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簡化、淺薄化的行銷思維 —《數字力》主持後記

極品社畜
貌似實驗室
Published in
5 min readMar 25, 2018

我失敗了而我不知道為什麼,為什麼?

前些日子去聽了人生第四場演唱會,團名為擁抱人群樂團(Foster the People)的演唱會,擁抱人群是我繼鼓擊樂團(The Strokes)後曾經最著迷的樂團,但不論如何,演唱會還是給了我不少失望,失望的不是現場演奏,而是新的樂曲已經不再有原有的批判,而混雜了許多困惑。

在第一份工作擔任品牌企劃時,老闆曾經對我説「你喜歡Foster the People,你買Apple電腦,可是他們難道都是最好的嗎?」、「你說你是因為Apple的螢幕比較好,可是沒有喔,有很多廠牌的螢幕更好,但你相信Apple,為什麼?」這些問題到了第二份工作的現在,我依然思考著。

品牌議價權|我們何以相信品牌會為我們帶來價值?

準備《數字力》講座時,我從書中得到最有價值的觀點是凱莉小姐在講座中也提到的「品牌議價權」,價格可以驅動品牌,而不符合品牌力的定價則不會被消費者所接受,過去所談論的「CP值」就是類似的指標,但在台灣的削價競爭體制裡頭,所謂的定價符合價值,看得也只有前者的定價而已。

那麼,品牌議價權實際上怎麼做?
1.用品牌故事去溝通產品價值
2.提升品牌服務以感染消費者
3.長期堆疊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正面且可以彼此連結的意象
4.長期堆疊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數字印象

《數字力》一書的觀點認為,只要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有價值的資訊」或是「解決問題的服務」就能夠使消費者的黏著程度提高,而在那之前,輕易地降價促銷之所以會讓品牌貶值,則是由於消費者的成本意識,會推論「能夠任意降價促銷的產品,實際上的成本與提供的服務一定沒有原價聲稱的價值」進而選擇不信任品牌。

凱莉小姐在開立Color C’ode的一開始,就以高品質原料來標地品牌價值,成本當然立刻反應在價格上,舊有的行銷觀點認為「消費者實際上吃不出品質」因此許多人告訴凱莉小姐,要懂得降價,盡可能的薄利多銷;但凱莉小姐選擇堅持高出競品價格區間,最後篩選出屬於她的忠實顧客。

品牌議價權實際上就是會員經濟,從「定價開始累積數字印象」並且提供相稱的服務與資訊,讓消費者願意信任品牌,願意相信「我付出的金錢能得到等值甚至更多的回饋」。

會員經濟|抵抗淺薄化的行銷思維

《數字力》的導讀講座中,老查說了好幾次「幹話」,但這些所謂的幹話卻很真誠;在做品牌企劃的一開始,多數時候,我們都急於從競品中找到自己的差異點,然後不斷地左思右想,思考「怎麼才能放大這個差異點?」卻忘了去問「我們是因什麼而特別?」實際上的品牌,是花時間深思熟慮自己是什麼。

老查在導讀中提到能夠有效提升內容流量真正的方法,就是「好好的下標」聽起來好像很蠢,但從公關與行銷的現況,不難發現被流量壓得喘不過去的從業人員,和傳統業務一樣,用「薄利多銷」的概念在做行銷,認為只要撒得出足夠的稿件與廣告,有足夠的曝光就能有所轉換;但以量求全的方式,終究帶來的只是一時的銷量。

老查稱這種薄利多銷式的行銷策略為「簡化、淺薄化的行銷思維」,並且分享到在數據分析後,他在內容行銷上的會員經濟觀點;實際上,內容行銷之所以要講究下標,是為了透過品牌內容精準化來培育一群“Royal user”,或稱為「忠實讀者」,因為實際上,由這群高頻度閱讀特定內容的讀者所創造出的流量,常常佔了總流量的近五成。

穩定貢獻流量的讀者就像是穩定消費的顧客,品牌忠誠度除了帶來穩定的利潤以外,透過數據檢驗忠實粉絲的喜好,也是在為自己的品牌找尋精準化的方向。

內容農場終究只能吸引到像蒼蠅一樣淺嚐即止,且不時留下垃圾建議的顧客與讀者,因此不論是定價或是下標,一開始就應當精準的下在吸引協助授粉的蝴蝶身上;讓品牌與顧客共好,品牌才能永續經營;一昧的透過價格吸引消費,也會讓品牌對於忠實顧客的面貌感到陌生。

回到社群與內容,品牌到底是什麼?

凱莉小姐在簡報中提到品牌力的關鍵是「創造價值」與「溝通價值」,而這兩個看似幹話的觀點,雖受用卻稍嫌不足;單純談「品牌企劃」這兩個觀點受用,但下放到「產品企劃」時,卻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產品企劃的價值往往與產品功效有關,當產品不是直接用以解決消費者問題時,溝通產品價值就顯得失利。

而社群與內容(自媒體)就是為了解救這種產品功效困境;長期在自媒體溝通產品功效以外的相關資訊,以故事以及情境的方式來定位產品,能夠促使品牌以更知性的方式被認知,進而使產品本身的功效從「解決問題」晉升成「提升質感」,使忠實顧客與品牌價值更貼近。

那麼到底怎麼深化品牌呢?綜觀上述,停止問「該怎麼做?」這樣簡化、淺薄化的問題,好好的認識自己的品牌與忠實粉絲,才是根本之道。

「Apple是一種生活風格」才是果粉每一次刷卡付款時真正的心情。

--

--

極品社畜
貌似實驗室

我喜歡你,你喜歡我,但我不喜歡我自己,所以我們不會在一起。