,來進行有意義的活動。
以下舉例說明長照中心能如何設計出「預備好的環境」:
1. 門的重新設計
(1) 讓門看起來不像門、電梯看起來不像電梯:
由於失智症患者看到門,經常會忍不住推開,並逃出病房或長照中心,因此,可藉由使他們找不到門,來避免其逃脫。例如:把門布置成一座書架。同時,移除控制門開關的觸發器,讓患者不會發現那是一個門。而電梯的情況,亦同理可證。
(2) 個人房門的獨特設計:
每扇門都是獨一無二的,藉由設計出專屬個人的門,讓失智長者能找到自己的房間。
(3) 使失智長者認得自己現在的模樣:
將失智長的年輕時的照片及現在的照片,同時放在房門上,使其能對照過去與現在的自己,從而記得自己現在的樣貌。
2. 走廊設計:無聊的走廊可以變成失智長者的互動空間
3. 定向資訊及標示(Wayfinding):通常會使用「箭頭標示」加上「文字」及「圖片」,便於長者能順利找到他要去的地方,或他想要尋找的物品。如此,能提高安全性、促進環境適應、預防和減少焦慮,以及提高獨立性及個人自主權。(Passini, R.et al., 2000)
4. 浴室的布置
(1) 張貼如廁說明:失智症患者的病況較嚴重時,可能會忘記如廁的動作,因此,在浴室內張貼如廁說明(文字加上圖片的分解動作),將有助於失智長者能自行做出動作。
(2) 張貼失智症患者家人的照片:因失智長者會忘記自己身處何處,為使失智長者能有安全感,在浴室內張貼親密家人的照片,能使其安心自在。
(3) 將馬桶的顏色更換為明顯的色調:大多數浴室內的牆壁、地板及馬桶皆為白色,為使失智長者更清楚地看見馬桶,可將馬桶顏色換為更明顯的色調,使坐墊或馬桶顏色色與牆壁丶地板顏色成對比,更加容易識别。
5. 為每位失智症患者及工作人員製作個人名牌:個人名牌會讓失智症患者產生歸屬感,而工作人員配戴名牌,則能助於失智者對照護者產生記憶。須注意使用的字體需足夠大且清晰。
二、有意義的活動
許多長者一旦被診斷為失智症,原本每天習慣進行的例行公事就會被終止,我們應幫助他們恢復每天進行有意義及目的的工作,使其盡可能獨立。引領他們為自己和長照中心的其他夥伴做事,建立真正的社群。當失智症患者有了生活的目標,即便他們患有失智症,也能過上良好的生活。
在實施蒙特梭利照護的長照中心裡,失智長者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每天的活動,這使他們感到舒服自在、心情愉悅,注意力也較能保持更長的時間。而藉由教導他們學習使用「工作日程表」來檢視每天的完成度,將助於提升失智長者的獨立性。
當失智長者開始學習使用「工作日程表」,為自己的生活建立常規(活動和工作),這增加了每天生活的可預測性,使他們對於每天都有所期待。需注意的是,行程表的內容必須與失智症患者的能力(過去和現在)有關,目標是讓其有事可做。此外,需思考到如何活動及工作的個別化差異。
盡量將工作日程表放在失智長者較容易看到的地方,而且能讓他看到越多次,使用效果會越佳。可以引導失智長者到工作日程表放置的地方,向他介紹:「要是您想知道今天要做什麼,就到這裡來看看您的日程表。」並詢問她:「如果您想知道今天要做什麼,您可以怎麼辦呢?」引導失智長者自行查閱得知一日的工作事項。
此外,身為失智症患者相關的工作人員,也可以藉由引導方式,協助失智長者恢復部分生活機能。以下為 DementiAbility 網站中,所提供使用蒙特梭利認知悠能法,運用於失智症患者用餐、穿衣、洗澡及娃娃治療等的操作指南:
1. 用餐及穿衣指導
2. 洗澡指導
3. 娃娃治療法指導
三、工作角色
失智症照護的一個重點是改善長者的情緒和行為。失智症長者發生情緒和行為改變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是他們覺得失去了自己的社會角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有用的、生命是有意義的,而失智症長者也不例外。因此,長照中心可依照失智症患者各自需求、興趣、技能和能力來安排他們能勝任的工作角色,使長者再次燃起對於生活的熱情。
以下介紹四個失智長者發揮所長並找到自己的工作角色的案例:
【案例一】
在法國一間日托中心裡,失智症患者創建了一個計畫來籌集資金,幫助被遺棄的動物。他們製作了許多不同的物品(鳥舍、禮品卡和果醬等),將其出售,並將收益捐贈給動物救援中心。
【案例二】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所輔助生活住宅中,患有失智症的居民去二手家具店購買了舊的木製物件,並進行了翻新。他們販售這些美麗的「新」家具,而募集的資金被用於支持當地的阿茲海默症協會。
【案例三】
在瑞士納沙泰爾的一家療養院中,當衛生檢查員來訪時,患有中度至重度失智症的患者迎接檢查員,並帶領他們進行遊覽,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的行為舉止,讓檢查員十分驚嘆,以為他們並沒有患有失智症。
【案例四】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我們會看到年齡較大的學生向年齡較小的學生講課教學。而有學者曾以類似的方式,對患有輕度至中度失智症的老年人進行了培訓,使他們能擔任其他失智症群體活動的領導者(Skrajner & Camp, 2007;Skrajner, Haberman, Camp, Tusick, Frentiu & Gorzelle, 2014)。在一項研究中,患有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註1)的女性受過訓練,負責領導一個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閱讀和討論小組(Mattern & Kane, 2007)。她將小組故事的每一頁放在投影幕上來演示,並邀請一位小組成員大聲朗讀頁面,接著她會用手觸摸屏幕來翻到下一頁。除此之外,她也主持了故事內容的討論。此案例說明了蒙特梭利方法的關鍵要素,包括強調個人的能力──為成功完成任務做好準備的環境以及在社區內提供有意義的社會角色。
