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四階學習模型(Four stages of competence)——從「不能」到「能」

「學習」的脈絡究竟是?在心理學中有個模型專門描述,我們是建立能力的流程,而「不能」到「能」的四階段,透過四階學習模型,我們意識到每個學習都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所需會有所不同,進而幫助我們收斂學習。

George Chan
moodwide

--

對「能力培養」的疑問

每次看到關於學習的書,都很納悶——

  • 何時適合用刻意練習?
  • 何時適合只用20小時學習?
  • 背後前提假設、適合使用的時機是什麼?

怎麼樣更有系統的,帶我們從「不能」到「能」?心理學家有提出了四階段的學習理論,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學習,對應可以用在教學、甚至可以用於自我探索。

記得第一次衝浪時的挫敗感,還有海水味。Photo by Jeremy Bishop on Unsplash

什麼是四階學習模型(Four stages of competence)?

有哪四個階段?

分別是「無意識的不能」,「有意識地不能」,「有意識的能」還有「沒有意識的能」。

  1. 「無意識的不能」:沒有意識到,也不有能力做。舉例來說,潛在的健康狀況。
  2. 「有意識地不能」:有意識到這領域、知識與維度,但沒有能力達成。舉例來說,減肥。
  3. 「有意識的能」:有意識到這領域,也知道怎麼做可以更好,持續進步中。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學習。
  4. 「無意識地能」:能自然的運用出,並不需要特別用力。舉例來說,呼吸、走路等。

另外也有前輩翻譯成「自覺」與「勝任」[02]。概念從1969年被提出[03]後,分別在教練圈[04]與培訓圈[05]開始被用於解釋,怎麼樣能更有效的學習以及教學。

整個流程可以從很多面向理解:外語上(從不知道不會,到知道發音不標準,到自然流暢)、體育上(從不知道不會跑步,到知道怎麼調整呼吸,到不用刻意調整就能跑步)都是。

圖一

模型怎麼來的?

最早是管理培訓師 Martin M. Broadwell 在 1969 年將這模型敘述為「教學的四階段」(the four levels of teaching) ,而後兩位教練 Paul R. Curtiss 與 Phillip W. Warren 在 1973 的書中(The Dynamics of Life Skills Coaching)有提到。

最後比較廣為人知,是由 Gord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 的員工 Noel Burch 在 1970 年代將其稱為「學習任何技能的四階段」。有很多人會將其歸因於馬斯洛( Abraham Maslow),但他主要著作中並沒有提到[01]。

階段之間要怎麼轉變?

四層的架構蠻簡單的,但今天可以探討過程中的改變,以下佐以個人經驗來聊聊:

  1. 從第一階(無意識地不能)到第二階(有意識的能)是有沒有意識[06],個人覺得這邊需要的是「看見」配上20小時練習。簡單來說要先知道一個領域,以外語為例,假設要學西班牙語,至少要大概知道哪些是西班牙文。騎腳踏車來說,則是知道腳踏車的基本動作等。
  2. 再來是「有沒有」知道該怎麼做且能做出,這段透過刻意練習[06]會比較合適。當大概的脈絡、知識架構圖出來後,則透過「刻意練習」就是個好方式,請個好教練,或是透過網路上自學將這階段要達到的目標一層層完成。
  3. 最後是要達到「不用特別用力」也能達成,這段可以理解是「比賽,從心開始」內敘述的狀態。而到最終,則能自然、流暢的使用這些技能,到了此時就是「培養能力」的一個段落*

*或許可以往前,但此模型沒有特別提

金字塔的圖像含義——從米勒金字塔來看

對應來說,看四個元素的架構可以是金字塔(圖一),我一開始比較難理解為什麼是用「金字塔」,像是為什麼在「下層」、「比較大」的有沒有什麼暗喻或假設在背後。

後來查到在臨床職能教學上較常被使用的 Miller’s Pyramid(圖二)[07][08][09]與成長圖[10][11]後比較理解上,推論——

下層、比較大的指的或許比較是要累積的(能量、努力、時間等等)。

圖二

模型的延伸——個人見解與觀點串連

如果將金字塔的四個維度轉用四象限表示[12](圖三最左邊)的話,有一些可以一起比較的架構。

比較一、喬哈里窗(Johari Window)

