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以設計思考設計人生

Huang Chi Yun
示草記事
Published in
Sep 10, 2023

你是否對目前的生活感到迷惘?是否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或者你已經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和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仍然感到不滿意,似乎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最近我閱讀了《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Designing Your Life),它使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方法來分析和釐清我們所面臨的人生問題。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小工具,幫助我們自我覺察、製作原型和打造出適合我們自己的「幸福」生活。

如果你也是設計師,那麼你對這本書中使用的框架和工具應該會感到非常熟悉。我們都知道,當問題牽涉到人的「感受」時,設計思考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那麼,為什麼不嘗試將設計產品或服務的專業知識應用到設計自己的人生呢?而使用者只需滿足一人——也就是你自己,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需求了!

這篇文章將分享書中的大方向,如果你對設計思考不太熟悉,也沒問題,《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中有許多實際範例和解說,將帶領你一步步地進行探索。

一. 從自己是誰開始

「知道自己在哪裡,才知道要往哪去。」

不要和大自然的法則以及市場作對

辨別無效的想法

你可能有聽過:「我在家族企業工作。我是外人,絕對不可能當主管,該怎麼辦?」或聽過:「大眾不愛買書,我們的社會讓作家賺的錢不多。該怎麼辦?」……

這些無效的想法稱為重力問題(gravity problem)。它指的是那些無法改變,也無法解決的情況。以設計思考來說,這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實,像地心引力一樣無法對抗。因此我們設計師不把這些無法行動的問題視為問題,而是將它作為一種情境、場景。

然而,就算人生的現實面不友善,也永遠有可以做點什麼的空間,我們應將心力轉向解決其他問題,而不是嘗試消滅地心引力。

這時候問問自己,你所面對的不滿和阻礙是否是重力問題?是否需要重新描述出真正能有所行動的目標。

找路時需要「羅盤」

觀察內心

當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就像現實生活中的迷路一樣,這時需要一個能夠指引方向的工具——譬如一個「羅盤」。有時,我們不自覺地將他人的成功視為自己的羅盤,以致引起焦慮感,甚至真的達成令人稱羨的目標後卻仍感到鬱鬱寡歡。

這是因為你的人生是關於你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渴望,因此,這個羅盤應該是以你自己的狀況與價值觀來打造,而不是受他人的觀點影響。

這本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提供了以下的練習,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協助我們打造屬於自己的羅盤。

  1. Love, Play, Work, Health Dashboard Worksheet
    透過健康、工作、遊戲、愛這四項指標,來了解自己的現況。
  2. 寫下你自己的「工作觀」與「人生觀」並整合:
    這項練習是為了讓你清楚知道你是誰、你的信念、你所做的事。
  3. 好時光日誌 Good Time Journal Activity Log
    我們的一天由眾多時刻組成,有很棒的很有糟的,寫日誌讓我們能夠分析一天之中的細節。主要記錄兩件事(1)活動紀錄:記錄自己專注程度和精力充沛的時刻(2)反省:透過紀錄發現影響自己內心狀況的原因。

透過了解現況、釐清工作觀與人生觀、記錄日常生活,一般來說會察覺到某些人事物對我們有正向和負向的影響。若我們從中注意到的細節越多,將越知道我們適合或不適合朝哪些方向前進。

二. 打造原型試試看

「打造原型的目的是提問、製造體驗、找出成見、快速失敗,在失敗中前進、偷窺一下未來。」

找出一條路

重擬方案,發想不同版本的人生

在重新描述以及了解自己後,開始發想各種可能性。這階段請暫時讓內心那個自我批評的聲音安靜下來,也不要著急著只抓一種解決方案,這會扼殺其他可能性。記住自己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大膽地進行發想吧!

  1. 心智圖:可以透過心智圖發想各種瘋狂的點子,讓自己有有大量的點子可以選,就能從中得出更好、更可行的想法。
  2. 將圖上最外圈的詞彙組成讓你期待與雀躍的三種工作。
  3. 為這三種工作,畫出三種不同版本的人生。

五年計畫

為三種不同版本的人生繪製出五年計畫——書中稱為奧德賽計畫。它是一種讓你為生活中不同領域制定計畫的方法。這包括事業、愛情、健康、娛樂等各個方面。你可以為每個領域設定不同的目標和計畫,或者嘗試將它們結合在一起。