人生的意義在於有意義的人生
藉由將蒙特梭利教育方法運用於失智症照護,不僅能彰顯並增強失智症患者的能力,在預備好的環境中進行有意義的活動,使患者與「現實生活」相連結,而每天的工作角色及任務乃由簡單到困難、具體到抽象,從而獲得成就感與歸屬感,幫助失智症患者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
(延伸閱讀:失智照護「蒙特梭利」有助益 美國專家傳授 5大要點)
註
1: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是一種遺傳性失智症,最初會損害運動功能,通常比大多數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年齡要小。
參考資料
甄瑞興(譯)(2019)。”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跨領域、以人為中心的失智症照護理念(原作者:Gail M. Elliot)。臺北: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原著出版年:2017)
Jamie Santa Cruz. (2018). Montessori Methods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for Individuals With Dementia. Today’s Geriatric Medic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odaysgeriatricmedicine.com/news/ex_040318.shtml
Kayt Sukel. (2015, March). Fostering independence. Monitor on Psychology. 46(3), 4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a.org/monitor/2015/03/independence
Mattern, J. M., & Kane, E. (2007). Huntington’s disease client as activity leader. Clinical Gerontologist, 30(4), 93–100.
Passini,R. et al. (2000). Wayfinding in a nusring home for advanved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s typ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5(5), 684–710.
Skrajner, M. J., & Camp, C. J. (2007). Resident-assisted Montessori programming (RAMP™): Use of a small group reading activity run by persons with dementia in adult day health care and long-term care sett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 22(1), 27–36.
Skrajner, M. J., Haberman, J. L., Camp, C. J., Tusick, M., Frentiu, C., & Gorzelle, G. (2014). Effects of usi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 to serve as group activity leaders: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RAP Project. Dementia, 13(2), 274–285.
Van der Ploeg, E. (2013). Relate, motivate, appreciate: a Montessori resource. Promoting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people with dementia. Victoria [Australia]: Alzheimer’s Australia National Quality Dementia Care Initiative, 201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ementia.org.au/sites/default/files/20130725_-_Montessori_Resource.pdf
【 如欲引用本文內容,敬請註明引用出處 】
若你對蒙特梭利有所好奇,歡迎追蹤我們,也可透過左側或下方的拍手符號給我們鼓勵👏🏻關於 TMEC,你會想要知道更多我們在做的事情嗎?歡迎前往官網了解 TMEC 的理念、歷年活動內容,以及精彩的活動影音紀錄。👉🏻 TMEC 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