會讓人第一個聯想到喬拉里窗[13][14](圖三中間)——幫助人了解跟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其中也有蠻多能呼應之處。像是完全不知道、也沒能力的部分,就像是自己的盲點;有意識、右有能力的部分,就是自己全然的已知等等(圖上方位不一定有對照關係,僅供參考)

甚至對自己對應來說之後看到的資訊或許都可以試著亂動看看排列方式,或許能有不一樣的洞見。補充的是,目前查到四象限的最早出處,就是作為培訓所用[04]。

三圖的比較

比較二、整合理論(Integral Theory)

另外再看 DDO [18]時得到的資訊,或許也可以比較的是 Ken Wilber 的Integral Theory [15](圖三的最右邊)(有興趣也可以看看Theory of Trust[16][17])。其兩軸分別是「內在/外在」與「個體/群體」,對信任分的四個層次。

可以分享的是,對應喬哈里窗可以用來討論人與人間的張力,Integral Theory可以討論個人本身,或是人與人間的團隊建構,背後隱含著每一個象限都對應著不同的「期待」

綜合理解:試著綜合在一起看看!

由於看到的相似脈絡,我試著將三個模型結合來看。其大致上看分成「內部」、「外部」;「看到」與「沒看到」;「自己」與「他人」。其中x-y面是喬拉里窗,y-z面則像是整合理論;x-z 軸則是這次主題「四階學習模型」的另外呈現方式。

如果加上時間的維度,拉到更遠來說,每一個Matrix都是個「快照」(二維),可以做為當下的評斷標準(軸向),而我們可以把它立體化(三維),看到對應能做的行動。甚至是安上時間軸(四維)。看看隨著時間推移,有哪些趨勢、要注意的事。

補充的是,目前查到四象限的最早出處,就是作為培訓所用[04]。可以分享的是,對應喬哈里窗可以用來討論人與人間的張力、團隊建構,因為每一個象限都對應著「期待」與「落差」;而四層的架構可以用於自我探索與成長:有看到自己的盲點嘛?有想要做改進嘛?還是能有意識地去做接受呢?

結論

如果是要教學,或是學習,可以先透過確認自己對於這個技能在四個階段的哪處。然而,也不要忘記為什麼要學這樣的技能,唯有當我們能自然、自在地回答出為什麼時,這樣的學習、教學就成了我們的生活,到了這時候,或許,就也不用特別去回應「為什麼」了。

參考資料

[0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_stages_of_competence
[02]: https://blog.hitripod.com/four-stage-of-competence/
[03]: The dynamics of life skills coaching(1973)
[04]: Gordon Training International(1970s)
[05]: Learning a new skill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06]: Flower, Joe (January 1999). “In the mush”.
[07]: 介入性肺並學的評估與訓練,裡面結合超多學習理論與評估的!Competence and training in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
[08]: 用於評估臨床技能的,超酷!Miller GE. Th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skills/competence/performance.
[09]: 這邊的內容有一些些事做者超譯,不過能多少幫助理解: https://www.gp-training.net/training/educational_theory/adult_learning/miller.htm
[10]: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Four-Stage-Hierarchy-of-Competencies_fig1_315925416
[11]: 蠻直得一看的護理訓練評估與規劃。Differentiating Cognitive Essential Competencies from Behavioral Essential Competencies in Nursing Preparation Programs: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Revision
[12]: 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ISS_96.htm
[1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ari_window
[14]: https://medium.com/@muabusalah/f9c853a549e4

如果有增加您的意識,對「金字塔」有從無意識地不能到有意識的不能,可以給我一些掌聲鼓勵,大感恩!

--

--

George Chan
moodwide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