  1. 寫下人生可能的三種版本的五年計畫:計畫A、計畫B、計畫C。
  2. 寫下可能碰上的問題。
  3. 針對「資源」、「喜歡程度」、「自信程度」與「一致性」四個項目評分。
  4. 把你的計畫與一群朋友分享,並留意計畫讓他們興奮的程度。

與相關人士進行訪談

列出可能解答計畫中相關問題的人的名單。積極找他們做訪談,或是前往參觀、體驗他們的工作與生活。

設計思考中的「原型設計」(prototyping)不僅僅是指要建立某種產品或解決方案的雛形,而是為了快速提出問題、擺脫偏見、快速循環反饋的方法。其價值在於它允許我們在花費大量心力與成本之前,嘗試你所期待的工作和生活是否真的是熱情所在。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無法提前知道熱情會出現在哪裡,直到你親自嘗試,才會發現你是否真的喜歡,以及哪種生活方式對你而言最具吸引力。因此打造原型不是要求你馬上辭職投入你嚮往的工作和生活,而是透過一小步一小步的嘗試與探索,來偷窺一下未來。

書中也提到設計自己人生的原型,必須是「實際的行動」而不是「空想」。需通過與他人互動和分享原型,來獲得有關自己人生的寶貴洞察。且訪談的對象應該是那些在你所嚮往的工作領域或生活方式上擁有實際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人。

但僅僅聆聽故事是不夠的,最好能親身體驗一下,觀察他們的實際操作,或者自己也親自嘗試一些事情 — — 也許是參加課程,進行 Side Project,一週的短期打工,甚至是三個月的實習體驗等,這樣更有助於理解該生活或行業的真實感覺。

三. 打造夢幻工作

「盡全力拿到『愈多』工作機會越好,只要其中一個是良緣就夠了。」

創造選項:進入「隱形的」工作市場

建立人脈

大部分的好工作不會被放在公開的工作市場,而是透過人脈和獵人頭這種「隱藏的」方式招聘。而發展人際網絡有助於我們鞏固與相似職業的人的關係,也使我們得以進入隱藏的工作市場。

且許多職位的性質在我們應聘之前是未知的(職缺敘述大多都非常含糊),因此不要過早地排除某個機會,而是要保持好奇心,探索潛在的工作機會,嘗試各種可能性。

做出選擇

幸福的人生的關鍵不在選擇是否正確。而是在於我們做選擇的方式,以及在選擇之後如何積極地「活出幸福」。

當拿到許多機會後,我們可能會認為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讓我們幸福。但選擇並沒有正確或錯誤之分,而是我們用什麼方法做選擇——還記得一開始所提到的羅盤嗎?

選擇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 篩選與分類: 若選項過多可將選項歸類成幾個子清單。
  2. 靠判斷力做選擇: 判斷力不僅僅來自理智,還包括情感、直覺和社交層面的知識。平常除了資訊有關的理性知識,也需要花心力鍛鍊 EQ 與心靈成熟度。整合不同形式的知覺更有助於做出更全面的決策。
  3. 放手與前進: 做出選擇後,重要的是往前走,不要讓自己陷入不斷懷疑的循環中。反反覆覆會讓人不滿於決定,因此無法積極活出已做的選擇。

我們無法預測每個選擇的結果,所以不要過度執著於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重要的是採取行動,並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

結語:這是場無限的賽局(Infinite Games)

「設計師的本質是行動家。」

沒有所謂失敗,未來是不斷前進的過程。

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和信念會隨著時間變化。所以,記得要定期檢視自己的方向,回到一開始的羅盤練習。

生活不應該被視為一個完成了的計畫,而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設計方案。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些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儘管會遇到挑戰,但帶著好奇心積極地探索和嘗試開闢道路,絕對比原地苦思更有機會打造出打造專屬於你自己的事業與生活。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透過設計思考的框架來重新思考和塑造自己的人生。無論你是否感到迷茫、工作失去熱情,或者仍感到不滿足,這本書提供了一套實用工具,探討了自我認識的重要性、學習了如何製作原型、評估這些計畫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創造選項、做出選擇,打造專屬於自己的幸福事業和生活。

相信無論你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這本書都能夠為你提供實用的指導和靈感,幫助你更有效地設計自己的未來。希望這些想法對你有所幫助。很推薦有興趣的人購買這本書(文末有附上資訊連結)。祝你打造出適合自己的精彩人生!

Read more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作者: Bill Burnett, Dave Evans
出版社:大塊文化

👉🏻點擊了解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