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100 Years of Bauhaus包浩斯文件展

Huang Chi Yun
示草記事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ug 18, 2019

--

圖片來源:https://www.ci-portal.de/100-jahre-bauhaus/
圖片來源:https://www.ci-portal.de/100-jahre-bauhaus/

2019年是傳奇設計學校 — 包浩斯(Bauhaus)建校第一百週年。包浩斯協會以「重新思考世界為主題」回顧包浩斯歷史及對現在和未來的影響。世界各地也紛紛響應舉辦大小活動共同慶祝。

HISTORY

1919–1933年

包浩斯是一所藝術設計及建築綜合教育學校,1919年建築師兼教育家的瓦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於德國威瑪(Weimar)成立,1925年搬遷至德紹(Dessau)。

「Bau」為「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
「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

1931年納粹黨在德紹大選獲勝,包浩斯在納粹主義下被認定為「非德國的」事物,1932年遷至柏林(Berlin),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迫下於關閉,僅存在了14年。

影響

學生嘗試新材料如鋼管、玻璃等讓工業產品大量製造,讓一般人都可以享受高生活水準,也建立全球化設計標準。因此包浩斯這名詞早已不單指學校,而是一種注重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設計風格的統稱。

5 KEYWORDS

1. HfG烏爾姆造型學院

奧托・艾舍(Otl Aicher)與包浩斯校友馬克斯・比爾(Max Bill),以包浩斯為典範,成立HfG烏爾姆造型學院。是戰後德國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學院。
奧托也於1962–1972年擔任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造性設計總監,此次成為奧運視覺識別設計的典範。

2.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蒙德里安是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的聯合創始人,他嚴謹的水平垂直和幾何顏色構圖,在包浩斯建築、產品、設計、排版、平面設計和繪畫等產生重要影響力。

皮特・蒙德里安 / 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 (1930)

3.德國百靈公司 (Braun)

主要生產家用電器,產品包括10大類200多種小家電產品。
Braun產品具有卓越的設計性、功能性和耐用,許多產品為美國MOMA現代美術博物館收藏。

4.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德國著名工業設計師,1955年加入百靈設計部門,同時建立與HfG烏爾姆造型學院產學合作。創造「形隨機能」和「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論點。

他認為好設計因滿足10個條件,為創新、實用、美感、讓產品說話、隱晦、誠實、耐用、環保、細節和極簡。人稱設計十誡。

作品和思想影像至現在Apple和Muji產品發展。

迪特・拉姆斯 / Braun’s SK4 record player, aka ‘Snow White’s Coffin’. (圖片來源

5.魏瑪包浩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包浩斯學校經歷了幾十年的滄桑後最終在兩德統一後的 1995 至 1996 年間被德國政府重新復名為包浩斯大學。

是世界上第一所發展現代藝術、設計和建築教育的學院,也是世界現代設計的發源地。對世界現代建築設計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FUTURE

Bauhaus Now 雜誌

將Bauhaus的現代性視為一種態度而非風格,每期拋出一個問題。

由同為bauhaus100設計百年Stan Hema GmbH, Agentur für Markenentwicklung設計與編輯。內頁編排以網格分成三個部分,在窄得幾乎要貼到頁面邊緣的佈局下,探索常規的極限;大膽具有現代感的字體、強烈的霓虹對比色,每期的主題與編排具有自我個性,但在內容與視覺皆成為一體。(擷取自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

點擊了解更多:Bauhaus Now

延伸閱讀

《包浩斯關鍵故事100:最簡明的新世代版本,讀過就像看了一場百年紀念特展》

作者:Frances Ambler
出版社:原點

👉🏻點擊購買

《包浩斯ABC:一本讀透影響力逾百年的設計界傳奇》

作者:Ellen Lupton, J. Abbott Miller
出版社:時報出版

👉🏻點擊購買

100 Years of Bauhaus包浩斯文件展
時間|2019/8/10-11/17
地點|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
展覽視覺|Stan Hema GmbH, Agentur für Markenentwicklu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